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作者:依菲
要評價這部電影,我感到有些為難。我對家庭暴力的議題一直很感興趣,因此當國內(nèi)上映了一部明確反家暴主題的《我經(jīng)過風暴》,我也抱了很高的期許。然而,電影在講述這個與家暴有關(guān)的故事以及塑造相關(guān)人士時,確實不夠成熟,就像一個過于情緒化的宣傳片或者一篇社交網(wǎng)絡上的反家暴檄文,讓觀眾看完后很生氣的目的,確實是達到了;要傳達的主題,也用播音腔字正腔圓地傳達了。但故事本身的不合理之處,深究起來則讓人難以共情和回味。
本片做得好的地方,在于呈現(xiàn)出了家暴問題的綿延性與復雜性,即:在某些文化里,家暴成了一種傳統(tǒng),正如暴力是一種傳統(tǒng),而暴力作為準則使得受害者轉(zhuǎn)變?yōu)榧雍φ咭渤蔀榱艘环N傳統(tǒng)。正如林奕含提過的《性別打結(jié)》一書中所言,父權(quán)制的核心是恐懼與控制。因為恐懼,所以控制。而導演秦海燕也在編導創(chuàng)作談中寫道,家庭暴力的本質(zhì)也是一種控制:
“當我質(zhì)疑,她不知道反抗、脫離控制嗎?我了解到,被家暴的婦女普遍有一種習得性無助,她們搖擺、顧慮,經(jīng)常出現(xiàn)癱瘓感。”
在這部電影里,家暴者不僅是最為明顯可見的“家暴男”即女主角的前夫,實際上“家暴男”的原生家庭也是充滿暴力的。或者說,在這樣的社會里,暴力通過一個家庭到下一個家庭,不斷地在傳達與延續(xù)。暴力成為了維護家庭“穩(wěn)定”的手段,也成為了普遍氛圍。比如,男主角的母親,會在發(fā)怒時對他摔東西,而她自己的手腕上也有常年被傷害的痕跡,來自于電影里從未現(xiàn)身過的男主角的父親。在這樣的成長環(huán)境下,男主角害怕成為父權(quán)社會規(guī)訓和蔑視的“連自己的老婆都管教不了的人”,便用毆打妻子來撫慰自己疼痛的自尊心。而女主角的小兒子,由于長期目睹爸爸對媽媽的毆打辱罵,加上自己也時不時會被爸爸打罵,于是養(yǎng)成了在學校里欺負同學的習慣。他害怕父親,卻又不知不覺習得了父親的打人邏輯,由此一個父權(quán)小家庭未來的“主人”正在誕生。最終,就連最為溫柔忍讓的受害的妻子,也只能用“暴力”的手段來維護自己,在被逼到絕路后殺死了自己的前夫。
家庭暴力是一種蔓延的病毒。當你發(fā)現(xiàn)了一個家暴妻子的丈夫時,這個家庭的長輩們也必然在年輕時信奉肢體暴力的教育手段,這個家庭的孩子也必然活在暴力的陰影下,正如我們這一代的許多孩子都被父母打罵過,而在小時候我們都會覺得這是一件正常的事,而非是“家暴”。而且,當肢體暴力已經(jīng)出現(xiàn)時,自然也伴隨著那些更為隱形的暴力,如冷暴力、長期的言辭侮辱等等。
在這部電影里,前半部分的糾纏來自于在當時的社會氛圍下,女主角無法與一個家暴自己的男人離婚。縱使暴力被人唾棄,一夫一妻制的和諧家庭卻必須被維護,使得以家庭為基礎的性別暴力、代際暴力,均難以逃脫。然而可悲的是電影的后半部分,告訴我們即使離婚也無法完全解決問題,因為孩子在法律上也是“屬于”父親的,所以圍繞著孩子,受害者很難完全擺脫家暴者。這就是為什么好不容易離了婚,女主角還是活在前夫的控制之下。
影院中,我聽見有觀眾低聲說:“這電影,看了以后更沒人敢結(jié)婚要孩子了”——我想,這并不是這部電影試圖造成的對立之意,只是我們?yōu)楹我欢ㄒ阱e誤的邏輯之下,為著錯誤的目的而結(jié)婚生子?作為一個母系氏族的愛好與研究者,深究之下,會發(fā)現(xiàn)父權(quán)社會并沒有許多人認為的那樣天經(jīng)地義或順應人性,反而體制化了《性別打結(jié)》中所說的“恐懼-控制關(guān)系”,和《性政治》中所說的“支配-從屬關(guān)系”。許多人相信“存在即合理”,現(xiàn)狀一定是所有可能性中最為正當合理的一種,因此父權(quán)社會也必然是“存在即合理”,其實這完全是誤解了黑格爾的本意來為現(xiàn)存的一切辯護,因為“存在即合理”指的是任何一件事情成為現(xiàn)狀后,無論其本身多么荒誕無理,我們?nèi)祟惖拇竽X也能夠動用“理智”去尋找其看似的“合理性”,因此理智其實是從屬性、工具性、依附性的。批評家喬納森·卡納指出,從《圣經(jīng)》中亞當?shù)睦吖窃斐鱿耐薜牡涔剩阍谖鞣降恼軐W世界延伸出無盡的男女二元對立。而實際上,用男人的肋骨造成女人,也能意圖說明女人是造物主的最后一件作品,甚至比男性的設計更為登峰造極;即使從神話傳說的意義上,也并非是為了證明女人生來就是男人的附屬品。
