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南陽迷笛音樂節事件,河南多地又連續有4起哄搶事件被新聞媒體報道——10月14日鄲城縣百余畝玉米遭哄搶,10月上旬遂平縣一承包商收花生時被數百名村民哄搶,10月31日淮陽區村民搶中藥事件,11月3日周口一女子種紅薯,未收完遭上百村民哄搶。
事實上,哄搶事件并非只有河南存在。以關鍵詞“哄搶+地域”在百度上搜索,其他一些省份的搜索結果也不少。 在百度指數上,以關鍵詞“哄搶”進行檢索,在河南前面的還有多個省份。
為啥大家的關注點都只放在河南人身上了?
這是因為一個重大、惡劣的輿情事件一旦沒有得到妥善處理,引起公眾嘩然,就會形成負面的刻板印象。
而刻板印象一旦形成,同類事件就會被格外關注,紛紛成為被新聞媒體報道的對象, 陷入惡性死循環。
給全國人民形成河南人愛哄搶的 印象 ,反映出有關部門處置的不力。
比如淮陽區村民搶中藥事件中, 據網上曝光的視頻,女承包戶都跪在地上哭了,大喊不要搶不要搶,更是“事先”就雇了20多人防止哄搶,但種植物還是被哄搶。
而淮陽區農業農村局的通報竟然稱,系附近村民誤會所致,民警進行了“批評教育”。
這種操作,輿情不嘩然才怪。
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在“河南人愛哄搶”之中,都應該吸取輿情教訓。
重大惡劣輿情,不公正的、避重就輕的一些操作,瞞不過公眾的眼睛。而一旦形成刻板印象,持續發酵,這是做幾輪危機公關、花多少錢、如何造勢都難以挽救回來的 。
11月11日廣州,11月12日深圳,以“通過法律公關手段有效解決黑公關”為主題,“轉型Media人”將連續舉辦兩場法律公關線下沙龍活動,詳見《》(點擊標題,閱讀內容)
歡迎 報名參加(限企業市場品牌公關人員、政務法務人員),符合條件的報名者,將通過私信方式告知活動地點。有意者,請掃碼加微信咨詢——
微信號 |xiaoxiaojiayou66666
沙龍活動篇
法律篇
職場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