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去菜市場的街坊們
有沒有遇到過
這樣的“賣家秀”和“買家秀”?
在市場
肉類蔬果看上去都十分新鮮
買回家后
肉類黯淡無光,蔬果干癟發皺
原來
是因為商家使用了這款“黑科技”
——“生鮮燈”
在“生鮮燈”的光照下
就算不怎么新鮮的肉類蔬果
也能變得光鮮水靈
“生鮮燈”為豬肉“美顏”
街坊質疑:誤導消費者
此前有媒體報道,市民自己在菜市場明明買了顏色鮮艷、富有光澤的鮮豬肉,拿回家后發現豬肉的顏色變了,感覺不怎么新鮮了,“都不認識了”。原來,這些豬肉,都是被攤主用生鮮燈“美顏”過了。
有市民表示,早就發現這個燈光的問題了,在攤上選的肉紅彤彤的,新鮮得很,結果拿回家就變了個色,雖然不是肉壞了,但是看起來就沒有買的時候那么好看了,后來觀察了幾次就發現是商家燈照的問題。
▲“賣家秀”和“買家秀”的區別
商家使用“生鮮燈”的情況
在各個菜市場也十分常見
中山很多菜市場的肉檔也會使用“生鮮燈”(資料圖片)。記者 繆曉劍 攝
給蔬菜、水果、生肉“美顏”“生鮮燈”誤導消費者?
市民普遍反映,在這種燈的照射下,簡直看不出來菜和肉是否新鮮。 有的消費者質疑,這是不是屬于欺騙消費者?
律師表示
使用“生鮮燈”遮蓋產品瑕疵
有可能誤導消費者
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
明確!“生鮮燈”將不得使用
市場監管總局22日公布
《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
(以下簡稱《辦法》)
自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
其中明確
不得使用對真實色澤等
造成明顯改變的照明等設施
誤導消費者對商品的感官認知
你在市場遭遇過
“賣家秀”和“買家秀”嗎?
對于不得使用“生鮮燈”
你有什么看法?
評論區聊聊~
來源:廣視新聞、央視新聞、廣東新聞頻道、川報觀察、中山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