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辜鴻銘和兩個美國女士講解中國的“妾”字,說:‘妾’字是立女,就是在男人疲倦時,手靠其女也。”兩位女士一聽反駁道:“那女子疲倦時,為什么不可以將手靠男人呢?”
辜鴻銘淡定從容的回答:“你見過1個茶壺配4個茶杯的吧?哪有l(wèi)個茶杯配4個茶壺呢?其理相同。”
辜鴻銘出生馬來西亞,父親是中國人,母親葡萄牙人。
父親在英國人經(jīng)營的橡膠園擔任總管,老板布朗先生非常喜歡辜鴻銘,并將他收為義子。
后來辜鴻銘要跟隨義父去英國接受西方的學習。
出發(fā)前,父親告誡他無論走在哪里都不要忘記自己身上流淌著中國人的血!
然而在倫敦遇到一名外國女孩,女孩見他的長辮子很是好奇又喜歡,還稱贊他的辮子好可愛。
誰知辜鴻銘拿起剪刀“咔嚓”剪下來送給女孩。
后來國內(nèi)掀起重熙G命論,辜鴻銘又把辮子重新留長起來。
而北大學子為他的長辮子哄笑不止。
辜鴻銘卻一臉正色道:“我頭上的辮子是有形的,你們心中的辮子卻是無形的。”
辜鴻銘比較反骨,是別人支持的,他就反對。不僅是留辮子,他還曾為纏足也辯護過。
當時很多人說,纏足是殘害婦女的。
他就反問西方人:你們西洋的女人為何要束腰呢?
而他自己對小腳纏足的癖好,提升到敏感思維的層次上。
辜鴻銘的妻子淑姑,就有一雙小腳金蓮。
每次辜鴻銘在寫文章的時候,身旁必須有淑姑脫了裹腳布。
他一邊摸著小腳一邊寫著文章,甚至還湊上去聞一聞。
據(jù)說他這一聞,靈感大發(fā)文思泉涌。
后來很多人都知道他有這個癖好。
康有為為此還親自為他寫過“知足常樂”字畫送給他。
辜鴻銘見字畫心情大悅說:“還是康有為深知我心啊!”
他不僅有這特別的癖好,當時辜鴻銘為納妾制辯護有一個奇妙的比喻。
一次辜鴻銘和兩個美國女士講解中國的“妾”字,說:“‘妾’字是立女,就是男人疲倦時,手靠其女也。”
兩位女士一聽反駁道:“那女子疲倦時,為什么不可以將手靠男人呢?”
辜鴻銘從容回答:“你見過1個茶壺配4個茶杯,哪有1個茶杯配4個茶壺呢?其理相同。”
而另外一次北京大飯店的宴會上,他還戲弄了一位英國的貴婦。
這位貴婦跟他搭訕說:“聽說你主張男人可以納妾,那按理說女人也可以有多個丈夫了?”
他搖搖頭否定:“不行不行!這違背了情感也違背了道理,不符合事實,還于法不容!”
這貴婦正準備質(zhì)疑,他又反問道:“夫人出行是坐黃包車還是汽車?”
貴婦如實說:“是汽車。”
辜鴻銘從容地說:“汽車有四個輪胎,那你家備了幾個打氣筒?”此話引起了一陣大笑。
這位英國貴婦頓時臉紅耳赤一臉尷尬。
辜鴻銘在西方人的面前表現(xiàn)出來的是他的優(yōu)越感,他的機智與幽默。
他的一生非常傳奇,辜鴻銘生在南洋,學在西洋,婚在東洋,工作在北洋。
他能說英語、法語、德語、拉丁語、希臘語和馬來亞語等9種語言,獲得了13個博士學位。
他甚至倒讀英文報紙,嘲笑英國人,說美國人沒有文化。
辜鴻銘是第一個用英文和德文將中國的《論語》和《中庸》翻譯到西方的人。
辜鴻銘用他的口才,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宣講了孔子的學說。
與文學大師列夫·托爾斯泰書信往來,討論世界文化和當時局勢。
印度圣雄甘地稱他為“最尊貴的中國人”。
對于辜鴻銘,您還知道他的哪些有趣的怪聞。
歡迎您的關注與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