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社會中,失眠是一種常見病,人們由于各種事情忙碌,加上生活與工作壓力過大,導致出現失眠的人數越來越多,常常被失眠所困擾,表現出入睡困難、早醒、睡眠時間不夠等情況,嚴重者甚至會整夜都無法入睡,做任何事情都沒有精神,影響生活質量。
長期失眠對人體造成的危害是比較大的,千萬不要掉以輕心,應積極治療,避免給患者身心健康帶來不良影響。臨床上,藥物治療是相對比較簡單的方法,西藥治療失眠主要是苯二氮卓類受體激動劑、褪黑素受體激動劑等,但受到藥物耐受性、成癮性等因素影響,其在臨床上的應用有一定局限性。中藥湯劑治療失眠也存在費時、口感不易接受等問題,而中成藥消除了中藥煎劑服用時特有的異味和不良刺激,省去煎煮的時間,具有現成可用、存貯方便、隨身攜帶等優點,更易被大多數患者所接受,也有助于提高依從性。
在使用中成藥治療失眠前,需要先結合患者的具體癥狀辨證論治,搞清楚自己屬于哪種類型的失眠,才能夠選擇合適的藥物,通常情況下可將失眠分為5種常見的證型:陰虛火旺型、心脾兩虛型、心膽氣虛型、肝郁氣滯型、心火亢盛型。針對不同的癥型,患者服用的藥物也會有所不一樣。
1、陰虛火旺型
此類患者陰液虧虛、虛火亢旺,容易出現心煩意燥、失眠、口燥咽干、小便短黃、大便干結等常見癥狀,治療上以滋陰降火為主,而百樂眠膠囊由百合、首烏藤、刺五加、珍珠母、合歡花、酸棗仁、遠志、茯苓、五味子等組成,具有滋陰清熱、養心安神的作用,可用于治療陰虛火旺型失眠癥,通常是一次4粒,每天2次,兩個星期為一個療程。
2、心脾兩虛型
心脾兩虛是指心血不足和脾氣虛弱共存,癥見失眠、健忘、氣短心悸、食欲不振以及疲倦乏力等,治療上以補益心脾為主,常用歸脾丸來治療。歸脾丸由黨參、白術、黃芪、茯苓、甘草、酸棗仁、當歸、遠志等成分組成,具有益氣健脾、養血安神的作用,可用于心脾兩虛、失眠多夢等,一般是每次8-10丸,每天3次。
3、心膽氣虛型
癥見心煩失眠、多夢易醒、膽怯心悸、氣短自汗等,治療上以益氣鎮驚、安神定志為主要原則,患者可服用安神溫膽丸來治療,其主要成分包括制半夏、竹茹、陳皮、酸棗仁、枳實、五味子、熟地黃、人參、甘草等,具有和胃化痰、安神定志的作用,能夠用于緩解心膽虛怯、觸事易驚、虛煩不寐、心悸不安等情況,通常是一次7.5g,每天2次。
4、肝郁氣滯型
由于肝的疏泄功能異常,引起氣機瘀滯,可表現出失眠健忘、情志抑郁、胸脅脹滿、經常嘆息、咽部異物感等情況,以疏肝解郁、安神定志為主,而解郁安神顆粒由柴胡、石菖蒲、大棗、姜半夏、浮小麥、百合、茯苓等組成,可用于情志不暢、肝郁氣滯所導致的失眠,用開水沖服,每次1袋,每天2次。
5、心火亢盛型
此類患者癥見失眠多夢、心神不寧、胸中煩悶、精神抑郁、神志恍惚等,可服用朱砂安神丸進行治療,朱砂安神丸由朱砂、黃連、甘草、地黃、當歸組成,具有清心養血、鎮驚安神的作用,改善病情,通常是一次6g,每天1-2次。
總的來說,失眠患者需要在中醫辨證論治的基礎上,再結合個人差異制定個體化的用藥方案,失眠的類型不同,服用藥物也就不一樣,同時還要注意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謹遵醫囑服用,避免用藥不合理導致身體產生不良影響。除了正確選擇用藥外,還應消除緊張情緒,保持情緒穩定,睡前不飲茶、咖啡等飲品,改善失眠。
參考資料:
1.焦雨歡,閆寒,逯波等.失眠的中成藥治療[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13,19(09):1049-1051. 2.黨嬌嬌,于藝,雷洪濤等.基于中醫傳承輔助平臺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治療失眠中成藥的用藥規律[J].河北中醫,2021,43(06):1017-102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