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是中國古代史學著作之一,由西漢司馬遷所撰寫。本書是中國古代史學經典著作中的經典,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閱讀《史記》對于現代人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中國歷史、提升認知能力、傳承優秀文化,更好地面對現實和未來的挑戰。
強弩之極,矢不能穿魯縞;沖風之末,力不能漂鴻毛。(《史記·韓長孺列傳》)
強弩發箭到了最后,連最薄的魯縞也射不穿;狂風刮到最后,連最輕的鴻毛也飄不起。
這句格言的含義是,所有事物均存在著局限與約束,即使其能力再強大,也無法超越這一界限。強弩雖能發射箭矢,達到極限后卻終究無法射穿最薄弱的魯縞;狂風雖能吹動物體,達到極限后卻無法撼動最輕的鴻毛。
拿破侖長途跋涉攻打俄國。當法軍來到莫斯科時,他們的供給和裝備嚴重不足,軍人餓死或凍死,由此造成慘重的非戰斗減員。橫掃歐洲的、強大的法國軍隊在莫斯科城下不戰自敗。
鑒于水者見面之容,鑒于人者知吉與兇。(《史記·范睢蔡澤列傳》)
對照水的人,可以看見自己的面容;對照他人的人,可以知道吉祥和災禍。
以水和他人為鏡子來了解自己的形象和行為,生動認識行為的結果,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調整和改進。
出門前照照鏡子,觀察一下自身的儀態和表情來判斷是否需要調整姿勢或表情。
同樣,領導者也可通過員工的反饋來了解自身在管理方面存在的具體問題以及改進的空間,從而更好地管理企業。
為善者,天報之以福;為非者,天報之以殃。(《史記·吳王濞列傳》)
行善的人,老天會回報給他幸福;為非作歹的人,老天會懲罰他以災禍。
這句格言告誡我們善惡有報,人生的道路要以善行為導向,做壞事者難逃噩運。
人們的行為將會產生相應的結果。一個人坦率、真誠、富有同情心、樂于助人,您愿意和他共事嗎?您愿意和他成為朋友嗎?
這樣的人肯定在職場和生活中大受歡迎,他們也就更容易獲得成功,生活也會更幸福。
誰愿意和胡作非為的人為伍呢?
不道德甚至違法的行為,比如坑蒙拐騙、暗算他人和惡意競爭等等,必然會導致人際關系的破裂,甚至引發法律糾紛,對個人和社會都帶來負面影響。
其言必信,其行必果,以諾必誠。(《史記·游俠列傳》)
言語必然誠信,行動必定果然如此,許諾一定發自真心。
說話算數,言行一致,承諾的事情一定做到。這句格言強調了誠信、責任和守諾的重要性,它原本是司馬遷對游俠品格的提煉和總結,其實也是做人最根本和最重要的思想品質。
一個人在承諾他人或做出決策時必須深思熟慮并認真對待。
明明自己的能力達不到,為了所謂的面子或一時沖動意氣用事就許諾他人,只會耽誤別人的事情,只會被別人輕視,只會喪失信用。
一旦承諾就應該全力去履行,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和挑戰。只有這樣,才能贏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樹立良好的形象和信譽。
猛虎之猶豫,不若蜂蠆之致螫;騏驥之跼躅,不如駑馬之安步。(《史記·淮陰侯列傳》)
兇猛的老虎猶豫不決,遠不如蜂、毒蟲蜇人厲害;良馬徘徊不前,還不如劣馬穩步向前。
遲疑不決,很難取得成功;能力再強,不采取行動,它的威力不如天生弱小的。無論本身能力如何,只要付諸行動,只要堅持,腳踏實地穩步向前,都會有所收獲。
做人、做事要有信心和決心,即使在困難面前也要堅持下去。自身資質再好,你遇事搖擺不定,難免一事無成。你自以為有價值,即使你是猛虎、千里馬,你躺平了,對他人也就沒有任何價值。
欲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有。(《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有欲求卻不知道滿足,就會失去所追求的;占有了卻不知道停止,就會失去所擁有的。
這句話勸導人們不要貪得無厭,要適度控制自身的欲望和追求。
平常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如果不知道滿足,就會失去追求的目標。
比如,一個人有了經濟條件后就經常購買華而不實的東西,例如奢侈品之類,但如果不知道節制,就會失去對生活的真正意義。
因為物欲之類帶來的滿足感是遞減的、危險的。第一次得到薪水,去買個包包,很開心。買得起十個二十個覺得很平常,但是會提醒自己得加班加點,保住高收入的工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