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魏忠賢是明朝的大太監、大奸臣,很多影視劇也塑造了各種形象的魏忠賢。
最近在看一本名叫《勤勉的昏君:崇禎》的書,呂志勇著,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3年8月出版。
書中提到了魏忠賢之死,覺得有點意思,整理出來分享給大家。
提到魏忠賢之死,不得不提到明思宗崇禎帝朱由檢,魏忠賢本是他的哥哥明熹宗天啟帝朱由校的寵臣。
朱由檢接了他哥的皇位后,還沒等到把國號改為崇禎,就先把魏忠賢給弄死了。
魏忠賢原本是個不識字的地痞,懂得射箭與騎馬,喜歡賭博,迷戀酒色。
他最初的理想并不是當太監,只是為了躲債,被逼無奈才進了宮。
進宮伊始,改姓名叫李進忠,出任司禮監秉筆太監后又改回原姓魏,被天啟帝賜名魏忠賢。
魏忠賢是個頭腦靈活的人,當了太監后,總在尋找升遷機會。
由于他曾經服侍過朱由校的生母,這為親密接觸朱由校提供了很多機會,也因此獲得了朱由校的信任。
朱由校他爹是明光宗朱常洛,這哥們是明朝最短命、最沒存在感的皇帝,登基不足一個月就病倒,吃了兩粒號稱“對百病有奇效”的“紅丸”后,一命嗚呼了。
朱常洛死后,他那年僅16歲、還來不及接受正規和系統教育的兒子朱由校,就因為皇長子身份而被趕鴨子上架,匆匆登上了皇帝寶座,年號天啟。
當時的大明朝,可以說已經處于風雨飄搖之中,各種社會矛盾激化,農民起義、士兵嘩變等層出不窮,疊加天災頻仍,以及遼東后金的虎視眈眈。
由于年齡小,朱由校對繁瑣的朝政極其反感,很多時候不得不依靠身邊所信賴的太監處理政務,無形中為魏忠賢等宦官專政創造了機會。
朱由校當上皇帝后不久,魏忠賢就從一個普通小太監提升為權力很大的大太監——司禮監,還被朱由校賜以與自己的乳母客氏結為“對食”,倆人名正言順地勾結在一起。
后來,魏忠賢又把他和客氏的一些親戚調入錦衣衛任職,把錦衣衛變成了實際聽命于他個人的特務機構,民間因為懼怕而稱他為“九千歲”。
假如朱由校沒有當皇帝,他肯定會是一個很不錯的木匠:雖然對朝政沒興趣,卻對木匠手藝情有獨鐘。
朱由校喜歡木工、土木建筑。
據說,凡是他所看過的木器用具、亭臺樓榭,他都能夠做出來。
他常常躲在后宮里做家具,樂此不疲,廢寢忘食,陶醉在木工活的精湛工藝中不能自拔。
這樣一來,就為以魏忠賢為首的宦官專權留下了巨大的空間。
仗著朱由校的寵信,魏忠賢與客氏聯手把持朝政,大肆賣官鬻爵,并指揮錦衣衛排除異己,殘害忠良,導致朝野上下怨聲載道,人們“只知有忠賢,而不知有皇上”。
朱由校登基當皇帝時,朱由檢才10歲。
由于其他幾個哥哥弟弟都先后夭亡,朱由校覺得幸存下來的這個五弟朱由檢是上天賜予自己的親兄弟,心里覺得格外親切,所以弟兄兩個平日里的關系很好。
等到朱由檢12歲時,朱由校封他為信王,并將已經故去的另外兩個弟弟汝王、福王所遺的地租賜給了信王府。
這時的朱由檢,雖然年齡還小,但心思細膩,不茍言笑,熱愛讀書,善于思考。還時常微服私訪北京市集,購買物品,體察民情。
加上養母莊妃孜孜不倦的教導,他開始慢慢明白一些道理,對宮廷穢事和皇權爭斗有了初步了解,對民間疾苦和百姓生活也有了一些憐憫之心。
朱由檢的生母劉氏是其父親朱常洛眾多嬪妃中的一位,并不特別受到寵愛,在他四歲時,就因郁郁寡歡而生病去世。
此后,朱由檢先是由嬪妃康妃撫養,后來又由另一位嬪妃莊妃撫養。在此期間,朱由檢多少也受過一些委屈,對他幼小的心靈造成了較大的影響。
好在莊妃行事謹慎,寬厚仁慈,為人平和,平時總是秉持儒家禮教。
她對朱由檢格外呵護,百般疼愛,視同己出,不僅讓他重獲母愛,倍感溫暖,也讓他慢慢養成了任性和說一不二的性格。
熟讀詩書的莊妃深知,朱由檢身在帝王之家,隨時可能因為皇宮內的權力之爭而遭殃,必須要時刻小心,才能健康成長。
為此,她也時常教誨朱由檢要謹言慎行,避免卷入權力爭斗之中。
就這樣,小小的朱由檢,既學會了莊妃的寬厚仁慈之心,也意識到皇權斗爭的異常嚴酷,其性格日漸雙重:表面與世無爭,內心事事不讓;表面低聲下氣,內心磨刀霍霍。
朱由檢被封為信王兩年后,莊妃頗為蹊蹺地去世了,年僅37歲。
經過仔細調查,朱由檢了解到,莊妃的去世與被朱由校寵信的大太監魏忠賢密切相關。
盡管朱由檢覺得自己對莊妃的死無能為力,只能眼睜睜看著魏忠賢等人為所欲為,但仇恨的種子已經開始在他心里破土而出,就等機會降臨了。
有一次,朱由檢路過太廟,見兩個太監在打架,嘴中咒罵不止,還提到朱由校的名字。
兩個小小的太監竟敢直呼皇帝的名諱,這還了得?!
