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ChatGPT發布之后,一夜之間,感覺全世界都在搞大模型,各家也紛紛開始宣布自家對于大模型相關的研究,未來布局等等,但在各家廠商中,到目前為止真正拿出大模型相關內容的,只有極少數,而在這極少數品牌中,我們又雙叒叕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華為。
7月7日下午,華為開發者大會2023(Cloud)上,華為云CEO張平安宣布,華為盤古大模型3.0正式發布。這次發布會官宣之后,很多人才意識到,原來華為在大模型領域也有不小的投入,且已經有成熟的產品可以發布。
和ChatGPT面向普通人群不同,華為的盤古大模型更多的是服務于B端,用來幫助企業更好的發展。具體到細分領域,盤古大模型有政務、金融、制造、藥物分子、礦山、鐵路以及氣象等7大類。其中,盤古氣象大模型研究成果還在《Nature》正刊上發布。這足以說明盤古大模型的含金量了。而在前段時間臺風“杜蘇芮”登陸的過程中,盤古氣象大模型的預測登陸也被很多網友所認知。
按照目前已經開放使用的ChatGPT來看,可以將它理解為一個文字版的語音助手,但是它能做到的內容卻遠比傳統的語音助手更多,比如寫文案,寫代碼,更加準確的問答能力。基于ChatGPT目前能夠做到的事情。可以預見,如果鴻蒙小藝能有盤古大模型的加持,那小藝的AI或有非常大的提升。比如基于盤古的NLP大模型,可以做到文案&代碼生成,更加智能化的問答等功能。
當然,這只是幾個簡單的例子,畢竟盤古大模型涵蓋的方向非常豐富。
而在今天余總新發布的微博中,就有這么一條是使用全新的小藝寫的。
觀看整個文案的生成過程,和我們日常使用小藝并沒有什么差別,但是最終給出的回答卻非常出人意料,看得出來,全新升級的小藝確實有點東西。
現在這個時代,手機是絕大多數人進入互聯網的橋梁。而如果將內部的功能(語音助手)和大模型進行結合。可以預見,語音助手將不再是現在的模樣,還可以在工作和學習中達到更加深入的地步:和人對話時能夠更加自然,更有邏輯性,可以理解網絡流行語和梗文化,更加個性化,能夠做到千人千面。總而言之,可以讓它變得更加智能,更加好用。假設這些都能夠成立,那么作為載體的智能手機很有可能會獲得一次比從功能機到智能機時代還要大的跨越,藉此重新定義手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