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看片,但基本不碰恐怖題材。無他,怕也。然而,自從看了小說《閃靈》(點擊藍字可跳轉),我找到打開恐怖片的另一種方式:看原著。
斯蒂芬·金,無可爭議的“恐怖小說之王”,也是成功的暢銷書作家,出版商甚至僅憑他頭腦的故事雛形就和他簽下出版合同。
據說,“如果一個美國家庭只有兩本書,那么一本是《圣經》,另一本書就是斯蒂芬·金的小說”。
據說,他寫了兩百多部中短篇小說和六十多本小說,堪稱“寫書比你看書還快的人”。
據說,他幾乎每部作品都被改編成影視作品,“因此破了吉尼斯紀錄”。
《寵物公墓》1983年出版,一度被認為是斯蒂芬·金作品中最恐怖的一部,1989年被搬上銀幕,之后還翻拍。斯蒂芬·金把《寵物公墓》列入他最滿意的十部改編電影之一,并說:“評論家恨透了它。其實它完成了它所有的任務:嚇倒觀眾而已。”
《寵物公墓》曾因情節太黑暗、太恐怖引起爭議。我看小說不覺得恐怖,當然可以想象電影有多嚇人、視覺效果有多沖擊,但小說更多是引發思考:恐懼、悲傷、失去無可避免,死亡更是遲早降臨的終局,我們該如何面對這些人生必修課?
這部小說有種“沉浸感”,有著大量微妙的情感與交織的細節,前面的情節看似瑣碎拖沓,實則涓流成河,仿佛宿命般將主角一家人推上了不歸路,層次豐富,描寫細膩。
斯蒂芬·金太會講故事了,《寵物公墓》緊扣一個非常抓人的設定:我們都害怕死亡,所以“復活”是好事?即使回來的有所不同?你無法承受失去的痛苦,那么你是否承受得起“復活”的代價?
▲ 斯蒂芬·金(Stephen King),1947年出生于美國緬因州。
“死亡是生活的一部分”
小說的主角是一家四口加一只貓:路易斯和他的妻子瑞琪兒、五歲的大女兒艾琳、剛長牙的小兒子蓋奇,小貓丘吉。
路易斯得到了緬因大學校醫管理者的職位,全家從芝加哥搬到緬因州的拉德洛鎮。新房子很大,后面有一條小路通往樹林。
搬來的第一天雞飛狗跳:艾琳摔倒受傷了,蓋奇被蜜蜂叮咬了,新屋的鑰匙突然找不到了。此時,馬路對面的鄰居乍得前來幫忙。
乍得年近八十,妻子諾爾瑪有嚴重的關節炎。他的房子是父親建造的,他一直住在這里。
兩家人很快來往密切,路易斯習慣晚上隔三差五去乍得家,和老人家一起喝啤酒、聊天,成為忘年交。
▲ 《寵物公墓》電影劇照(1989年)。
艾琳上幼兒園一周后,聽同學提過寵物公墓,乍得于是帶他們一家人沿著房子后面的小路爬山探險。
乍得說這條小路很安全,但要走在路上,不然會迷路。
他彎腰對艾琳眨著眼睛說:“艾琳,生活中很多事都是這樣。要是你走在正路上,一切都沒事。要是你離開正路,運氣又不好的話,你就會迷路的?!?br/>
他們爬過兩座山頭,穿過雜亂的灌木叢,看到了寵物公墓(英文應為Pet cemetery,孩子誤拼為sematary,作者以此為書名)。
▲《寵物公墓》電影劇照(1989年)。
艾琳從一個墓碑跑到另一個墓碑,每看一個就大叫一聲,有貓、狗、兔子、鸚鵡、信鴿等,還有金魚呢。
空地上插滿了標牌,有用木板條做的,有用碎木片做的,還有用白鐵皮條做的,顯然孩子們能討到或借到什么就用什么來做。在周圍樹木和灌木生機勃勃地擴展領地、爭奪陽光的對比下,這些孩子們拙劣的作品更襯托出了他們建造寵物公墓的目的。生與死的對稱性在這兒體現得更深刻了,讓人感到神秘莫測,不是一種基督教的神圣,而是異教徒的詭秘。
▲ 《寵物公墓》電影劇照(1989年)。
第二天,艾琳心事重重問路易斯,為什么寵物沒有人活的時間長呢?誰決定寵物的壽命?
