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是什么?
藍色是天空、大海、是憂傷的夢境,是自由的象征。
對于有些人來說,藍色就是生命的意義。
在2019年的系列劇《愛,死亡和機器人》中的《齊馬藍》講述了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
齊馬是一位舉世矚目的藝術家,而他的畫作總有一塊特別的藍色。
而這抹藍色始于一個意外,但 卻給他帶來了極大的戰栗:
那種感覺就像是一股電流擊穿了遠古記憶,在這團記憶里,這抹藍色似乎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東西。
于是在這之后,藍色在他作品里越來越大,這抹藍色沖破云層,跨越天空,深入宇宙,并最終成為齊馬世界的全部。
歌德說過:我們都愛凝視藍,不是因為它向我們走來,而是因為它吸引我們去追隨。
▲ 《Onement VI》 巴尼特· 紐曼 1953 年
尋找藍色的本質是齊馬對本我的追尋,而這條追隨藍色的道路,我們同樣也走了幾千年。
在最開始,藍色是一種高貴的象征。
在西方14世紀時,新法曾經頒布一條禁令:禁止市民穿藍色衣服,但有一個人除外——
那就是圣母。
▲ 《圣母與圣嬰》喬瓦尼·貝利尼 1480 年 - 1490 年
卡拉拉學院藏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藍色都是圣母的專屬顏色。
而且這種藍有個專屬名字:群青。
群青來頭不小,它是由稀有的青金石制作而成的。
▲ 左圖:青金石 右圖:群青
圖源視覺中國
這些來自阿富汗的顏料,從中亞跋山涉水來到歐洲,最終裝點了圣母的藍色長袍,閃瞎了教眾的眼睛,充實了信徒的心靈。
這種藍色純凈而濃郁,有時點綴著閃爍的金星,像是上帝從星空取下的顏色。
它太美了,以至于人們相信如果世界上最美的女人有代表色,那必須就是這種藍色。
▲《祈禱的圣母》 喬瓦尼 1640-1650年
英國國家美術館藏
此后的百年時間里,藍色作為象征圣母的顏色,越來越頻繁地與正面屬性的詞匯聯系在一起,最終成為了人們眼中最高貴的色彩。
這種藍色,看起來高貴的同時,實際上也非常貴。
▲ 《威尼斯總督像》喬瓦尼·貝利尼(約) 1501 年 - (約)1502 年
這幅畫被稱作“用鈔票堆出來的畫作”
在當時,這種藍色顏料的價格比黃金還貴,所以你在這幅圖上看到的不是一片藍色,而是錢錢錢錢錢錢錢錢錢……
而據說大名鼎鼎的米開朗基羅,都因為買不起藍色,而沒有完成這幅名為《埋葬》的畫作。
▲ 《埋葬》 米開朗基羅 1501 年
倫敦國家美術館藏
你可能會說,不對啊,如果藍色這么貴,那梵高這種出了名的窮光蛋是怎么用得起的?
答案也很簡單,因為梵高用的不是青金石制作的藍色,而是人工制作的普魯士藍和鈷藍等顏色。
1802年,化學家Louis-Jacques Thenard用鈷鹽和氧化鋁混合,制成了氧化鋁型的鈷藍色素。
這種藍色不僅穩定,而且比先前發明的普魯士藍色澤更加鮮艷純凈。
▲ 左圖:普魯士藍 右圖:鈷藍色
那純凈又美麗的顏色仿佛天生擁有襯托萬物的特性,梵高一眼就被它所吸引住了。
他給弟弟西奧寫信說道:“鈷藍色是一種神圣的顏色,沒有什么比這更美麗的了,可以為事物增添氣氛……”
于是他將鈷藍大把大把地從顏料管擠出來,不經過任何調和直接涂抹到畫布上。
《星空》開始閃耀。
▲ 《星夜》 文森特·梵高 1889年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藏
高速旋轉的星河,星光繁密得好似升空的禮花,在深邃的夜空中綻放。
鈷藍成就了梵高的星光。
▲ 《羅納河上的星夜》 文森特·梵高 1888年
奧賽博物館藏
在長達千年的發展時期里,人類進行藝術創作的愿望,不斷推動顏料技術的發展;
藍色從昂貴的礦石顏料到可以在貨架上買到的顏料,所經歷的不僅是幾千年來藝術史的一個縮影,也是科學、技術、人類文明發展史的歷程。
▲ 圖源視覺中國
如今,梵高作為藝術界的最閃耀奪目的星星永遠被世人記住,但制造出純凈鈷藍的化學家也不曾被人遺忘。
Louis-Jacques Thenard的姓名被刻在法國埃菲爾鐵塔上。他研制出來的純凈鈷藍是藍顏色中穩定性最好的,歷經百年也不會褪色。
這抹鈷藍與梵高的才華一起成就了藝術的恒久之美。
在歷史上,鐘愛鈷藍色的藝術家不只有梵高。
傳奇女藝術家 Niki de Saint Phalle,在她的作品中也大量采用了鈷藍色。
Niki de Saint Phalle的身份超多:VOGUE和ELLE的封面女郎、雕塑家、女版高迪...
