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1986年10月25日宋美齡返回中國臺灣省臺北市,在機場蔣經國迎接她時的照片。(一說此為1976年4月2日宋美齡返臺時,蔣經國迎接她時的照片)。
自1975年4月5日蔣介石病逝,蔣經國實際接班以后,不久宋美齡在9月17日便以“就醫”名義離臺赴美。
從此在美國紐約長島孔宅別墅一隱居就是10年6個月之久,期間也就是1976年4月2日為了紀念蔣介石去世一周年,才返臺小住了一段時間。
此次宋美齡在幼孫蔣孝勇的陪伴下,乘坐珍寶號專機返臺,重新入住士林官邸,對外宣稱是為了紀念蔣介石百年誕辰而回臺。
不過不同的是,宋美齡這次歸來,起初并沒有想著再度赴美長居,而是打算在士林官邸度過余生晚年,之后隨著蔣經國于1988年1月13日突然病逝,臺島局勢風云變幻,對蔣氏家族很是不友善,宋美齡也受到沖擊,才于1991年無奈的再度赴美長居,期間也就是1994年為了探望病重的小外甥女孔令偉,才以97歲高齡返臺過一次,除此之外,再沒回過臺灣,是在美長居到生命盡頭。
那么宋美齡為什么選擇在1986年返臺呢?
最直接的原因在于,雖然她幼時便赴美接受教育,在美也待的習慣,但再習慣,終究還是有所不同,時間久了,難免有著思鄉之情,所以宋美齡想要回到臺灣。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也是促使宋美齡結束了在美的客居生活,那便是《宋家王朝》一書造成的風波影響。
《宋家王朝》一書的作者是美國作家斯特林·西格雷夫,他構思此書長達15年之久,為了寫這本書,是翻閱了數萬份檔案和很多相關資料,及其閱讀大批相關信件,書中對宋氏家族的隱私有著頗多揭露。
該書于1985年在紐約出版后,立刻在當時引起了廣泛的注意,成為美國乃至東南亞一帶的暢銷書。
消息傳到中國臺灣以后,臺當局自然是不滿,先是保持沉默,隨后又動員了7名歷史學者發表了“嚴正聲明”,在相關報刊發布他們的聲明,并且發動一些親臺文人發表文章對其“圍剿”,最后禁止這本書在臺出售。
這場筆墨官司當時在美鬧得沸沸揚揚,斯特林·西格雷夫有鑒于作家江南在美遇刺的事情,擔心遭遇同樣命運,一度是遠走他鄉,來隱居避禍,更是使事件鬧得愈演愈烈。
在這種情況下,當時書中人物唯一還在世的宋美齡,自然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她的隱居生活也受到影響,處境有些尷尬,本來就想歸鄉的她,更是下定決心回臺。
因此在1985年6月,有訪問團前往拜見宋美齡時,她在一次晚宴上透露明年想回臺,要參加蔣介石的百年誕辰,并且親自主祭。
宋美齡這樣一透露,蔣經國得知以后,馬上授意將武陵農場的蔣介石行館和士林官邸進行修整,為宋美齡歸來做準備。并且讓秦孝儀出面邀請宋美齡返臺參加蔣介石百年誕辰,使得宋美齡面上有光,返臺有著名正言順和水到渠成之勢。
當然另一說是,1986年7月初,宋美齡的秘書將她欲要返臺的打算告知“北美事務協調會”主任錢復,要錢復通過適當的渠道“轉致”蔣經國。
當然不論是哪種情況,總之宋美齡想返臺,通過其他人傳到蔣經國耳中以后,蔣經國馬上讓屬下邀請她返臺。
同時宋美齡之所以返臺,還有另一種說法,是當時蔣經國為了順利解除戒煙、開放dang禁而邀請后母宋美齡回去,利用自身影響力來安撫穩固保守的元老派。
不過這種說法有些捕風捉影或者自以為是,1949年蔣介石敗退中國臺灣以后,就開始大力培養長子蔣經國,并且打壓架空元老們,經過他多年苦心扶持,到1975年病逝當年,蔣經國已經是“行政院院長”高位,并且掌握了實際大權。
1978年嚴家淦完成蔣介石余下任期以后,主動推薦蔣經國繼任,至此蔣經國是徹底完成接班,他掌握著大權,元老派即使再反對,也不至于影響到必須要讓宋美齡出面安撫才可以。
宋美齡返臺以后,與蔣經國關系大為緩和,蔣經國也是經常去士林官邸探望她,母子二人經過多年的面和心不和,終于開始相處融洽起來。
不過好景不長,一年多以后,蔣經國突然去世,蔣氏家族的影響力江河日下不說,并且遭遇“去蔣化”局面,宋美齡只能無奈的再度赴美客居。
蔣經國逝去9年以后,宋美齡過百歲生日時,有人贈她一幅歐豪年的畫,她突然想起繼子蔣經國曾經常送她歐豪年的畫,是順口說出,想必當時也是百感交集。
謝謝觀看,我叫宋安之,換個角度看歷史,喜歡就點個關注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