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期
編者語:
因為我也曾當過警察,本以為這次采訪會波瀾不驚,然而在老聶的述說中,他用自身特有的氣質,勾起了我從警時的熱血和激情。我也更能體會他穿上警服后的艱辛與不易。
起初,我用第三人稱的方式寫完了初稿,但是感覺我的主觀描述都是多余的添油加醋。于是,我如實整理了他的口述筆記,我覺得,這反而讓老聶這瓶水更加純粹和真實。
【本文根據聶忠勤口述整理】
機場對于一個城市來說,就像聳立在村口的大牌坊。人們從這里走過,哪怕只是匆匆而過,也會因為體感的好壞,對這個城市留下固化的印象。
我們這些在機場工作的警察,不僅要努力守護這里的平安和穩定,更希望能讓這個特殊的轄區更有人情味,煙火氣。
“爸爸最喜歡值班!”
我在杭州當了20年消防兵,如果不是兒子的那句話,或許我會一直呆在消防隊。
當年,有人問剛滿4歲的兒子:“你爸爸最喜歡什么?”兒子脫口而出:“爸爸最喜歡值班!”
我得知后,滿心的愧疚涌上心頭。在消防隊的工作很艱辛,尤其是對于家人的虧欠實在太多。按照當時的工作要求,我一周只能回家兩個晚上,雙休日必須值班。
所以,對于消防隊員來說,能996已經是十分幸福了。
聶忠勤(二排右三)與戰友合影
為了能有更多時間陪伴兒子,我決心從深愛的消防隊轉業。和許多轉業軍人一樣,我對制服也有著難舍的情節,于是在第一志愿里填報了公安系統。就這樣,2010年,我被分配到了浙江省公安廳機場公安局工作。
一開始我挺開心的,心想機場公安好像就是在航站樓巡邏一下,管管門口的交通就好了,應該比較輕松。可是上班第一天我才發現,航站樓只是機場公安轄區的一小部分,整個場區是那么大,工作是那么繁雜。
聶忠勤在巡邏中為群眾指路
由于歷史原因,浙江省公安廳機場公安局是個“新單位”,前身是設立于1981年的民航浙江省管理局公安分處。
伴隨著機場從“航空站”到“航空港”再到“航空城”的不斷發展,2005年,我局成為全國最早完成屬地化改革的民航公安機關。別看我們人還不多,但是我們守護的蕭山機場在2019年的旅客吞吐量就超過了4000萬人次,是全球最繁忙的機場之一。尤其是機場三期擴建開始后,整個機場就像一個大工地。
蕭山機場新建航站樓鳥瞰效果圖
在T4航站樓建設沖刺階段,多個建設方共投入了上萬人,每天兩班倒不停歇……工人們不停歇,我們怎么好意思歇著?
去年底,擴建后的T4航站樓已經投入運行。原先機場的三個航站樓加在一起,也只有T4航站樓的一半大。如今,我所在的場區派出所有十平方公里的轄區,流動人口近12萬人,常住人口3萬多人。
聶忠勤在夜間巡查
“老樹開新花”,對于蕭山機場也好,對于我自身也罷,都是好事,但是過程是艱難的。我這個人從來不怕苦不怕累,但是面對新的工作,也時常感到力不從心,甚至疲憊不堪。
“你憑什么對我們指手畫腳?”
剛到新崗位時,我做好了當一名“小白”的準備,因為各項公安業務對我來說都是陌生的。我一邊跟著老民警學習接處警,一邊學習必要的法律法規知識,希望能盡快“落地生根”,體現價值。
那段時間雖然我總在暗示自己“多聽少說”,誰知在一次企業消防排查中,我還是沒憋住,并一發不可收拾。
記得那天是在一家企業里檢查消防器材,當我聽到那里的消防管理員一口一個“消防瓶”時,感覺十分別扭。他連“滅火器”都搞不明白,怎么會重視消防工作?
