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4日,星期六,陰雨
我也花了很久才意識到的,本來也不太想說,這個會有爭議,但既然提到,那我就說一下,就當我不知忌諱,這種事情,還得是哲學,任何問題上升到哲學層面,才能看得清楚。
直播帶貨也就是所謂的興趣電商,或者很多人推崇的,什么老板IP之類的,這些其實都是不成立的,是條邪路。
因為生產關系不能決定生產力,不然就本末倒置了。
我們要清楚,個人IP本質上是銷售員的角色,抖音或者說整個互聯網,本質上只是渠道,它不產生任何價值。
能產生價值的只有一個:就是產品(內容)。
像打造老板IP這件事,有沒有用呢,肯定有用,尤其是對那些只有嘴巴,沒有實際產品,或者沒有真本事的人,就特適合,而且他們也很喜歡干這件事,因為在網上靠自己嘴巴吸引流量然后獲益,就是他們的工作,說直白一點,騙子是一門正當職業,在我們國家。
如果公司本來就有產品,那為什么不好好推廣產品?老板像個躥天候一樣晃來晃去的干嘛呢?到底是賣老板,還是賣產品?如果是想賣產品,那產品才是主角,產品才是核心,才應該被大力推廣。
因為,消費者要買的是產品,對消費者有用的也是產品。只要產品質量沒問題,好好做好品牌宣傳才是正道,有誰關心那個產品是什么公司和什么人生產出來的嗎?
到大街上去問問,有多少人知道蜜雪冰城的公司叫什么名字,他們老板叫什么名字?或者說,不知道有什么關系呢?為什么要知道,消費者想喝的是蜜雪冰城,不是想喝老板。
所以,通常好好做事的老板,一定不會,也沒有時間到各種平臺上去整天瞎嗶嗶,也就是說,整天瞎嗶嗶的所謂老板,十有九騙,剩下一個游手好閑(或者充當銷售員賣自己產品)。
道理千年不變,只有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才是正道,一旦生產關系決定生產力,
第一,容易形成寡頭。
第二:容易損害產品(生產商)和消費者雙方的利益,最重要的供需雙方成為了次要,那能持續嗎?那不就成空中樓閣了么?
可能有些人不太理解,我在直播間能買到更便宜的東西,為什么是損害呢?不把時間當損失的人就會這樣去看,即使時間不算是損失,那消費者在主播巧言令色下的沖動消費,或因便宜買了很多其實自己不需要的東西,難道不是損害?
抖音也是,我想很多人都有或者曾有過一種糟糕感覺,就是自己花了很多時間在抖音上,沒獲得,都是娛樂消耗,于是就產生罪惡感,恨自己浪費了時間。
所以,抖音就是利用人性缺陷賺錢的平臺,而算法的本質就是拿捏人性,他們純靠消費用戶時間維持,像一個吸血鬼,讓用戶在這上面的損害大于獲益,時間長了,自然會衰退,無法長久持續。
你看那些宣揚興趣電商什么賽道之類的老師,張琦劉潤那樣的人,靠的就是收割別人,他們本身并沒有給別人帶去多大價值,自己倒是成為了最大的受益者。
當然存在即合理,我也不是說不合理,只是說他們存在并壯大的原因就有點像偶像明星的路子,抓的是人性弱點,屬于損害別人肥了自己的盈利模式,大家要清楚本質。
就像游戲,就是一個典型利用人性弱點設計的東西,所以,游戲永遠不缺玩家,但游戲的問題也在于,它本身就決定了永遠只能收割消費能力有限的年輕人。你看哪個世界最牛逼的公司是做游戲成為世界前幾名的。游戲那么受歡迎對吧,為什么就是做不到那么大呢,就是這個原因。
人到了一定的年紀,就不會玩游戲了,要嘛知道那個不好,要嘛玩不起了,再玩下去,活著都成問題了,因為游戲是靠(消費)消耗人獲利的,沒有為用戶提供正向的價值,于是就不可持續,只有不斷收割新人才能保持發展。
所以,只要年輕人一少,游戲產業就注定會衰敗。用博弈論說,他們玩的都是單次博弈的模式,吸干一個再去吸另一個,直到獲客成本大到無法繼續而被迫停止,一旦這里玩不下去了,他們就重新換一個名字,或者整一個新模式裝上老酒繼續利用人的弱點掙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