專偶制(一夫一妻、一夫多妻)家庭是與父權(quán)同時建立的,財產(chǎn)由家庭專有而非社區(qū)共有。其邏輯是:男性成為家庭主導,女性與孩子成為男性的財產(chǎn),為了控制財產(chǎn)所有權(quán)和消除(僅對男性存在的)不確定性,男性會采用暴力手段,“殺首子”就是典型例子。為了維護以男性家長為主體所形成家庭的財產(chǎn)關(guān)系,無數(shù)圍繞著女性的禁忌被設立,圍繞著孩子所屬權(quán)的爭奪也成為了父權(quán)的重心。電影中的前夫?qū)ε鹘沁M行侵犯時說:“再生一個孩子就好了”——通過異化女性與孩子之間自然流淌的關(guān)系,使得女性生孩子的意義被扭曲成為了滿足男性、維護婚姻的手段,同時也貶低女性與孩子之間的親近關(guān)系,如“長于婦人之手”之言等。而對母親來說,她們寧愿不要家庭,不要男方,不要婚姻財產(chǎn),也不能失去孩子,正如女主角在電影里反復說“房子車子都可以給他,我只要兩個孩子的撫養(yǎng)權(quán)”。
而若父權(quán)制成為透明的,我們能看見,女性天生掌握著生育能力以養(yǎng)育渴望,出于愛想要與自己的孩子在一起。無論貼上多少概念,母愛也難以被蒙蔽。而父權(quán)社會是對這一天性的規(guī)訓與改造:男人愛孩子少有如女性那般,他們更需要的是私有財產(chǎn)的家庭繼承人,而由于無法確定孩子100%是自己的,便需要采用種種暴力手段來試圖消除這一不確定性,因此把控制在家庭范圍內(nèi)延伸——當然,家庭中的暴力所有人都是受害者,而針對女性的暴力也并非只見于家庭中,兩者的概念并非完全重合,在此暫不進行詳細的區(qū)分與分析。
從共享到獨占,并歌頌對于許多事物的獨占欲和私有權(quán),這便是一個小家庭形成的經(jīng)濟心理學。在母系社會中,所有的孩子都由社區(qū)中的女人們共同撫養(yǎng),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父權(quán)社會建立在男性與另一個男性(以及他們所“擁有”的女人和孩子)間的競爭或合作關(guān)系上的。因此,恩格斯曾說:“婦女解放的第一個先決條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事業(yè)中去;而要達到這一點,又要求消除個體家庭作為社會的經(jīng)濟單位的屬性。”
或許看完這部電影,我們也能更好地思考圍繞著父權(quán)制而形成的許多常規(guī),習俗與慣性。更重要的是去思考,以暴力和控制作為核心邏輯的社會文明,真的還能延續(xù)嗎?
當然,本片的不足也很明顯,譬如人物塑造的不真實。出于本片在立意上渴望造成的社會反響與改變,勢必要清晰明了地觸及更多人,因此伴隨著法庭戲的種種關(guān)于家暴的說教與宣言,在我看來并非難以忍受。然而女主角確實像是傳達道理的工具人,之前所受的種種苦難,只是為了告訴大家“你們別學我”“你們別成為我”——可是,在一個處處不支持她的社會里,她到底錯在哪里呢?大家不應該學的,不應該成為的,難道不是她前夫和前夫家長那樣的人嗎?一個家庭的毀滅,并非是這個女人的責任。
在劇情里,孩子們對爸爸的迷戀、非要和爸爸在一起的多處吵鬧戲,深究起來也不合邏輯。孩子即使不如成年人能說會道,在情緒上卻是極度敏感的。生活在一個彌漫著暴力氛圍的家庭,與母親心意相通的孩子們,不可能一直察覺不到母親面對父親時的恐懼,還非要媽媽去和爸爸待在一起。在我從小到大的經(jīng)歷中,任何一個察覺到了父親以暴力形式傷害過母親的小孩,無論男女,都很少可能會站在父親這邊,就像我們都聽過周杰倫在《爸我回來了》里唱:“不要再這樣打我媽媽,難道你手不會痛嗎?”
最令人汗顏的實屬與女律師相關(guān)的戲份。一位剛出社會的菜鳥女律師,在業(yè)務知識上不夠了解,在社會經(jīng)驗上也不夠成熟,更糟糕的是連正義感也搖搖擺擺,甚至缺乏《legal high》中新垣結(jié)衣所扮演的新人律師那樣青澀的熱血。她身為女性,卻對自己的女客戶缺乏理解與尊重;打著離婚的案子,卻在談心時“可愛”地詢問女主角,到底如何判斷一個男人值得相信,值得嫁;她不能誠心幫當事人解決問題,不能共情她的難言之隱,卻以“律師”的身份反復與她賭氣,一會兒讓她“現(xiàn)實一點兒”,一會兒讓她“能不能不要那么現(xiàn)實”,這不僅是對于離婚案件的理解不夠成熟,而是人設前后矛盾,失去重心。
兩位女性的“互相救贖”,本應成為本片亮點,看完后卻令人氣不打一處來。或許,在影片所講述的20年前,確實常常會有比片中更不負責任的律所。但當女律師既無法律的專業(yè)性,還需要當事人大姐姐照顧她“京漂”的生活,影片里試圖刻畫兩人間別別扭扭的“姐妹情”,確實立不住腳,就仿佛女主角只是以身作則,給女律師和廣大蒙昧群眾上了一節(jié)悲痛的課,確實是“好慘一女的”。
電影只是電影。即使電影不完美,我們也應正視家暴的議題。暴力與父權(quán)是一種平等的壓迫,它按照性別進行身份、行為與心理的塑造,讓我們扮演受害者、施害者,又常常身份互換。回到現(xiàn)實生活中,愿人人都能免于暴力而生活,且彼此幫助彼此,以從種種或隱蔽或明顯的控制中,早日脫困。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