聶忠勤在檢查轄區企業的消防器材
帶著這個疑問,我仔細檢查了所有的消防設施,果然,這個企業里的滅火器都過期已久,他們竟然都不知道!
這件事讓我有些震驚,消防工作不是小事,而且還是在機場。于是,我決定發揮自己的專業,就從轄區消防工作入手,盡快進入角色。
我先把轄區里滅火器、滅火劑都篩查了一遍,清理淘汰了所有過期的。這個過程中,有人不客氣的對我說:“你憑什么對我們的工作指手畫腳?”每次遇到這種提問時,我也毫不客氣地回答:“就憑我當過20年的消防兵!”
聶忠勤在給企業員工培訓消防器材使用
可能是我敢于回懟的個性,也可能是大家都知道消防的重要,大家逐漸開始接受我的較真和建議,并主動邀請我去做消防培訓和應急演練。
這讓我的干勁更足了,我去老娘家消防隊請來專家,幫助大家進行專業培訓。大概用了一年多時間,轄區所有企業都輪訓了一遍,消防基礎管理工作得到了很大提升。
聶忠勤給轄區企業員工培訓消防知識
我本以為脫下軍裝的那一刻起,消防工作將與我無關。誰知,打開從警之路的,恰恰是這個起初我并不想當的“兵種”。
“你不會去當救火兵吧?千萬不能去啊!”
1990年,我19歲,雖然剛成人不久,但已學會了修家電和鐘表的手藝,并在老家縣城開了個店。在別人眼里,當時我算是年輕有為,創業先鋒。
然而,我對做生意一點也不感興趣,一心只想當兵。
父親對此十分反對,我就背著他去找人武部長,堅決要求參軍。那位部長被我的熱情打動了,幫我去做父親的工作,最終讓我如愿參軍。
我一直沒搞明白父親為何不讓我參軍,因為他和爺爺都是軍人。
爺爺在抗日戰爭中身負重傷,犧牲在老家河北,被評為烈士。爺爺犧牲后,家里生活困難,奶奶就帶著只有7歲大的父親一路向南走,最后在江西上饒市鉛山縣落腳定居。
父親長大后也參軍入伍,退伍回鄉后就一直務農,先后生下了我們兄弟姐妹8人,我排行老五。
可能是基因的緣故,我骨子里總有一股扛起鋼槍,保家衛國的熱血。小時候看到電影里的日本鬼子,恨得牙癢癢,巴不得把他們撕個粉碎。
聶忠勤很喜歡的一部電影《小兵張嘎》
父親雖然答應讓我參軍,但對我提了一個要求:“到部隊如果混不出個人樣,就別回來了!”
我清晰地記得,當時我們一共60人一起參軍,大家都戴著大紅花,坐上了前往杭州的火車。
登車前,母親突然擔心地問我:“你不會去當救火兵吧?千萬不能去啊!”
我們當時也不知道自己要當什么兵,一心憧憬著拿起鋼槍的英勇時刻。
8個小時的車程很快就過去了,下了火車,我看到來接我們的車子是紅色的。此時,隊伍里竟然有人偷偷哭了起來,“真的去當救火兵啊?”
