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處暑節氣已過,陣陣雨聲中,秋天的離我們越來越近,就連南方這幾日都迎來的難得的涼爽。告別悶熱枯燥的天氣,詩詞君也要克服懶惰心理,在詩詞之路上重新出發,與大家一起品讀古詩詞。
安史之亂打碎了盛唐的繁華一夢,在盛唐向中唐過渡的數十年里,詩人好像出現了斷層,這段時間里幾乎沒有耳熟能詳的詩人。實則不然,在唐代宗大歷年間,曾存在過一個文人天團“大歷十才子”,比如其中的盧綸、錢起、司空曙、李端等。
李端,出身名門望族,是北齊皇后李祖娥堂弟的六氏孫,他年輕時期,小小年紀便隱居嵩山求道,可惜在這方山水里并沒有尋得道法,便南下廬山,還曾拜師皎然,改求佛法,最終結果是一樣的,一顆紅塵心,難修因緣果。
安史之亂之后,中年的李端才開始前往長安,踏上尋求仕途之路。他是幸運的,憑借自己敏捷的才華得到了大唐公主的賞識,曾在宴會上大展風采,后來進士及第后,很快得到官職,擔任秘書省校書郎,后來又任杭州司馬。
李端曾寫下一首著名的閨情詩:
閨情李端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燈未滅夢難成。披衣更向門前望,不忿朝來鵲喜聲。
這首詩寫的是在一個深深庭院里,一位獨守空房多年的婦人,守著燭光徹夜未眠,她應該是焦急地等待這什么。西窗外,月色都已被黎明地曙光沖淡,,星星也慢慢隱去了,但房間里地燭光還在搖曳著,燭影里,女子在床上斜倚著枕頭,望著窗外,天要亮了,他就要回來了!
就在這是,院子內一聲聲喜鵲地叫聲打破了黎明地寂靜,女子馬上披上衣服來到門前張望,是他回來了嗎?結果望了許久,也沒等到扣門的聲音。空歡喜之后,女子便惱恨起了門外的喜鵲,假傳情報,釋放煙霧彈的鳴叫聲,確實惹人幽怨。
這是一首非常典型的相思、相望的閨情詩,而且選取的場景很平常,卻獨辟蹊徑。以往的相思閨情多是望月懷人,或是離別之恨。而這首詩卻把一個閨中少婦急切盼望丈夫歸來的情景寫活了,收到丈夫返家的書信后,便徹夜不眠地等待,終于熬過了漫漫長夜,還沒等來歸人,卻被窗外喜鵲“戲弄”了一番,那種焦急中因“煙霧彈”而產生的失落感,便在字里行間浮現了出來,之后,或許她正嘟著嘴,不情愿地返回房間,繼續等待了。
初秋之際,漸生涼意,木葉蕭蕭下,月色灑清輝。原異地的情侶們熬得過時間的考驗,珍視相見的幸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