“也許是上帝,也許是別的什么人。”他說,“時光流逝——這就是我所知道的。寶貝,什么事都沒有保證。”
突然艾琳淚流滿面,憤怒地大叫起來:“我不要讓丘吉像那些死了的寵物一樣!我不要丘吉死!它是我的小貓!它又不是上帝的貓!讓上帝自己的貓死去吧!讓上帝擁有那些他想要的該死的去吧!把那些貓全弄死!丘吉是我的!”
▲《寵物公墓》電影劇照(1989年)。
路易斯永遠記得媽媽小時候騙他“孩子從哪來”,他不想撒謊;而且作為醫生,他知道死亡是世上萬物必將遇到的、最自然的事。
“寶貝,死亡總是有的,”路易斯說,“死亡是生活的一部分?!?br/>艾琳大哭著說:“它是糟糕的一部分,真是糟糕的一部分?!?br/>
路易斯的舅舅卡爾是殯儀員,他表妹露西在車禍中喪生,那年他才十二歲,媽媽并沒有隱瞞死亡的真相。
路易斯很痛苦,大喊著:“她不可能死!媽媽,她不可能死——我愛她!”
“她死了,親愛的。對不起,但她是死了。露西已經死了?!?br/>路易斯一邊怕得直發抖,一邊在想:死亡就是死亡——你還需要什么解釋呢?
▲《寵物公墓》電影劇照(1989年)。
對于死亡,乍得顯得豁達多了,他經歷過“一戰”、“二戰”。他的弟弟帕特十四歲死于急性闌尾炎,死亡說來就來。
“噢,我們可是兩代人,”乍得聽起來好像帶些歉意地說,“我和諾爾瑪都是離死不遠的人了,我們經歷過大戰之后大流感,看到過很多母親和孩子同時死去,孩子們死于感染和發燒,那時好像醫生在揮舞著魔棒讓人死似的。當我和諾爾瑪還年輕的時候,要是誰得了癌癥,啊,那就意味著死亡通知就在眼前。在二十年代根本沒有什么放射治療!那兩次大戰,謀殺,自殺……”
春季的一天,諾爾瑪剛吃過早飯就因突發腦溢血死了。路易斯和艾琳去參加諾爾瑪的葬禮,這是艾琳第一次參加葬禮,她回家后大哭起來。
艾琳抽泣著說:“再也吃不到她做的餅干了。她做的燕麥餅干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餅干。但是她以后再也不能做了,因為她死了。爸爸,為什么人們必須死啊?”
“我真的不知道,”路易斯說,“我想是為了給新的人們空出地方來吧。為了像你和你弟弟這樣的小孩們。”
“我永遠也不結婚或者過性生活,也不生小孩!” 艾琳大聲說,哭得比以前更兇了,“這樣也許我就永遠不會死!死太可怕了!太邪惡了!”
路易斯鎮靜地說:“但死也是一種痛苦的結束。作為醫生我見過各種各樣的痛苦,我在這個大學里工作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我厭倦一天到晚地看著這些痛苦。年輕人通常會有疼痛……甚至劇痛……但這跟痛苦不一樣?!?br/>他停了一下,說:“寶貝,信不信由你,等人老了的時候,死亡就不會像想象的那樣可怕和糟糕了。你還有好多好多年才能變老呢?!?br/>
▲ 《寵物公墓》電影劇照(1989年)。
再來說瑞琪兒,她對死亡諱疾忌醫。她怪乍得帶他們去寵物公墓,她怪路易斯和艾琳談論死亡,她也從不參加葬禮。
路易斯和艾琳參加諾爾瑪的葬禮回來,瑞琪兒聽到他們的談話,她首次敞開心扉和路易斯談起往事陰影:她害怕面對死亡,恐懼癥結在于她的姐姐賽爾達,賽爾達患有脊髓性腦膜炎。
“我姐姐比我大兩歲。她得了病……一直躺在后面的臥室里……像一個不被人知曉的令人不快的秘密。路易斯,她總是躺在那兒,最后死在了那兒,這就是我的姐姐,一個令人不快的秘密……她一直是個不被人知曉的令人不快的秘密!”