那個年代,媒體還不發達,對于消防隊伍的宣傳也很少。大家對于消防兵還停留在“又苦又累又危險”的偏見中。
雖然我也不想當一個拿水槍的兵,但是車都來了,只能跟著上。
1990年,新兵訓練結束前在柳浪聞鶯合影(聶忠勤左一)
在新兵連的時候,我很失落,真槍都摸不到,每天“一二一”,上戰場殺敵的夢想好像也破滅了。白天訓練很艱苦,夜里又為這事糾結,而且還不敢跟人說,我右鬢上這小撮白頭發就是那時出現的。
結束了新兵連的魔鬼訓練后,我因為有修理技術的特長,被分配到了杭州市消防支隊吳山瞭望臺工作。
1991年,聶忠勤在杭州吳山瞭望臺值班室工作
那里有一個班的戰士,共12人,我們兩班倒,負責在瞭望臺上用望遠鏡觀測整個杭州哪里冒煙。發現有煙霧后,要迅速判斷出大致位置,然后用專線電話向支隊指揮中心匯報。
這工作聽著挺輕松的,實際上對我們的要求很高。我們要分清楚哪團煙霧可能是火車開過時噴出的,哪團煙霧是附近工廠煙囪排出的,而且還要對整個杭州的地圖爛熟于心。
1992年,聶忠勤第一次看到了西湖
在那里工作了兩年半,因為工作表現出色,我被派去學習機動車駕駛,這在當年可是極高的獎勵。在駕校認真學習了7個月,回到部隊后我就被調去了支隊的供水班工作。
這個班只有3個人,主要工作就是一旦發生火災,要迅速告訴出警的戰友們可以到哪里取水。
聶忠勤(右一)和戰友外出勘察水源途中合影留念
為了完成好這項工作,我們把那本《杭州市道路水源分布圖》背的滾瓜爛熟,當時只要告訴我一個地名,我就能準確說出那里附近哪里有河流和水塘。
我們還去實地查看,了解不同的季節不同水源地的實際蓄水情況,只為戰友們出警時不會缺水。
如果我們能再快一點,或許那個孩子就能救出。
服役5年后,我主動申請轉為志愿兵,然后被調到支隊里負責駕駛消防指揮車。
說來也奇怪,我在當兵的那些年里,一直沒在一線救過火,這讓我有些失落。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那把原本被我看不起的“水槍”,越來越展現出無窮的吸引力。
和平年代,消防部隊是一支為了保護百姓生命財產安全,時刻準備沖鋒的隊伍。
2002年,我被派遣前往昆明消防指揮學校讀書,提干正連長。相比提干,更讓我高興的是,我終于可以去一線“搏殺”了。
聶忠勤(左一)與戰友在昆明消防指揮學校合影
2005年,三年學成歸來后如我所愿,我被任命為留下消防中隊中隊長。
當時這個中隊只有十幾個人,但是轄區很大,包含了如今杭州的轉塘、龍塢、留下、五常、閑林等城郊農村地區。
那時的裝備比較簡陋,消防車還是老款的“解放牌”,水箱裝滿以后,有的陡坡就爬不上去了。
相比裝備而言,轄區的道路才是我們最大的敵人。當時很多鄉村都是機耕路、石子路,路況很差,而且路很窄。
曾經的“解放牌”消防車(圖片來自網絡)
記得當時轉塘有一戶農家著火了,屋里有兩個孩子,大一點的逃出來了,還有個5歲的沒逃出來。
接到火警后,我們全速趕過去,可是偏偏這個時候前面有輛公交車。因為路太窄,公交車最大限度的靠邊停車,我們的消防車也過不去。沒辦法,我們只能跟在它屁股后面催著它開了很長一段路。
結果,等我們趕到時,火勢已經很大了,那個5歲的孩子沒能救出來……
孩子的家人們悲痛欲絕,他們敲打著消防車質問我們為什么來的這么晚?
