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第六屆研學旅行發展大會暨紅色研學綜合實踐座談會在遂寧市蓬溪縣開幕,研學領域知名專家學者、記者等250余人參加開幕式。本次座談會以“揚帆新時代 研學向未來”為主題,旨在系統總結推廣研學旅行典型經驗,全力推動蓬溪紅色旅游“紅”起來、“火”起來。
開幕式上,舉行了“中國紅色研學教育基地”“紅色研學實踐基地”授牌儀式;國內業界專家齊聚一堂,共話蓬溪紅色研學旅游如何高質量發展。
“本次大會提供了互相學習、互相促進、互利共贏的交流平臺,對充分發揮紅色研學目的地的紅色資源優勢,推動紅色研學實踐活動具有重要意義。蓬溪的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研學資源豐富,研學市場廣闊,希望蓬溪以此為契機,切實加強與全國各地紅色文化基地、研學機構、旅行社、高等院校的溝通交流,開展多領域深層次合作,持續挖掘研學旅行資源,精心設計研學旅行線路,打造富有蓬溪鮮明特色的研學旅行品牌,全面推動研學旅行再上新臺階。”中國檔案學會會長,中央檔案館原館長、國家檔案局原局長楊冬權說。
“在‘雙減’政策實施下,研學旅行對提升學生素質教育,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有著積極作用。蓬溪是中國革命老區、中國書法之鄉,也是本草綱目誕生地,紅色文化、書法文化、本草文化等資源豐富,開展研學旅行具有堅實基礎。希望蓬溪抓住當前發展機遇,加大對外宣傳力度,拓寬發展思路,完善要素保障,打造特色研學基地,為推動研學旅行事業蓬勃發展做出積極努力,貢獻更多力量。”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兼研學旅行工作委員會主任,全國紅色旅游協調辦公室原副主任胡呈軍,西華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劉小兵在開幕式上表示。
當今中國,研學旅行正在成為一種新的時尚和潮流。感受紅色文化、親近生態自然、接受科普教育……旅途正在變成“行走的課堂”。
被譽為“梓東鄒魯”“五史之鄉”“孝子故里”“中國書法之鄉”的蓬溪,擁有豐富而深刻的文化內涵。
近年來,在建設紅色研學旅游目的地的過程中,蓬溪積極培育研學業態促進文旅融合,助推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挖掘“紅色潤心”等六心文化,積極打造曠繼勛蓬溪起義遺址、中國紅海等紅色研學點,建成高峰山國家4A級旅游景區、福康樂齡頤養家園、“香溪谷—萬峰山—赤城湖”生態文化長廊等文旅項目,舉辦系列研學旅行活動,“三都一IP”的知名度、美譽度實現新提升。在教育“雙減改革”大背景下,蓬溪搶抓研學旅行快速發展窗口期,聚焦中小學研學旅行實踐,創新實施機構改革,創建環溪書院,成立蓬溪縣青少年研學與實踐中心,創新開設“六心課堂”,精心規劃了主題研學實踐精品線路,打造了研學實踐基地(營地),中國紅軍第一村、曠繼勛紀念館、遂寧市鄉村振興教育培訓基地等被評為四川省首批中小學紅色教育研學實踐基地。
“遂寧深度挖掘詩酒文化、書法文化、民俗文化等歷史文化資源,以打造特色研學基地為抓手,積極拓展產業發展思路,大力培育當地特色文化研學旅游品牌,助推‘養心文旅名城’建設。特別是蓬溪縣重組環溪書院,成立青少年研學與實踐中心,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導、教體部門主管、國有平臺公司主營、多方參與’的研學旅行實踐運管體系。”遂寧市委副書記、遂潼園區黨委書記景臨表示,下一步,遂寧將一如既往地大力發展“文化+旅行+研學+勞動實踐”,充分發揮功能疊加效應,重點圍繞革命傳統教育、中國中醫藥文化、現代農業研學等主題,開發研學旅行實踐課程,力爭新創省級研學旅行實踐基地(營地)2個及以上。
“此次紅色研學綜合實踐座談會,旨在加強交流溝通,謀求合作共贏,共同開創蓬溪研學旅行的美好未來。誠摯邀請各位嘉賓多走進蓬溪、了解蓬溪、推介蓬溪,攜手打造更有特色、更富內涵、更具人氣的研學產品,實現互利共贏。”蓬溪縣委副書記、縣長吳紅彬在致歡迎辭中表示。
開幕式后,第六屆研學旅行發展大會發布了《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建設規范》團體標準,啟動了《全國青少年文化遺產大賽紅色文化專項比賽》公益項目及《紅色中國》系列活動,對獲評全國紅色研學旅行優選基地、紅色研學旅行優選線路、紅色研學旅行優選課程的單位進行頒獎,并對蓬溪縣文旅資源進行推介。各大研學機構同蓬溪縣文旅公司、蓬溪縣紅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舉行合作簽約儀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