朱由檢憤怒地上前責問:“兩個不知死活的東西,竟敢如此放肆!不知道皇帝的名字需要避諱嗎?”
一個太監說:“魏千歲平常就這么說,我們有什么罪?”
朱由檢一聽,更是氣不打一處來,臉色鐵青地怒罵道:“狗奴才!還敢犟嘴!” 狠狠地將兩個太監打了一頓。
這件小事不僅給朱由檢樹立了信王的威信,也讓他明白魏忠賢在暗中為非作歹的嘴臉,已經猖狂到連皇帝都不放在眼里。
此后,朱由檢更加頻繁地微服私訪,搜集證據,以備將來鏟除魏忠賢及其黨羽。
機會很快就降臨了。
朱由校只當了7年皇帝,就因溺水生疾而搶救無效,去地下找他爹了。
由于朱由校沒有留下任何子嗣,他的弟弟,17歲未滿的信王朱由檢,成了大明朝的新皇帝,年號崇禎。
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朱由檢是個有志青年,當上皇帝后,自然也想勤懇努力,勵精圖治,拯救風雨飄搖中的大明朝。
在度過登基之初的一段忙亂之后,朱由檢的第一把火燒向了魏忠賢。
當朱由檢還是信王時,就已經收集到魏忠賢諸多結黨營私、殘害忠良、圖謀不軌的罪證,了解到養母莊妃就是因為得罪了魏忠賢等人,被氣出病來后抑郁而死。
還聽說父親朱常洛的突然離奇死亡和哥哥朱由校的溺水生疾,也都與魏忠賢及其黨羽有關。
在他繼位皇帝后,又有人向他透露了魏忠賢與客氏如何聯手迫害朱由校的生母張皇后的事。
了解到魏忠賢一樁樁一件件罄竹難書的罪惡之事后,年輕的崇禎帝朱由檢堅定信念:此人不除,天理難容。
但魏忠賢自朱由檢的爺爺萬歷帝朱翊鈞在世時就已經進宮,后來又極受哥哥天啟帝朱由校的寵信,朝野之中遍布眼線,一旦貿然出擊,很可能導致朝政不穩,想要除掉他,談何容易?
思來想去,朱由檢覺得不能著急,得一步一步來。
因此,在即位之初,他仍然像以前朱由校那樣對待魏忠賢及其黨羽,該賞賜的照樣賞賜,該封官的照樣封官。
還對魏忠賢假意請辭東廠提督之職予以拒絕,并好言相勸慰留,打消他們的疑慮,麻痹他們的神經,讓他們以為現在的朱由檢與曾經的朱由校并沒有什么區別。
隨后,朱由檢找了個理由,說魏忠賢的對食客氏年事已高,本該安心頤養天年,卻在后宮搬弄是非,實在有失先皇乳母的面子??丛谒窍然嗜槟傅姆萆?,不加斥責,批準出宮,遣送回老家,算是恩賜。
這樣一來,就把魏忠賢的左膀右臂斬斷了一支。
接著,朱由檢又趁著魏忠賢黨羽之間的內訌之機,將他的另一個核心黨羽和超級牙爪——兵部尚書崔呈秀打翻在地。
客氏被遣送回鄉后,魏忠賢及其黨羽意識到朱由檢可能要對他們下手了,于是想了一出“丟車保帥”的策略。
他們向朱由檢上奏了很多有關崔呈秀不回鄉丁憂、貪污受賄等大逆不道、情節惡劣的事情,試圖將他置于死地,然后將所有罪責都推到他頭上,保全其他人。
但這一策略卻被朱由檢看穿了。
他采取避重就輕、抓小放大的策略,對崔呈秀的其他罪行不予理睬,只是準許他“請辭回家”。
結果,原本是魏忠賢核心黨羽之一的崔呈秀,就這樣波瀾不驚、毫無懸念地被拿下了。
崔呈秀的突然倒臺,大大出乎其他朝臣的意料之外。
他們判斷這是朱由檢要對魏忠賢及魏黨下手了,于是爭先恐后地上疏對魏忠賢及魏黨的彈劾,深怕自己的彈劾奏折上得晚了而被其他人認為自己在袒護魏忠賢。
眼看著一封接一封言辭激烈、慷慨悲憤的彈劾魏忠賢及其黨羽的奏折,如同潮水一般翻騰而至,而且勢頭越來越猛,掀起了巨大的浪花,朱由檢終于將炮口轉向了魏忠賢:
