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繪畫,組成了美妙的視聽盛宴;古典+現代,碰撞出豐富的藝術體驗。當你試著將古典音樂視為美酒,將現代藝術當做美食,彼此相佐相伴,世間最美妙的事,莫過如此了。
10月15日,在 3 藝術生活·家舉辦“古典音樂與當代藝術”,鋼琴教育家 陳達先生和藝術家楊黎明先生和現場嘉賓們一起,展開一場跨領域、跨形式的對話。
古典音樂與當代藝術有何相通之處,又能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兩位不同領域的藝術家面對面U1S1、分享對于藝術的理解,探討音樂與繪畫的相互賦能,共享藝術鑒賞的經驗,打造一場干貨滿滿、品質出眾的思享薈。
沙龍現場
音與畫的交融 視與聽的盛宴
繪畫是視覺的、靜止的、具象的,而音樂是聽覺的、流動的、抽象的, 看似迥然不同的兩種藝術表達,實際上卻是一脈相承、互融互通的。
楊黎明和陳達老師從自身經歷出發,印證了畫與音兩者之間的關系。楊黎明老師透露,他年輕時非常喜歡古典音樂,尤其是莫扎特和巴赫的作品。同時,楊黎明老師創作時也需要音樂,音樂中的節奏和旋律變化可以通過繪畫中的線條、形狀和顏色搭配來表現。楊黎明老師認為在音樂中能夠達到一種共振的狀態,讓人感受到一種悲憫的情感,從上至下俯視眾生。而陳達老師從小就浸潤在古典音樂的環境中,形成了他對其無法抑制的熱愛,尤其是聽到好的音樂時,讓他感到整個人都被升華了。
鋼琴教育家陳達
同時楊黎明老師還提到了藝術的當代與古典的區別。在他看來,當代藝術更加開放和多元,而古典藝術則更加注重技巧和形式,但二者都與音樂有著密切的聯系。
作曲家梅西安能在聽到不同的和弦時看到不同的顏色。同樣,繪畫中的色彩搭配也能引發觀眾對音樂的聯想。“音樂是藝術家的創作源泉,也是觀眾理解藝術的重要途徑。”兩位藝術家都認為,音樂與繪畫的關系是緊密而復雜的,它們就像是一種情感的紐帶,將藝術家和觀眾連接在一起。
超越美的追求 欣賞藝術的多元
在藝術的欣賞上,古典與現代、音樂與繪畫似乎也有著一定的區別。例如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相比,顯然古典音樂的欣賞門檻較高,而古典美術和當代藝術相比,反而是古典美術易于理解,當代美術較為抽象。
對此,陳達老師表示,人生而有時并不公平,有人天生具有欣賞音樂的能力,就是天賦使然。尤其是在古典音樂的學習中,陳達老師認為不要過度強調技巧和形式,而是要注重音樂的內涵和表達;既要培養孩子的興趣和愛好,又要讓孩子有足夠的自由去探索和發揮。
當代藝術家楊黎明
而在繪畫上,其標準和價值更值得關注。楊黎明老師認為繪畫最初級的審美是裝飾性,但裝飾性不是藝術。藝術必須表達獨特的思想觀念,呈現藝術家對于世界和人生的認知,同時具備批判性和創新性。而藝術的價值也在于其思想深度和批判力度。
同時藝術家們認為,藝術的價值是多元的,不同的藝術作品可以在不同的層面上影響人們。有些作品可能只是在審美層面上給人以愉悅;有些作品則可能在思想層面上給人以啟示;而有些作品,甚至可能在改變世界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欣賞和理解藝術,需要欣賞者具備開放的心態和深入的思考。
把生活過成藝術 將藝術融入生活
本場沙龍在作為美的傳播者、新生活方式引領者的在3藝術生活家舉辦。在這個家居品牌與藝術設計深度融合的空間中,本次沙龍探討了家居與藝術的最佳結合方式。
建筑設計師文武
在3藝術生活家的設計師文武老師表示,設計師在做空間時會帶有自身的情感,也會帶有古典主義的儀式感,或者現代主義的形式與個人主義。而藝術家們也認為,藝術家通過對生活的感悟,將生活中的美好、情感和規律升華為藝術,使人們能夠從中欣賞到生活的美學和哲學。但藝術滲透到生活最終還是要靠建筑、空間的打造一點點落地完成,這是很美好的一個過程。
藝術與生活是不可分割的命題,而兩者在“在3藝術生活家”得到更加完美的呈現。在3藝術生活家是藝術與生活的五感體驗空間,打造藝術與生活的全新探索。這里聚集了世界一線家居品牌,是與當代藝術的全新組合,帶給觀看者、傾聽者、品嘗者、以及直覺的觸動者最高品質的極致體驗
在現代社會,藝術逐漸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兩者的融合使得生活變得更加多元化、個性化,讓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能夠感受到藝術的魅力。而在3藝術生活家將繼續引領更多人去發現生活中的藝術,藝術中的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