瑞琪兒說,賽爾達情況一天天變壞,變得難以伺候和令人不快,變得越來越像個怪物,大家心底都隱隱希望她死,這樣大家就不會再感到痛苦了,這個想法會帶來罪惡感。
路易斯說,如果家里有一個長期患病需要服侍的、而且肯定會死掉的病人的話,病人死后半年里,家里其他人的自殺率是極高的。
“活著的人會覺得像是他們謀殺了病人似的,因此他們就自殺以求得解脫。”
瑞琪兒忘不了那天的情景:父母出去了,留下八歲的她在家看管姐姐,這天賽爾達因噎氣而死在了床上。
她竭盡全力翻動賽爾達為了不讓其噎死,因此拉傷了背部;她驚恐萬分地從房子里跑出來以最大的聲音叫著“賽爾達死了,賽爾達死了!”
她太害怕了,她才八歲就獨自面對姐姐的死亡,她認為姐姐肯定恨她,因為她健康、沒疼痛、繼續活著。從那天起,她就恐懼姐姐要殺死她。
這是她揮之不去的噩夢,她沒參加賽爾達的葬禮,從那以后她再沒參加過任何人的葬禮了。
▲ 《寵物公墓》電影劇照(1989年)。
“人們總是編出理由”
在乍得的提醒下,路易斯給小貓丘吉做了絕育,丘吉絕育后沒那么活躍了。房子臨近大馬路,車子川流不息,小貓亂跑太危險了。
萬圣節那天,路易斯帶艾琳去討糖果,碰上諾爾瑪摔倒,路易斯及時救助了她,乍得說欠他一份人情。
快到感恩節了,瑞琪兒帶孩子回芝加哥看望父母,路易斯不去,因為他和岳父不和。
事實很簡單,住在湖林區瑞琪兒的父母歐文·戈爾德曼夫婦從一開始就不喜歡路易斯。他的出身跟他們的階層不一樣,這還只是最初的原因,更糟糕的是在他讀醫學院期間的生活將全部由他們的女兒來供養。
戈爾德曼曾提出要給路易斯付所有上醫學院的學費,代價是路易斯必須立刻解除他和瑞琪兒的婚約。路易斯深受其辱,從此結下梁子。
▲ 《寵物公墓》電影劇照(1989年)。
路易斯去乍得家吃了感恩節大餐,回家睡著了。然后他接到乍得的電話,丘吉死在他家的草地上:顯然它被一輛車撞斷了脖子,司機就把它隨手扔掉。
丘吉絕育后連上樓都不愿意,為什么它要橫穿馬路呢?
路易斯意識到艾琳回來知道肯定很傷心的,但事到如今也無可奈何。乍得沉默了很久,忽然下了決心,拿了一把鎬和一把鍬,說今晚就埋了它,現在就去。
他帶著路易斯穿過寵物公墓,翻過枯木堆,走過沼澤地,最后登上四十五級臺階,到了“密克馬克墳場”。這一路寫得陰森恐怖,濃霧彌漫,有火光、有尖銳可怕的笑聲、有看不見的“很大的東西”……
▲ 《寵物公墓》電影劇照(1989年)。
乍得說,密克馬克人認為這座山有一種魔力,但有個食人惡靈溫迪哥來了,從此這塊地就變壞了。但是,密克馬克墳場的秘密漸漸傳開了:它有起死回生的魔力,小孩會把寵物埋在這里,鎮上的人也會把動物埋在這里。
乍得小時候他的狗斯波特死了,他很傷心,老斯坦尼帶他去密克馬克墳場埋了狗。第二天上午斯波特回來了,顯然和以前不同,很臭,乍得給它洗澡“就像洗一塊肉”。
▲ 《寵物公墓》電影劇照(1989年)。
乍得說,他見到“復活”這些事一次次發生,大部分復活的動物只是看上去遲鈍,只有一頭公牛變得邪惡了。他說,那個地方已經控制了人們,“老天,我也不是上帝,不過讓死去的能死而復生……就好像自己扮演了上帝一樣,不是嗎?”
