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義隆,小字車兒,是宋武帝劉裕的第三個兒子,也是劉宋王朝的第三個皇帝。
他于407年在京口出生,從小就博覽群書,知識淵博,還很擅長寫隸書。他本來是要過給三叔三叔劉道規的,但是后來劉道規又收養了次兄劉道憐的次子劉義慶為嗣子。因此,劉裕聽從部下范泰的建議,讓劉義隆回到本家。應該說劉義隆是幸運的,否則他就失去了繼位稱帝的機會了。
公元410年,年僅4歲的劉義隆就被老爹調去鎮守京口,以防備義軍盧循的進犯。五年后,劉義隆被封為彭城縣公。劉裕收復關中后,劉義隆更是被任命為荊州刺史,鎮守江陵。
公元422年,劉裕去世,太子劉義符繼位當皇帝。然而劉義符在位時居喪無禮,又好為游狎之事,一點也沒有皇帝的樣子。很快,他就被輔政大臣徐羨之、傅亮、謝晦、檀道濟等人廢除了。
由于劉義隆的二哥劉義真之前也被貶為庶人,最后這些輔政大臣就擁立劉義隆為皇帝。劉義隆非常有心計,他雖然非常忌憚這些輔政大臣,但是剛剛上位的他為了安撫這些大臣,就先給他們加官進爵。
隨后,宋文帝開始安排自己的親信到彥之、王曇首、王華等人分別接管了禁軍軍權。緊接著,他又暗中籠絡了大將檀道濟的支持,至此羽翼豐滿的他出手以擅殺宋少帝劉義符及二哥劉義真的罪行解決了徐羨之、傅亮、謝晦三人。這輔政大臣也是高危的活,尺度太難把握了,做不好就成了權臣,難以善終,比如北周宇文護、清朝鰲拜。
處理完權臣后,劉義隆勵精圖治,他繼續實行父親劉裕的治國方略,著手整頓吏治,清理戶籍,抑制豪強,提倡文化,勸課農桑,輕徭薄賦,使得劉宋王朝的政治、經濟、文化均得到較大的發展,歷史稱為元嘉之治。
元嘉年間,由于宋文帝劉義隆經常生病,所以朝中大事都交給自己的弟弟揚州刺史劉義康處理。元嘉十三年,宋文帝一度病重,在劉義康的慫恿下,宋文帝下詔除掉了名將檀道濟。劉義康的那些親信更是在宋文帝病重之時竟然在準備推劉義康上位,還誣陷朝中一些忠臣。
宋文帝病愈后,便除掉了劉義康身邊的那些親信,同時同意劉義康外調江州,轉而將揚州刺史授予比較聽話低調的江夏王劉義恭。
宋文帝在位期間發動了三次針對北魏的北伐行動。
第一次是在元嘉七年,到彥之為主帥,宋軍一度奪回洛陽、虎牢等四鎮地盤。但由于劉宋這邊北伐軍隊力量不足,再加上宋文帝過度干預前線指揮(老蔣表示:俺也是),所以北魏一發動反擊,很快就又奪回了四鎮,宋文帝第一次北伐失敗。
第二次是在元嘉27年,江夏王劉義恭擔任主帥,兵分四路進攻北魏。但由于宋軍東路軍、中路軍戰敗,魏軍南下深入,宋文帝連忙召回其他軍隊,導致宋軍大潰敗。北魏大軍一度打到了長江北岸,剛好北魏軍隊水土不服,流行病盛行,北魏才不得不撤軍了。
但是經過二次北伐的失敗,劉宋王朝國力大損,資治通鑒這樣評價道:“自是邑里蕭條,元嘉之政衰矣”。
此后,宋文帝趁著北魏發生宮廷內亂的機會,在元嘉29年發動了第三次北伐,然而收效甚微。
元嘉30年,太子劉劭以及始興王劉濬私下做了一些見不得人的事,他們擔心被宋文帝責備,就在女巫的慫恿下用巫蠱術詛咒宋文帝。
后來宋文帝知道這事后,看在他們認罪誠懇并認真反省的份上就對這件事沒有深入追究。然而后他們二人竟然敢背著宋文帝私藏被通緝的女巫嚴道育,知道消息后的宋文帝大怒,于是就打算廢掉太子。
但是宋文帝對于繼任的人選猶豫不決,還將廢立之事告訴了劉濬生母潘淑妃。劉劭知道這件事后,就聯合始興王發動政變,入宮干掉了自己的生父宋文帝,宋文帝時年47歲。
拓跋燾和劉義隆是老對手,最終兩個人都死于非命,不禁讓人感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