這位十分超前的女藝術家將鈷藍色形容為“快樂和幸運的色彩”。
而 La Prairie 萊珀妮與她有著一段奇特的緣分。
1982 年,Niki 在紐約的共享設計工作室研發,而 La Prairie 萊珀妮團隊經常在此進行創意交流。
于是當 Niki 與 La Prairie 萊珀妮團隊邂逅,鈷藍色也就隨之成為一抹亮色,點亮了無數女性的生命活力。
La Prairie 萊珀妮從誕生到發展,藝術為其帶來源源不斷的文化力量。
幾十年間,萊珀妮一直與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合作,呈現永恒之美的不同表達。
今年 La Prairie 萊珀妮選擇與屢獲殊榮的設計師 Sabine Marcelis 共同呈現鈷藍之境。
1985年出生的Sabine Marcelis是當今世界最值得期待的國際明星設計師、藝術家。
▲ ELLE DECO國際設計大獎榜上榮獲2023年度設計師
WALLPAPER“2020年度設計師”
她一直探索光線之美,十分著迷,所以她的作品經常使用樹脂和玻璃作為材料——
耀眼奪目的鈷藍色玻璃墻走廊曲徑通幽,當參觀者行走在其中,光線透過玻璃投射在臉龐,蕩漾出深深淺淺的藍,仿佛穿梭于靜謐的夜晚、夢境或理想之景中。
而行走片刻,映入眼簾的卻是一片與之前截然不同的私密空間。
從鈷藍玻璃到達此處是一種意想不到的體驗,材質和色彩的大膽反差讓原本靜態的空間跟物體突然“活”了起來;
與先前硬挺冷靜的鈷藍玻璃不同;
空間里厚實豐滿的軟包帶著綿軟的質地,眼界之處滿是柔和形狀和曲線;
融暖的燈光下,整個空間仿佛在細膩而安靜地流動,身處其中宛如被面霜的奢潤質地所包覆,只覺得此刻身心皆美。
這 就是藝術能帶來的神奇時刻。
Sabine Marcelis希望通過 The Cobalt House 鈷藍之境能 創造一個設計、美麗和科學相遇的獨特空間,將客人帶入魚子精華的世界。
早在1987年,La Prairie 萊珀妮就首創推出了魚子精華系列。它將自然、科技與藝術融為一體,引領了一波全球護膚領域的新革命,很快就席卷全球。
而今年 La Prairie 萊珀妮秉承著對藝術和美的至高追求,再度賦新1987年推出的魚子精華系列奢華面霜,推出 La Prairie 萊珀妮全新魚子精華面霜。
Sabine Marcelis 應 La Prairie萊珀妮邀請特別設計了藝術家合作限定款奢護套組——
鈷藍色外盒和大理石托盤相應成章,巧妙地呼應了面霜標志性的鈷藍瓶身和天鵝絨質地。
打開套盒的那一刻,仿佛身臨The Cobalt House 鈷藍之境一般。
先是鈷藍色的瓶身——
線條干凈利落的瓶身搭配簡潔的銀色瓶蓋;
經典的鈷藍色瓶身是用可循環再生的玻璃制成,看起來輕盈精巧的同時也符合 La Prairie 萊珀妮一貫的環保理念,呈現出獨特的和諧之美。
再是天鵝絨質地的面霜——
這次的全新魚子精華面霜首次融合了魚子精純精華與魚子微養分精粹;
觸感如天鵝絨般細膩、柔滑的同時,更專注于維系肌膚新陳代謝,從源頭改善肌膚的年輕態結構。
La Prairie 萊珀妮一直聚焦大膽、先鋒與科技創新的堅持,而這一切都是為了定格恒久之美。
美是有治愈力的,讓護膚充滿高定般的儀式感,讓身體有充分的感知,讓美好能被喚醒與回憶,就是鮮活生命本身的浪漫。
而無論是藝術家還是 La Prairie 萊珀妮,他們都在用自己的作品告訴你:在漫長時光中創造美,體驗美,點燃自己的星光,才能享受歲月的偏愛。
就像 La Prairie 萊珀妮創始人保羅·尼漢博士所說:
不僅贈予生命綿延歲月,亦給歲月以生命華彩。
La Prairie萊珀妮 鉆藍之境
時間:9月7日-9月28日
上海BFC
(該活動僅限線上預約,恕不接受線下預約)
歲月會侵蝕一切,然而總有些東西經歷千年還能閃耀。
比如那一抹藍;
那是人類關于美的虔誠信仰。
它超越時間,直達永恒。
*參考文獻:
[1]段殳.色彩心理學與藝術設計[D].東南大學,2006.
[2]戴琪微.淺析各時期西方繪畫中的藍色[D].中國美術學院[2023-09-05].
[3]趙琳.14世紀以前鈷藍在西亞和中國的運用——兼談元青花的產生[J].南方文物, 2013
[4]楊宗志.鈷藍顏料及其進展[J].涂料工業, 1997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于 La Prairie 萊珀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