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詩歌的國度,中國人從小就與詩結下了不解之緣,哪怕是三歲小兒,也能隨口吟唱出“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這樣言簡意賅的詩句。
但你知道,詩,到底是什么嗎?
詩,是思維中的一個火花,是一瞬間的心動;詩,也是因情感而生的韻律,是表達感情的高級方法之一。就如《毛詩序》所言:
“詩者,志之所至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不足也,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比如,朗朗上口的《秦風·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這首詩便象征著美好與追求——“水”可以使各種阻礙和困難,“伊人”可以使不同的理想和目標。無論你怎樣解讀,它都充滿了“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那樣積極、向上的力量。
秦人,就是靠著這種頑強不屈、積極向上的精神,從遠離中原的一個弱小部落,逐漸成長為強大的“戰國七雄”,最終一統天下。
再如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一個人離開了,另一個人還在原地。路途漫漫,也許今生就再也見不到了。
除此之外,詩歌還是日常語言的小伙伴,也是孩子體會語言藝術的重要途徑。當孩子沉浸在美麗的詩歌語言中時,他們能看到五彩繽紛的大自然,體會到寬廣的愛。
你有沒有想過,如果動物也會寫詩,也會以詩傳情,它們會寫出怎樣美好的詩句呢?
在《動物的詩》這套童詩繪本中,著名詩人、童話作家蔣一談用動物的口吻,寫出一首首充滿奇思妙想、趣味橫生的童詩,為孩子插上想象力的翅膀,讓他們翱翔在充滿童趣的天空之上。
這套繪本共有五冊,分別是《貓頭鷹的詩》《狐貍的詩》《蝴蝶的詩》《蚯蚓的詩》以及《鸚鵡的詩》。這些動物生活在大自然里,用眼睛觀察生活,用心感受周圍的小伙伴和花草樹木,它們把自己的感受,都寫成了美妙的詩歌。
比如,生活在黑夜里的貓頭鷹,它說:“我時常覺得,鮮花在白天綻放,在深夜盛開,那些盛開的花瓣,在我眨眼睛的時候,偷偷飛上天,變成了星星……”多么奇妙的想象力,必然能讓孩子們眼前一亮,腦洞大開,隨之展開自己的想象。
再比如,調皮的小狐貍晚上睡不著的時候,就會“想象天上的星星連在一起,變成了狐貍的樣子”,它還特別想知道,“宇宙,能變成狐貍宇宙嗎?”
還有聰明的小鸚鵡,當小兔子好奇地問他“鸚鵡,你為什么唱個不停?”的時候,小鸚鵡回答說:“今天的黎明有一道縫,我想用歌聲將它縫補。”多么雋永的童真之趣啊,這樣的奇思妙想,必然會在孩子心中種下一顆想象力的種子,將來生根發芽,長成一棵參天大樹。
就連憨厚樸實的小蚯蚓,也有自己的一顆詩心呢。它說:“夜幕降臨,最深的夜在泥土里,我一直在扭動,摩擦真能生熱呢。我給夜點上了一盞燈……”相信小蚯蚓那樂觀、積極的心態,也會讓孩子們有所感悟和思考。
總之,貓頭鷹、狐貍、蝴蝶、蚯蚓、鸚鵡,它們有自己的煩惱,也有自己的執著;它們堅定地愛著小伙伴,愛著自己;它們都有一種向陽而生的力量。隱喻著孩子們也會不斷向著太陽而生,朝著天空生長,長成熱愛大自然、熱愛自己的人;長成熱愛他人、充滿責任感的人。
想象力是人類創造力的源泉和基礎,在某種程度上,想象力甚至比知識更重要,決定著人生質量。在孩子的童年時期,如果父母能引導他們閱讀充滿奇思妙想、趣味橫生的繪本故事,孩子的想象力就能被充分激發出來,讓他們學會創造希望和美好。
詩意想象,世間值得,這就是動物們的“詩意棲居”。書中那一首首感恩的、善良的、自由的、熱愛的、樂觀的詩歌,將給予孩子智慧和力量,給每個家庭帶去美和愛。正如蔣一談在書中所說的那樣: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顆詩心,詩心是敏感和柔軟的,是細微和善意的,詩心能幫助我們發現生活里更多的情感和五彩繽紛的細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