“人們編出理由來……看起來不錯的理由……來解釋自己這么做的原因,但大多情況下人們這么做是因為他們想這么做,或者是因為必須這么做?!?br/>
鎮上的人從不說復活這事,但本地人知道發生了什么事。
“男人的心腸更硬些,路易斯——就像在那古老的密克馬克墳場上的土壤似的,下邊全是石頭。男人們種豆得豆,種瓜得瓜……做過什么就會得到什么?!?br/>
丘吉果然第二天就回來,但變得臭氣熏天、嗜血殘忍,喜歡捕食小動物并吃掉它們。艾琳不愿和它睡覺了,大家都躲著它。晚上路易斯把丘吉趕出去,鎖好門窗,不知為何它還是能進來,常常嚇著他們。
▲ 《寵物公墓》電影劇照(1989年)。
自從乍得帶路易斯去埋了小貓,他心緒不寧,覺得“那個地方”的魔力越來越大了。
路易斯,那地方不是說誰擁有它誰就可能了解它的秘密的。那是個邪惡的壞地方,我不是有意帶你去那兒埋小貓的?,F在我知道了,那兒有一種魔力,要是你知道這對你和你的家人意味著什么,就能意識到它。我意志薄弱,沒能戰勝它,你救了諾爾瑪,我想報答你,結果那地方卻把我的好心變成了它的惡意,它有種魔力……
▲ 《寵物公墓》電影劇照(1989年)。
艾琳六歲了,蓋奇也在一天天長大,他那時喜歡玩一個游戲:從父母身邊跑開,讓父母追他。
不幸降臨了。
一天,蓋奇突然穿過草地向公路跑去,跑得飛快。路易斯和瑞琪兒同時大喊著去追他。路易斯很快跑過了瑞琪兒,快接近兒子了,但還是慢了一步。蓋奇被卡車撞了,還拖行了一百多英尺,路易斯眼睜睜看著蓋奇死在眼前。
卡車司機企圖自殺,他妻子帶著孩子們離開了他。他那天沒喝醉,也沒嗑藥,從沒有超速駕駛的前科。他說他開車到了拉德洛鎮后,感覺踩剎車就像踩在了一塊鐵上,他不知道為什么剎車失靈,所以車才開得那么快。
▲《寵物公墓》電影劇照(1989年)。
三天后,蓋奇的葬禮舉行。瑞琪兒和艾琳情況不佳,上午沒去殯儀館,路易斯好不容易才熬過上午的吊唁時間。
他們排著隊走進來。路易斯跟他們握手,擁抱,接受他們的哀悼和眼淚,他的領子和暗灰色西服的上半截袖子很快就都濕了?;ǖ南阄稘M屋子蔓延開甚至一直散發到了房間的后面部分,滲透著葬禮的氣味。這種氣味他自孩提時代就能記得——那種甜甜的、濃濃的、停尸房里的花香氣味。
他自己的心里數著,一共被告知了三十二次蓋奇沒受到痛苦,很快地死去了。人們對他說上帝以自己神秘方式行事,說了二十五遍。后面緊跟著的是蓋奇現在和天使們在一起了,這句話被說了十二次。
岳父岳母也來了。岳父戈爾德曼閃著痛恨的目光,拒絕和他握手,還拉開了他的妻子。
下午瑞琪兒和艾琳來了,路易斯和岳父吵了起來,繼而打了起來,瑞琪兒一遍遍地尖叫,世界仿佛全亂了套。
那晚,路易斯看到艾琳拿著蓋奇的照片和蓋奇坐的小椅子上床。
艾琳安靜地說:“我會努力祈禱的,向上帝祈禱讓蓋奇回來。”
“艾琳——”
“如果上帝想的話,他可以收回他的決定,上帝想做什么他就能做到。”
