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安靜做自己
世界會看見你
小外 | 商業頻道
作者 | 小外
一
誰能保持發現美的能力——
誰就不會變變老
2002年的一個秋天——
我去北四環一家生活方式館里辦公的雜志社面試——開著紅色保時捷,來自臺灣的Lee先生看著我說——
我們在找一個生活方式編輯——
我說——寫文章沒問題,希望公司能提供午餐,上一家雜志社午餐都沒有。
他看了我一眼說——
“我們不坐班。”
“不坐班——當然不用提供午餐了啦。”
我倆都笑了。一見之下做起了一本生活方式雜志——到現在我還記得——副主編扔給我一個電話——讓我找到程受琪——當時最牛的攝影師——約他給雜志拍照。
我拿起電話,第一句話就說——
“我們主編說你是時尚家居圈攝影最好的,一定要我約到你給我們雜志拍攝,如果約不到——
我就沒工作了。”
于是,程受琪開著桑坦鈉,拉著我把北京城最豪的房子——里面的設計拍了一遍——我再寫成與生活方式有關的故事。很多年后,程受琪開什么車我不知道了,只知道他已經是攝影屆的藝術家,不在國內了。而我,還在做雜志——
寫著生活方式故事。
似乎也是秋天的一天,我看著后現代城窗外的廣告牌——心想,去這里上班多好——走路就到了——于是,從樓市一個朋友那里要到朱老師電話,給他發了條短信問——你們招記者對吧——我覺得我挺合適的——
我們見見?
他說——來吧。
于是我開著小高爾,跑去競報社見他。他看了我一眼我的簡歷,便問——
“你什么時候可以來上班?”
他和我都沒想到,此后,我在這個報社一呆就是十年。
上班以后,我因工作關系對接到soho中國副總裁許洋,談起我曾應聘他們內刊編輯——被拒的事,忍不住相視一笑——
記得——我穿著芬理希夢的襯衫去洋氣的現代城里,參加他們時尚人物云集的發布會——潘石屹端著香檳向我走來,笑咪咪的問——
你是哪個報社的呀——
衣服好看——云云。
時代一晃,就給不帶焦慮色彩的往事畫上句號。
二
盡管人群擁擠——
但每個人都是沉默的,孤獨的
地產閃亮。一晃二十多年——
別說潘石屹不知何處去,連老孫、老許、老王都不知何處去了——
小外還一臉期待的在地產里寫春風。
前幾天,去hitalk找tina聊天,說起這地方也是老潘手下大將——蘇鑫投資——一個小而美的共享辦公空間——喝著茶,聊著一張張桌子里發生的故事——
很多人與事,在眼前動了起來。
tina對和我一樣在樓市老蔡那里呆過幾天的設計師雪峰說,我喜歡看小外的文字——我弟方勇的東西我就看不懂。我忍不住笑了,說他的文章偏行業分析,人特別勤奮,小外因為懶,才研究了講故事和——
c語言。
我翻出方勇一篇文章,給她講了講——“出走海外的還是一貫的悲觀,留守國內的還是倔強的保持期望”——結合身邊各種意識形態故事一講,她才恍然大悟——
“我這弟弟也是厲害的哈。”
“對呀,一個人在家辦公,撐起幾個自媒體——這才是辦公方式的新新人類。”
談到一地雞毛的共享辦公投資,大家一致認為——蘇老板是值得信任的人,即使方勇離開他的平臺,依然會支持與合作。
故事講到這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理解——
當我們談論生活方式的時候——
我們在談論什么?
沒錯,我們談的是找對人——談的是創新——談的是生活方式與故事的溫度與本質。談到溫度與本質,可以從方勇之前發的一條視頻號——探店京西大悅城故事說起。
此前,方勇說——這是一個在專家論證會階段被否定的項目,認為這里是斷頭路,周邊居民消費力不足——
非特殊目的難以成活。
雨中探店之后,方勇觀點溫和了,表示——大悅城終于開出來真是不容易——
“除了前面提出的硬傷,這里居然還是一個蝌蚪形地塊(中間被一個4S店吃掉一大塊)——大悅城愣是向下做了兩層下層廣場,向上又突破了兩層空中花園,一共九層——招的主力店還都是他們一代就開始淘汰的親子體驗類業態。”
“真是中年人得認慫,活著是第一位的。”
一語道出——地產人的幾重故事感。
三
真正的道路在一根繩索之上——
它不是繃緊在高處,而是貼近地面的
故事里的事——不是也是。
從“活下來”的角度——看京西大悅城,算是可圈可點。
但從設計——從審美——從溫度——從未來——從生活方式來講,逛過的人應該和小外一樣,腦子里都會打一個大大的問號——空間設計沒有想象力、設計泛善可陳——諾大的空間里,看不到設計師核心的表達——
更不要提做一個有溫度、有靈魂、有故事感的商業體了——
所以,京西大悅城還是大悅城嗎?