我一邊勸阻一邊解釋,誰知,一位老人上來直接打了我一拳。
那一拳打在臉上,卻疼在心底……如果我們能再快一點,或許那個孩子就能救出。
副支隊長知道這事后很生氣,要求當地派出所一定要嚴肅處理打人者。我立馬阻止了,不是因為我傷勢不重,而是心中至今充滿了愧疚……
聶忠勤(二排右三)與戰友合影
從那以后,我對日常訓練的要求更高了,每天的訓練目標沒達到,大家就不吃晚飯。許多人可能覺得“掛構梯、甩水帶”這些消防訓練挺有意思的,好像難度也不大,躍躍欲試。
的確,這些技能稍加訓練,普通人都能掌握,難就難在我們的對手是“時間”。無論哪一項技能,我都希望我的隊伍能練到最快,火場上,生命是以秒來計算的。
那幾年,留下消防中隊在全市消防比武中不是第一就是第二。相比于訓練成績,更讓我高興的是,轄區的道路也越修越寬敞了。
就在我兵強馬壯準備大展身手時,2008年,我被調去組建“復興中隊”。可能是因為我帶兵比較“狠”,所以讓我去組建這個十分重要的新中隊,因為這個中隊不僅要承擔日常消防救火任務,還要為全市重特大火災提供設備保障。
“謝謝你,讓我知道自己不是廢物……”
新組建的中隊,什么都好,就是隊伍要重新練。當時的人員是從各個中隊抽調過來的,大家都不舍得把寶貝給我,有的甚至把能力稍弱的塞給我,哈哈。
我雖然有些不爽,但絕不嫌棄,因為我一直堅信那句話:“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我到留下中隊請來兩名骨干教員,幫我操練“新兵”。一開始很艱難,有個兵引體向上一個都拉不上去,我就讓班長陪著他掛單杠,然后一個一個的拉上去,最終練到合格。還有個兵5公里長跑要45分鐘才跑完,距離22分鐘跑完的要求慢了一倍多。我就陪他一起用沙綁腿、沙背心負重跑,一直跑到他達標為止。
年輕時的聶忠勤喜歡習武
那一年我們練的很苦,但是幾乎沒有士兵埋怨我,因為我一直陪著他們練。大家看我年紀大那么多,每樣考核都能達標,也就更有動力了。
一年后,當全體隊員考核都達標后,我向分管領導申請,參加全市消防大比武。
聶忠勤與朋友切磋武藝
“你的中隊才組建一年,去比武?怎么想的?”領導說這話時眼睛瞪地很大。
我詳細向他匯報了這一年的訓練情況和成績,最終他才勉強答應了。
出乎大家的意料,我們一炮打響,跟余杭中隊并列全市第一名。
那位領導喜出望外,當即決定請大家吃一頓。那天晚上大家都喝多了,這是一年艱辛付出的最好回報。迷迷糊糊中我記得有位士兵眼含熱淚地跟我說:“謝謝你,讓我知道自己不是廢物……”
2023年杭州市消防比武大賽現場(陳永杰 攝)
可能是在部隊的這些經歷,讓我對于工作中的細節看的很重,發現問題后也更習慣于親自上陣,不拿結果不罷休。
“心里有點數,不是什么人你都能抓的!”
2015年初,我巡邏時經常看到一幫人在一個小廣場扎堆聊天,打牌賭博。一打聽才知道,這幫人是“貨站”的“黃牛”。因為許多需要運貨的群眾到機場后,不知道怎么聯系貨站公司,于是這幫人就在主要路口招攬生意,從中賺取差價。
這種“黃牛”,只要不涉及欺詐,相關法律法規很難定性處理,但是他們的存在又會引發相關治安警情。我們時常會接到報警,因為黃牛造成了貨物丟失、發錯等等糾紛。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到轄區各貨站公司去跑了一遍,要求他們不許通過黃牛接貨。沒生意可做的黃牛只能轉行,或者被貨代公司“招安”正兒八經的好好工作,這樣他們不再是“無業游民”,萬一發生警情,我更可以通過掛靠的貨站去溯源和追責。
這是我和機場里的黃牛們第一次打照面,真正的大戰才剛剛開始。
最讓大家厭惡的黃牛是開“黃魚車”的。坐過夜班飛機的應該都有體會,機場一出來,這幫人就像蝗蟲一樣涌上來,問你要不要打車。
機場是一個城市的臉面,第一次來到這個城市的游客,如果迎接他的人是“黃牛”,他對這個城市的印象一定不會太好。
蕭山機場每年都對“黃牛”開展整治,但是他們就像韭菜一樣割不完。我接手這項工作后,首先進行了詳細的暗中調查,發現,大概有四、五伙人在做“黃牛”。
我把為主的幾個人傳喚到派出所里,敲山震虎。讓我沒想到的是,其中一個頭目不僅沒有一絲膽怯,反而平淡地對我說:“新來的?心里有點數,不是什么人你都能抓的!”