“艾琳,上帝不那么做事的。”路易斯不安地說。
▲《寵物公墓》電影劇照(1989年),斯蒂芬·金客串。
路易斯曾問過乍得,有人在密克馬克墳場埋過人嗎?乍得當時否認。此時,乍得告訴路易斯:有的。他想制止路易斯瘋狂的想法。
二戰期間,有個小伙子叫迪米·拜特曼,他參軍打仗,死在意大利。他爸爸比爾·拜特曼接到電報后幾乎瘋了——他知道密克馬克墳場,于是他決定了要做什么。
迪米才十七歲,死后得了銀星獎章,鎮上的一半人都參加了他的葬禮。下葬后的四五天,女郵遞員瑪基在路上看到迪米,她幾乎嚇壞了。
后來,鎮上越來越多人看到迪米,他就像電影里的僵尸,眼神里隱藏著“偷偷摸摸的東西”。有四五個人寫匿名信給國防部,國防部要派人來查看。
乍得和其他人上比爾家,看到了比爾和迪米。比爾趕他們走,迪米散發著一身腐臭走過來,毫不留情地揭每個人的傷疤。
“路易斯,迪米參戰前是個正常的好孩子,可能有點笨,但心地善良。那天晚上我們看到的那個抬頭看著太陽的東西……那是個怪物,也許是個僵尸或靈魂或魔鬼什么的,也許那東西根本沒什么名字,但密克馬克人會知道那是什么的,不管有名或無名?!?br/>路易斯木然地問:“是什么?”
“就是被溫迪哥幽靈觸摸過的東西?!闭У闷届o地說。
路易斯問迪米的結局如何,乍得說,兩三天后,比爾家著火,房子全燒掉了。大家推斷是比爾用手槍打死了迪米,然后點燃房子,飲彈自殺。
▲《寵物公墓》電影劇照(1989年)。
看到這里你可以猜到,路易斯還是重蹈覆轍,只是結局更加驚悚:復活的蓋奇惡靈附體,潛入乍得家,殺掉了乍得和瑞琪兒;路易斯親手解決了小貓丘吉、兒子蓋奇。
悲痛,并不是愚蠢,路易斯,這兩者是有差別的……雖然很小,但卻生死攸關。那個墳場中的魔力仍然存在,不斷在升級,乍得說過,當然他是對的——現在你也成了這魔力的一部分。這魔力吸食你的悲痛來滋養自己……不,還不止如此。這魔力會升級為平方、三次方直至N此方。它不僅吸食痛苦,還有理智,它吞噬了你的理智。代價是你的妻子、你最好的朋友及你的兒子。
▲ 《寵物公墓》電影海報(1989年)。
“直到最后脈搏消失”
斯蒂芬·金的作品涉及多種主題,從恐怖、科幻、懸疑到心理、犯罪等領域,總能深挖人性的黑暗面。他擅于描繪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情感變化;他經常運用超自然元素,精準掌控小說節奏,以精妙的手法營造緊張氛圍,一步步把我們帶入他的恐怖世界。
他往往把日常事物賦予特別含義,使其變得恐怖,就像小說里的小貓丘吉,復活后變得嗜血殘忍。
▲《寵物公墓》電影劇照(1989年)。
他擅于描寫人在各種遭遇中展示的勇氣或者墮落,就像小說里的惡靈溫迪哥是外來的邪惡,也是內心黑暗面的折射。
▲ 改編自斯蒂芬·金小說的影視作品,你認出幾個?