方勇談的是硬件,我喜歡說軟件。從京西大悅城目前開出的狀態看——格局無新意、招商不敢恭維、品牌分布無章法——整體感覺是——一個“四不像”。從商業動線與光感溫度來講,有著商業的通病——
缺乏應有的待客之道。
一言蔽之——與萬象城知名度并駕齊驅的大悅城————中國商業地產的標桿品牌——似乎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盡管,很多人期待京西大悅城可以成為大悅城繼朝北大悅城不可超越之后的一個新樣本。
“如今看來——
似乎要愿望落空了。”
暴雨后的一天,小外和一個商業地產操盤手約在京西大悅城咖啡,東東西西走了一圈,他嘆了口氣,說出上面一席話——
“不惑之年——中糧迫切需要通過向市場展示一個新樣本來打造發展的新支點——開發模式、發展路線、商業環境等內外部因素綜合之下,西單與朝陽大悅城難再有——內憂外患之下開出來的京西大悅城——
先不要談什么‘攪局者’——
‘表現平平’吧。”
像我和tina,談起當下空間與之前報社共通之處,感慨說——出走多年,還能感受到來自于報社的文化與溫度——這才是商業社會稀缺的特質。
反觀京西大悅城(京西大悅城由大悅城與華遠地產合作,大悅城地產持有20%股份——不排除未來有增資可能——運營方面大悅城主導)——
以目前開出來的各種規劃、設計、審美的槽點局面來看——不慍不火也就算了,還明顯缺乏溫度與態度。憑什么吸引到腦洞大開的00后與90后來此消費?總不能只依賴餐飲。
對此,大悅城方面應該也是一肚子苦水——又得硬著頭皮在溫度設計與審美消費這件事上大費周折——還得冒著可能改成面目全非的結果——所以——強與強的孩子一定是強強嗎——
也許——反轉成了弱。
四
只要你還有一個好故事——
和一個可以傾訴的人,你就不會完蛋
冬天憂慮夏天姍姍來遲,夏天則擔心冬天如期而至。
很多人好奇——
既然談到京西大悅城,為什么開頭要講一個生活方式的故事。
因為——關于房地產——無論住宅還是商業地產的未來都會是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商業與購物中心的故事發生地——很明顯,此刻的京西大悅城是一個看不到更多生活方式的地方——
又何來好故事?
我因約會遲了,急急跑進大悅城找咖啡廳,一進門看到一個碩大又奇怪的設計,花花綠綠的堵在門口,不知是何用意——
很多人見了都一愣,然后繞行。也有不信邪的——躡手躡腳走進去打探。我就是那個不信邪的——特意走進去問守在前臺的男生——你們這地方是干嘛的,怪怪的——
“網紅打卡地。”
“打什么?設計還是產品,在這里的目的是什么?”
“哎,馬上要拆了。”
“為什么要建呢?”
面對我的十萬個為什么,男生苦笑著搖頭——大概他自己也覺得可笑吧。
好消息是——大悅城很快意識到了這個設計bug——
做了拆除的決定。
此處應該有掌聲。
另一個消息是——閑逛時,發現幾組像是請來考察與規劃設計的人——一個男人對著空間皺著眉頭研究,旁邊女生快速的做著筆記——應該也是知道這里有硬傷——請人過來作調整的——
只是不知道——
誰能妙手回春?
就像三宅一生中古為何大行其道一樣,也是因為當代的三宅一生設計泛善可陳,流于形式,那些經典、令人拍案叫絕的設計都留在了七八十年代。宅粉只能把涌向中古市場。行船入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此時的大悅城商管,此節點推出一個沒有創新沒有思考沒有溫度的建筑體,像門口那個荒誕的打卡地一樣——
大悅城的故事要怎么講?????????????????????
只對媒體空談不容易,有什么意義。
各種濾鏡之下,京西大悅城還是差口氣。??
當然,這個項目也不是毫無亮點。三樓,有一家櫥窗特別的女裝店——店員一臉驕傲的說,我們是這一層最靚的仔——
銷售額單層第一名。
<海上鋼琴師>說——音樂是在有限的鍵盤上,奏出無限的音樂。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才是一家服裝店應該有的樣子。
午餐時間——選了青紅——完全因為店招上一句話——來自3000畝生態牧場——有故事和會講故事太重要了——吃完,我對店員表示——作為一個重視午餐的人——
我會記住這家店。
綜上,京西大悅城也不是毫無亮點可言——但就像女人太“漂亮”,旅途太長,香水太濃,這支曲子我不知從何談起——那天,恰好是一場暴雨之后,開業43天的京西大悅城——
門口的地塌陷了。
這樣的故事開局——
伴著一眾喧囂的炒作文章——曲子如何彈起?
地塌了可以修補——屋漏了可以涂防水——入口的招牌店面建錯了可以拆——但,后續還有沒有別的問題呢。
風再起時的2023年——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京西大悅城如果真是——一個新樣本——新起點——那小外就忍不住先焦慮起來了——既然它對大悅城品牌有著非同一般的影響——代表中糧商業進入一個全新的方向——那么問題來了——
大悅城是一個時代的悲觀者還是樂觀者?
如果是后者,為何作為一個行業的佼佼者——你的專呀延伸感在哪里——為何開出來是這個樣子——??
關鍵時候掉鏈子??
潘石屹留下一地褒貶不一的現代城,出走美國了。咱且不評價,幾輪經濟起伏之下,消費創新與城市更新大背景下,新審美新消費新生活方式大行其道之時——徘徊在十字路口的中糧大悅城——
選擇突破還是留守,何去何從?
且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