我當時真的氣不打一處來,直接對他們說:“我當兵出身,死都不怕,怕你們?你們干不死我,我就盯死你們。”
整治黃牛的難點在于取證,我特地請教過運管部門,他們告訴我,要定性為“非法營運”,最關鍵的證據是交易時的憑證以及視頻、圖片等證據。
這種證據怎么取?又不能“釣魚執法”!這可能也是這些人囂張的原因之一。
那天晚上我沒回家,直接到航站樓出口處站著,這批黃牛就站在路對面。我沒對他們說一句話,只要他們上前搭訕出門的乘客,我就打開手機拍攝。雙方就這么耗著,直到最后一架航班的乘客都平安離開后,他們才悻悻離去。
看著熟睡的兒子,心里一陣陣發虛。
此后一段時間,只要我沒事,每晚就站在那里盯著他們,這讓他們很難受。于是,他們開始了對我的反擊。
糖衣炮彈率先襲來,吃飯、唱歌、煙酒,一概被我拒絕。
“套近乎”不行,他們就“去投訴”,投訴我限制他們的人身自由,侵犯他們的個人隱私。
這一招還真的讓我漲見識了!局里相關部門的領導善意提醒我,要注意工作方式方法。于是,我也動了動腦筋,打印了一疊《治安管理處罰法》拿到現場。我不再一言不發的盯著他們,也不拿手機拍他們,而是走到他們身邊,給他們每人發一份,然后逐條逐句的講給他們聽,搞“普法宣傳”。
聶忠勤在巡查中“普法”
他們顯然被我這一招搞懵了,哈哈,其實我的目的就是讓他們沒有時間接近旅客。
兩三個回合下來,我搞的他們很難受,于是,他們就開始用陰招。
我永遠記得那一天。我加班回家時天色已晚,感覺小區里特別黑。就在我走到小區門口時,有個臉熟的男子站在門口等我。
他朝我走了過來,臉上掛著詭異的笑容說:“聶警官的家不錯,你每天照看我們一幫兄弟,以后我們輪流來看看你的家人。”說完扭頭就走。
回到家里,看著已經熟睡的老婆和兒子,我感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恐懼!他們對我做什么我都不怕,但是我絕不允許家人受到傷害。
我思來想去,最終決定把兒子轉到妻子老家那邊的中學去就讀,以防萬一。
妻子起初堅決反對,因為兒子當時在杭州很好的學校就讀,而且成績也很好,轉學一定會有負面影響。
學校領導也找到我,問我為什么這么做?我沒法把真實原因跟他們說,但在當時那個狀態下,我還是希望把風險降到最小。
聶忠勤在走訪建筑工地
我特別感謝兒子對我的信任。他也不問原因,只是讓我放心,一定會在新學校更加努力。直到今天,他都不知道當初轉學的真正原因。
現在回頭想想,當時我是有點過分緊張了。好在兒子很爭氣,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重點高中,明年就要參加高考了。
我從小對兒子的要求就很“嚴格”,要求他多玩、多動。男孩子嘛,就應該皮糙肉厚些。兒子5歲時仰臥起坐就能做200個。籃球、乒乓球、羽毛球,只要他喜歡,我都陪他玩,初中時就練出了六塊腹肌,非常陽光。
因為經常在一起玩,我們之間的溝通很順暢。我經常用身邊的例子讓他知道,什么是“責任感”。他也用行動讓我感受到他的不斷成長。
有一回,他在學校上樓梯時,手不小心甩到了一個女同學的屁股上。那位女同學嚇了一跳,因為人多,她也不知道是誰碰到的,哭了起來。兒子放學后就主動去找老師,然后一起去找到這位女同學說明了情況并道歉。我得知后十分欣慰,相比學習成績,我更希望他長大后能成為一個擔當、正直的人。
“你們來問這問那,讓我們感覺挺溫馨的。”
在我把兒子轉學后,我就更堅決地投入到打擊“黃牛”中。我一個人的力量是單薄的,在整治“黃牛”行動中,全局同事以及機場、運管等單位共同努力下,僅僅在2019年上半年就打擊處理了“黃牛”600余人次。黃牛的囂張氣焰被我們撲滅了。
2021年1月底,杭州蕭山國際機場成立了整治“黃牛”現場秩序聯合執法指揮所,嚴厲整治“黃牛”“黑車”等違法違規行為,進一步提升機場作為“重要窗口”的窗口形象。
一名被我抓獲的黃牛對我說:“聶警官,一開始我還以為你是收了那伙人的好處打壓我們。誰知你是見黃牛就打啊,公平,我服氣!”
