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貓研究所&大貓真探社
每到天災開始肆虐的時節,大家總要擔心一下糧食安全。
最近,聯合國糧農組織公布了食品價格和農產品價格指數,價格有漲有跌,比如粗糧價格下跌了不少,但是小麥價格上漲了,而漲幅最厲害的還得是大米,大米的價格指數上漲2.8%,同比上漲了19.7%,創下了2011年以來的最高上漲水平。
而且,連續下跌了7個月的植物油,也開始上漲,尤其是葵花籽油,環比漲幅超過15%。
為啥漲呢?
1、自然因素,極端氣候增多,有干旱也有洪水;
2、人為因素,相關國家出臺出口禁令。
印度是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國,但是印度下了一個大米出口禁令,除了蒸谷米和印度香米外的大米禁止出口,而目的是為了保證本國供應。
而除了印度,俄羅斯將大米出口禁令延長到了年底,而阿聯酋的大米也暫停出口4個月,按時間推算,大約也是在年底。
好在占全球15%和14%的泰國和越南,并沒有類似的禁令,而且泰國還說了,泰國正在因為印度的禁令而受益,沒理由禁止出口。
國際的米價也是按周上漲,而泰、越大米也從300美元/噸飆升到了1000美元/噸,超過300%的漲幅,兩國的米商可以笑著數錢。
各種禁令一下來,美國人開始搶大米了,搶的太狠,超市也不得不對大米限購,大米搶購,著實挺傷錢包,本來就高的通脹率一下子又得飆上來了。
不吃米不行嗎?當然可以,但是小麥和植物油的漲價,也難逃。
這倆為啥漲呢?俄烏沖突還在進行中,7月17日,俄羅斯宣布不再延長黑海糧食協議。
全球糧食供應,還是處于短缺狀態,而作為全球谷物出口占到三分之一的俄羅斯和烏克蘭的糧食,卻運不出來,而西方是一遍譴責俄羅斯,一面制裁俄羅斯的農產品,矛盾到引人發笑。
美國人對俄羅斯退出協議,那是極盡抨擊,并且要和盟國合作,來緩解協議停止所造成的糧食危機,不過,美國人所謂的切實行動是啥呢?
在媒體上呼吁,“找中國去”,讓中國對糧食危機負責。
在他們看來,理由也很充足:
1、中國沒有在俄烏沖突中制裁俄羅斯,所以關系好,可以說動;
2、中國是黑海谷物協議下烏克蘭農產品最大的接受國。
根據聯合國黑海谷物協議協調中心的數據,中國確實是黑海通道糧食最大目的地,以中國為目的地的糧食總量達到了800萬噸,但是,進口量前10名的國家,有4個西歐國家,還要外加美國的鐵桿盟友以色列。
但是,在口糧方面,誰缺誰知道。
西班牙通過黑海機制進口的小麥,就超過230萬噸,占到西班牙進口總量的近40%,而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英國、西班牙、意大利、法國、荷蘭,都在通過黑海,進口葵花籽油。
聯合國的數據顯示,中國并沒有通過黑海進口小麥,中國通過黑海進口的是什么呢?主要是玉米,而且一般玉米在中國主要是飼料用和工業用途,口糧消費不到10%。
最重要的是,中國的口糧自給率超過100%,人均糧食占有量,遠超國際糧食安全線。
也就是說,國際上的糧食危機,對于我國的糧食安全,并沒有多大的影響。
中國當然可以出力了,但是美國自己不能一邊搶大米,一邊喊“負責任”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