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軍隊在“大反攻”進行了三個多月沒有實質性進展的時候,加大了對俄羅斯本土和俄占區的遠程攻擊,其中一個重點區域就是克里米亞半島。在過去三周中,烏克蘭軍隊已經摧毀了俄羅斯部署在克里米亞半島的兩部S-400防空導彈發射車,而在俄烏沖突爆發前直到最近,俄羅斯空天軍一共也只在克里米亞半島部署了5套S-400防空導彈營。
8月23日,烏克蘭軍隊第一次對部署在克里米亞半島西北海岸塔爾汗庫特角的S-400陣地進行了打擊。9月14日,烏克蘭軍隊發射的導彈攻擊了在耶夫帕托利亞以南約50公里處的一個S-400導彈陣地。
S-400導彈系統非常復雜,通常配有不同波段的三部雷達,能夠引導超遠程、遠程、中程和近程至少四種以上的防空導彈,一個典型的S-400導彈營通常配有8-10輛導彈發射車,以及多部雷達和控制車。因此,s400是一個完備的防御體系,一般的導彈襲擊是很難突破s400的防御圈的。
而烏軍這兩次襲擊使用的都是改進型的“海王星”陸基反艦巡航導彈。據設計“海王星”導彈的烏克蘭Luch設計局聲稱,早期型“海王星”導彈最大射程約為300公里,戰斗部重量約為200公斤,使用GPS制導及雷達末制導體系;而最新型號的“海王星”導彈能夠攜帶350公斤重的戰斗部飛行約360公里,有可能增加了一個紅外導引頭,以便更好地攻擊陸地目標。
“海王星”雖然采用超低空飛行,但其終究是一個非隱身的亞音速導彈,S-400使用的9M96近程防空導彈攔截起來應該毫不費力。但為什么兩次都栽了呢?
原因就在于,烏克蘭的敵后武工隊。在8月份那次,俄羅斯的s400都處于行軍狀態,根本沒有展開。而烏克蘭的無人機全程拍攝定位,引導導彈攻擊S400。9月14日這次,根據烏克蘭戰報,也是烏克蘭特種部隊先用穿越機打掉了S400的預警雷達,隨后,海王星才飛過來補刀。所以,并不是S400不行,而是俄羅斯的防滲透體系不行。都讓特種部隊摸到導彈陣地邊上了,那自然是有辦法摧毀。
無獨有偶,在9月13日,烏克蘭空軍的蘇-24戰斗轟炸機發射了數枚英國制造的“風暴陰影”巡航導彈,擊中了塞瓦斯托波爾港的一個干船塢,燒毀了里面的兩艘軍艦:一艘羅普查級登陸艦和一艘基洛級潛艇。根據烏克蘭方面的消息,同樣是特種部隊滲透,這次還收買了船廠的一個俄方軍官,由他給烏方導彈定位。
由此可見,俄羅斯一直把克里米亞當大后方,認為西方不會允許烏克蘭攻擊克里米亞。此前確實如此。因此,烏克蘭幾次偷襲得手,主要還是俄軍自己麻痹大意。那烏克蘭為什么要大肆攻擊克里米亞,是想要戰爭升級嗎?可能還真是這樣。
最近美國政界和媒體已經多次出現了要求烏克蘭和談的聲音,典型的如布林肯最近說:在談判中,一個巴掌拍不響。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看到普京有意采取外交手段的任何跡象。
如果他表現出興趣,那么我認為烏克蘭人將首先進入談判,我們將緊隨其后。這個聲音恐怕能把澤連斯基嚇死。所以烏克蘭想要通過瘋狂攻擊克里米亞和俄羅斯境內目標來升級戰爭,從而“拉住”美國,讓美國繼續支援自己打下去。但現在,烏克蘭的戰爭潛力已經不多了。即便免職了所有征兵辦主任,烏克蘭也很難大批量抓壯丁了。
所以,現在烏克蘭表現的越瘋狂,就越證明了烏克蘭的虛弱。普京最近說,俄羅斯已經準備好迎接長期戰爭。這說明,俄羅斯現在反而不著急了,就是跟烏克蘭和北約拼消耗。現在最頭疼的,應該是拜登,到底是拋棄烏克蘭呢?還是不拋棄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