來源|大貓研究所&大貓真探社
“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
這是中央會議上確定的變化,而作為當下的新形勢,這也將成為日后調整房地產政策的依據。
變化到底有多大呢?這次,沒提“房住不炒”。
當然,這也不是說鼓勵炒房,而是現實狀況是,現在已經不是“長期過熱”的階段了,而現在也甚少有資金會主動流入房地產中去,畢竟現在房價正在下降通道中。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6月份的國房景氣指數為94.06,創下年內新低,70城房價數據顯示,1-6月份新房價格下降的城市達到51個,新房價格見頂,進而回落,而二手房價格下跌的城市達到了63個。
而在6月份,二手房價格上,本來領漲的一線城市轉而領跌,甚至跌幅超過二三線城市。
而這,大概就是供求關系的重大變化,也就是傳說中的“買方市場”。
而在政策面,房地產可能迎來的是寬松升級,對“四限”也就是限購、限貸、限價、限售的放開,呼聲很大,上半年,已經有超過20個城市放松了限購或限售,而不少三四線城市干脆取消了限售。
現在,限制性措施多在一二線城市,尤其是在之前說的22個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的試點城市:
這些城市無論是房地產寬松預期上還是政策優化空間上,都是比較大的,而這一次的“樓市工具箱”開大,是一個積極信號。
當然了,四個一線城市仍需要穩住,而其他城市未來將可能有更多的政策落地,而對于購房者而言,預期中的優化信貸、降低稅費,可能在錢包上能直接受益。
而另一個大招,則是更早時公布而又被再次強調的城中村改造,這一次的主角是超大特大城市。
這個名單的變化還是挺大的,如果按照七普數據,超大城市為7個,特大城市有14個,但是按最新的統計,超大城市有8個,特大城市只有11個。
一方面,說明了人口的流動趨勢,確實在向一二線城市轉移和聚攏,另一方面,城市群和都市圈還是能夠保持強大的人口吸引力,而人口趨勢在某種程度上,也將反應到房價上面。
而這些超大和特大城市的居民,不用想著拆遷暴富了,畢竟新政策是偏向存量房,而不是拓展規模,但是,也確實比較適合改善居住條件,而對于改善型來講,也能提供更多高質量的住房供給。
不過,如果指望房地產還能出現前幾年那樣的“狂飆”式的大發展,就屬實是過于樂觀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