可能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老聶很倔但很公平”的印象就傳開了,許多轄區群眾遇到困難時愿意找我幫忙。
聶忠勤巡邏中與群眾聊天
去年5月份,有100多名工人因為加班費沒有按時發放,堵在了工地項目部門口。我出警后了解到,這批工人在2021年春節期間留守工地加班,當時工地答應給他們每人1萬元加班費。可是都到5月份了,這筆錢還沒發下來,而且工地都快結束了,工友們急了。
聶忠勤在調解糾紛現場
項目部的說法是,疫情期間各項費用上報審批比較慢,但錢一定會給。于是,我就一級一級的去找負責人協調,最終,在一周內讓工友們拿到了這筆辛苦錢。
為此,我又在工作中發了好幾次脾氣,但是看著那批工友高興地拿到血汗錢,然后拎著滿是泥垢的安全帽走向下一個工地時,我真的百感交集。
疫情期間,大家都很難,但是再難也不能讓農民工為難!
轄區工地上的工人給聶忠勤送來錦旗
我只是一個小民警,我能做的就是在我職責范圍內給與他們更多的幫助和“安全感”。當警察這么多年來,我累計幫助農民工兄弟討薪兩千多萬元,這是讓我最自豪的事。
平時,我會經常去工人們的宿舍巡查。雖然一進門就是一股汗味,但是跟他們聊天,我覺得很輕松。我會提醒他們用火用電安全,注意防范網絡詐騙,也經常會跟他們拉拉家常。
聶忠勤在工地宿舍走訪
人心都是肉長的,只要以誠相待,對方總會感受到。走動的多了,許多工友都把我當朋友,日常工作開展起來就順暢許多。
隨著機場三期建設基本結束,工友們大部分都撤走了,有時我還挺想念他們的。
工友和聶忠勤的聊天記錄
去年7月份,為了鼓勵我更好的為群眾服務,局里以我的名字掛牌成立了“聶忠勤矛盾糾紛聯調工作室”,這既是一份榮譽,更是一份責任。
現在我的工作更忙了,名牌都掛出去了,更要好好干啊,哈哈。
聶忠勤在工作室接待群眾求助
唱歌、跳舞、樂器、相聲、書法,連甩雙節棍的都有。
我的工作室就設立在出租車停車場邊上,“的哥”是我服務的一個大群體。
機場出租車服務區每天都有數千輛車在排隊,總共有25個停車道,每輛車都要等上3、4個小時才能接到單。為了打發時間,不少司機在綠化帶附近打起了牌,輸了點錢后常見吵架、打架的事。
蕭山機場出租車停車場
網約車出現后,更是讓出租車感到了極大的競爭壓力,因此這兩個群體之間的糾紛也時常會發生。為此,機場又專門設立了另一個網約車停車場。
在我眼里,他們都是的哥,工作同樣艱辛。每天早晨趕到停車場排隊,一個在線下排,一個在線上排,一天下來,許多司機只能接到一單生意。
如何讓他們的等待時間過的更有價值?我思考了很久。
去年的一天,我突然發現停車場的角落里,有位的哥在練杠鈴,這讓我十分好奇。
他叫王忠文,原來是個健身愛好者,車里常年帶著杠鈴片。他到杭州機場跑生意還不久,別人打牌聊天,他卻在“擼鐵”,這“格格不入”的行為也引起了其他的哥的圍觀。
王忠文在健身中
誰知,沒過多久,在王忠文的號召下,更多的哥加入其中。他們齊心協力將這個健身角填充起來:架在角落鐵絲網上的鋼筋做引體向上,撿來的大石墩子成了鍛煉的支撐點,還有人帶來了啞鈴、健腹輪等,這給想來動一動的司機們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王忠文和他的“的哥”健身隊