主人公路易斯是醫生,按理他是理智的、科學的,他是怎樣一步步被惡靈吞噬呢?斯蒂芬·金通過環境描寫、情節設計、錯覺和幻覺,以及象征和隱喻,逐漸加深恐怖感。
艾琳上幼兒園的第一天,路易斯抱著睡著的蓋奇上樓。九月炎熱的太陽照在身上,他走到樓梯口突然被一陣恐懼攫住了,他覺得渾身冰涼,頭皮發緊,心在狂跳,胳膊上和后背上起雞皮疙瘩,仿佛有什么東西在樓道里和他擦肩而過。
學校開學,路易斯正式工作的第一天,二十歲左右的維克多·帕斯科被抬進醫務室。他遭遇車禍,路易斯診斷他快死了:他的頭有一半被壓碎,脖子已經折斷了。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他叫出了路易斯的名字,告訴路易斯要避開寵物公墓,不要越過枯木堆。他隨后就死了,路易斯懷疑剛才發生的一切是幻覺。
▲《寵物公墓》電影劇照(1989年)。
當晚半夜路易斯被碰撞聲吵醒,他看到帕斯科站在門口。路易斯不覺得害怕,他認為這是個夢。帕斯科帶他去了寵物公墓,他看到枯木堆變成了一堆尸骨。
帕斯科繼續指著那堆骨頭說:“別去那兒,醫生,不管你感覺自己多么必須去那兒,你也別去。那個障礙是不可逾越的。記住一點:這兒有種超凡的力量,你難以了解。這是一種古老的躁動不安的力量。記住了?!?br/>
路易斯第二天醒來,發現腳上全是泥。他給自己找到了一個解釋:他夢游了。雖然那個夢太真實了,但他沒往心上去。
▲ 《寵物公墓》電影劇照(1989年)。
乍得帶著路易斯去密克馬克墳場埋了小貓丘吉,第二天丘吉回來了。路易斯一度懷疑“貓有九條命”,丘吉只是暈了、沒死,所以才回來了。但他很快感覺丘吉不同了,就像乍得說的,“有時死亡是更好的事情”,“是痛苦的終止”。
乍得和路易斯說了密克馬克墳場的秘密、迪米的教訓,并要他發誓不要亂來。但喪子之痛不堪忍受,哪怕復活的蓋奇不再完整、變成癡呆兒,也不能改變他對兒子的愛。
路易斯左思右想,如果蓋奇回來變成怪物,他就毫不猶豫解決蓋奇。
要是蓋奇只是某種邪惡的東西附著他的軀體的話,作為醫生,路易斯覺得自己可以殺了蓋奇,輕而易舉地殺了他。他不會因為那怪物的哀求和嚎叫而猶豫不決的,他將像殺死一只帶著瘟疫的老鼠一樣殺掉他。
路易斯做到了。他熟練地給蓋奇檢查脈搏,“直到最后脈搏消失,體內什么也沒有了,體外也什么都沒有了,身體變涼了?!?/p>
▲ 《寵物公墓》電影劇照(1989年)。
小說的最后是悲涼的,也是最驚悚的。路易斯燒掉了乍得的房子,抱著瑞琪兒去密克馬克墳場。他的頭發全變白了,臉也變得非常老。
▲《寵物公墓》電影劇照(1989年)。
晚上,路易斯在屋里等待著。
一只冰冷的手放在路易斯的肩膀上。瑞琪兒的聲音響了起來,聲音刺耳,充滿了泥土的氣息。
“親愛的?!边@聲音說。
戛然而止的收尾,讓人無限遐想,也無盡悲涼。
與其說是惡侵蝕了善,不如說是人的欲念與執念。
斯蒂芬·金的高明之處不在于題材,他總能把一個構思擴展成一個故事,超自然元素運用無數次也讓你覺得“舊瓶裝新酒”,永遠有新意。
▲《寵物公墓》電影劇照(1989年)。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