是時候收拾這個老家伙了!不是我皇上一個人看不慣你,而是滿朝文武都反對你,你魏忠賢自己看著辦吧。
魏忠賢當然不肯坐以待斃。
他得知眾多朝臣上奏彈劾自己,尤其是貢生錢嘉征列舉了“并帝、蔑后、弄兵、無君、克剝、無圣、濫爵、濫冒武功、建生祠、通關節”等“十大罪狀”后,他在朱由檢面前連呼冤枉,痛哭流涕,淚飛頓作傾盆雨。
他對朱由檢說,自己對皇上的忠誠天地可鑒,日月可證。從跟隨先皇以來,所有事情盡心竭力,沒想到現在竟然有這么多的人跳出來反對。
他說可憐自己忠心耿耿,鞠躬盡瘁,一心為了大明朝,生怕有半點閃失,竟然被別有用心的人強加迫害,真是令人心寒……
但朱由檢不為所動,甚至在聽到魏忠賢扯到如何伺候先皇朱由校時,心生一陣厭惡:
現在我才是皇上,你心里沒點數嗎?你一個勁地扯先皇是幾個意思?難道還指望先皇復生來保佑你?
在朱由檢看來,鏟除魏忠賢這個罪魁禍首,無疑正是自己樹立新皇威信的最佳機會,所以必須得殺。
魏忠賢卻完全錯判了形勢。
他以為自己哭哭啼啼,煽情委屈,就能勾起朱由檢的同情,從而放他一馬。
他不知道,朱由檢早就已起殺機,只待揮刀了。
而朱由檢揮刀的時機馬上就來了,還是魏忠賢親自奉上的。
他覺得哭得差不多了,應該給新皇帝施加一點壓力了,軟的不行就來硬的。
他對朱由檢說,自己已經老眼昏花了,腿腳不利索了,請皇上開恩,讓自己去為祖宗們守陵,做最后的貢獻吧。
他以為朱由檢會因為登基不久,經驗不足,朝廷內外大事小事還必須依賴他魏忠賢,從而挽留一下,他再騎驢下坡。
沒想到的是,朱由檢壓根就沒有挽留,而是直接順坡下驢:
既然你魏忠賢自己提出來要去守皇陵,那你就去吧。
就這樣,曾經不可一世的魏忠賢,被朱由檢輕而易舉就擼了,發配到鳳陽祖陵去了。
魏忠賢倒臺了,更多朝臣冒出來上書陳述他的諸多罪惡。
朱由檢要的就是這種效果,這樣自己就師出有名了。
他確定時機已經成熟,于是派出錦衣衛,準備秘密將魏忠賢抓捕進京后處死。
只能說魏忠賢該死了。
他雖然被貶去守皇陵,可內心深處還抱有幻想,還在指望朱由檢會因為搞不定朝政而請他出山。
他以為依靠自己建立起的官場網絡,一定會在無形中將這個乳臭未干的年輕皇帝壓得透不過氣來,從而不得不派人來皇陵接他回去。
當他被錦衣衛簇擁著踏上回京之路時,還在洋洋得意,以為朱由檢終于良心發現了,或者不堪重負了,所以來接他回去了。
而當終于有人把皇帝接他回去實際是要殺他的消息透露給他時,他心慌了,焦慮了,煩躁了,冒險了。
他試圖傳一封調兵遣將的書信給京城的心腹黨羽,結果書信轉了一圈后,又被錦衣衛直接拿回到他的眼前——他終于知道大勢已去,命不久矣。
這封書信,最終演變成勒死他的一條褲腰帶:一個月黑風高的夜里,他自縊了!
魏忠賢死了,壓在朱由檢心頭的一塊巨石放下了,他以為自己輕松了。
殊不知,隨著魏忠賢及魏黨的剿滅,一場更大的風暴呼嘯而來……
以上就是曉崇在《勤勉的昏君:崇禎》里所看到的大太監魏忠賢之死的故事,整理時參考、引入了一些網絡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全文完)
(曉崇整理。部分內容參考《勤勉的昏君:崇禎》及網絡資料,如涉侵權,煩請聯系曉崇刪除,謝謝。2023年10月于廣州)
峰哥子怡離婚的真實原因曝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