我看了十分高興,就和王忠文一起,挑選了6名身強力壯的的哥,組成了最初的“機場體訓支隊”。大家在健身之余,一起參與志愿巡邏,勸導露天打牌等不文明行為。在這支隊伍的影響下,不少的哥也改掉了不好的生活習慣,大家都聚在健身區,用更健康的身體去直面生活的不易。
聶忠勤帶著的哥志愿者巡邏
提升的哥精神面貌的同時,我更希望他們能自覺帶動整體服務質量的提升,讓更多來杭州的游客從他們身上感受到這座城市的熱情與活力。
如今,健身隊已經有100多名的哥參與。我又從中挑選了16人,組成了一支 機場鐵鷹平安志愿服務隊 ,讓他們參與機場綜合治理工作,一邊維護公共秩序,一邊為旅客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
蕭山機場平安志愿者在為乘客指路
在“健身隊”上嘗到甜頭以后,我繼續在的哥里發掘人才,唱歌、跳舞、樂器、相聲、書法,連甩雙節棍的都有,真的是人才濟濟。
下一步,我打算逐步組建起各個興趣小組,讓更多的哥能在機場等待時找到自己喜歡的、健康的活動方式。
機場“的哥”歌唱小組活動中
我這幾天正在發愁一個事,給的哥們放露天電影。這個活動大家都很喜歡,但是每次放映都要審批,很麻煩。我正在動腦筋,看看怎樣才能提高效率,哈哈。
停車場里的露天電影
退休后陪著女兒慢慢長大
如今我一周有三個晚上在家里,比起消防隊時多了一晚。
當了20年兵,又當了10年警察,我特別感謝我的妻子。她為我付出了很多,而且一直都在支持我。
我們是2001年經朋友介紹認識的。當時她剛大學畢業,兩人的性格比較互補,可以說是一見鐘情。
20年前,剛結婚的聶忠勤和妻子沈燕飛回江西老家探親合影
我們結婚20年了,作為一名丈夫,我是不合格的。我們有一兒一女,但是加起來我只陪她做過兩次產檢。
女兒出生的那一天,更是我永生難忘的一天。
2020年1月20日上午,我送老婆去浙二醫院,準備剖腹產。因為是疫情期間,我沒法在醫院陪護,把她送進待產區后,就回家等待。
我一回到家里就感覺自己有點發燒,而且意識開始有點模糊。我迷迷糊糊地走到社區醫院,掛了一瓶鹽水,回到家里倒下就睡著了。后半夜里,我在全身顫抖中醒來,趕緊撥打了120。
當救護車到我家樓下給我打電話時,我已經處于半昏迷狀態。他們打了我好幾個電話我才聽見。我被送到蕭山醫院搶救,醒來后我去掛號,沒走幾步又暈倒了。
我對自己的身體狀況很清楚,一開始以為是陽了以后的反應,但這系列的狀況顯然要更嚴重。在間歇性昏迷中,我記得給兒子打過電話,讓他第二天自己想辦法去學校,并且要戴好口罩。
醫生讓我通知家屬,我又不想讓在醫院待產的老婆擔心……
直到第二天,我的同事趕到了,并且把我直接轉去了浙二醫院的ICU病房。我和妻子就在同一幢樓里,她在20樓,我在1樓。
剛進去時,我血壓很低、整個人都在顫抖,血常規中的一個炎癥指標比正常值高了180多倍。醫生很嚴肅地跟我說,如果后半夜有小便就問題不大,如果沒有估計就危險了。
當時,我的腦子里一片空白,不知如何是好。也就在那個時候,妻子給我發來了剛出生的女兒照片。我這輩子沒怎么哭過,哪怕小時候被父親用竹篾抽的雙腿發紫也沒掉過眼淚,但是看到女兒的照片時,我真的流淚了。
我閉上眼睛讓自己冷靜下來,我想我聶忠勤這輩子沒做過虧心事,難道老天爺連女兒都不讓我見一面?我不服!
在湖州當兵的弟弟也趕到了醫院,從他被嚇得摔傷的樣子,我推斷自己的病情應該十分危重。后來醫生告訴我,我的肝臟上長了一個很大的膿包,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如果肝臟因此衰竭,他們也無力回天。
我被立即推進了手術室,好在老天爺不愿收我這頭倔驢,我在ICU待了4天,又住院治療了一個月,才慢慢恢復了過來。
還在月子里的妻子,抱著襁褓里的女兒來看了我一眼。隔著玻璃,我感受到她很擔心,不停擦著淚水,然后努力地將女兒舉到玻璃窗旁,想讓我看看……
稍微恢復點元氣的我,當時又“原形畢露”了,責怪她冒著疫情的風險帶女兒來醫院,讓她趕緊回去。
聶忠勤和妻子難得的旅游合影
現在她還經常拿這事批評我,說我就是脾氣大,易上火,所以肝上才會長痘痘,哈哈。
其實,我當時有著必勝的信心,就像在訓練場上、在救火中、在派出所一樣,只要我認定了的目標,我就一定要全力去實現。
當我看到女兒的第一眼,我就對自己說:“我必須好起來,我要帶女兒去玩,去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
但是這場病讓我的身體損耗很大,去年又接著做了兩個手術,現在一個糾紛調解下來就感到身體乏力,很想躺下睡一覺。
G20安保我參加了,杭州亞運會也馬上就要召開了,作為一名民警,能經歷杭州的這兩個盛會,也是一種榮幸。再苦再累,我和杭州機場公安的戰友們都會努力堅持,希望把最美的“杭”空展現給全世界。
近日,浙江省公安廳機場公安局開展護航亞運“鑄盾”亮劍行動
再過8年我就要退休了,那時我兒子應該工作了,女兒才11歲。我想,那個時候我應該可以好好的陪著女兒長大了,希望兒子不要嫉妒……
后記:
采訪結束時天色已晚,我在老聶工作室也就是出租車停車場邊上叫了輛網約車。老聶看到后笑著說:“如果是前幾年,這個位置,估計沒有網約車愿意來接你,哈哈哈。”
果然,上車后司機就跟我說:“這個位置一般我們都不接單的,以前總有出租車司機故意整我們,讓我們從停車場出來白跑一趟。今天我剛好經過,看到你跟一名警官站在路邊,我才來試試看。”
我笑著問他:“那位警官你認識嗎?叫聶忠勤。”
“是老聶嗎?我聽說過,這人挺硬!我們網約車停車場附近有個司機餐廳,當時承包人租下店面后,卻被告知不能用明火。不能用火怎么燒飯啊?承包人都快瘋了。聽說就是這個老聶幫著跑前跑后整改設施、辦理手續,餐廳才開了出來,我們網約車司機也終于有口熱乎飯吃咯。”
此時,我透過玻璃看到,一架飛機恰好騰空而起,呼嘯著飛向杭州璀璨的夜空。
注: 文中圖片除標注外,均由作者提供 。
作者 :胡冰
編輯 :胡冰
排版 :海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