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管理學大師會跟你說,到了拼內功的時候了,但是往往他們自己,卻習慣性不練內功。
事實上,大部分管理學大師,給企業家提供的,其實就是情緒價值,就跟有錢人喜歡算命一樣,找個自我安慰。
上周,我跟互聯網行業的一個大V,一起去參加一個活動,因為下午要趕飛機離開,中午就一起草草吃了一頓簡單三明治,中間我想著,來都來了,寫點什么吧,于是就在他對面,花了半個小時,做了一個2000字左右的會議心得。
然后,大V就不樂意了,直接拍照發朋友圈,說我內卷行業,不讓大家活了。
現在,各行各業誰不卷?不卷還能活得下去嗎?
樓下的pony老師跟我說,兄弟,我們這個行業十五年沒漲過價了,現在甚至還要降價,有些店里的pony太不講究,19.9就給人剪頭。
我問他,那你為啥還收我49?
那么,卷到底有幾個表現方式呢?我個人覺得,就兩個,一個是快,一個是深。
我舉幾個例子。
第一個案例,我經常跟我們公司的同事們說,搞經濟方面的內容創作,有兩個維度必須要看,第一是快,第二是深。
你如果能在事情發生后,用最快的速度輸出內容,你就能有飯吃,哪怕沒深度;時間拖的越久,需要的認知就越深,當然,只要你認知足夠深,啥時候都能有飯吃;如果你又懶惰,又沒有認知,那這碗飯,你大概率就吃不了。
在媒體行業里,以快著稱的號,有幾個,寫法非常新聞體,樸素大方,沒有多余分析,就是傳達一些基本信息,但是速度很快,這幾個號也是常青樹,這些年了,一直不錯;當然,客單價更高的,肯定是寫深度文章的,但是實話實說,現在真正還有能力輸出深度文章的老師,大多都是財富自由了,很難再抽出熱情來服務企業;剩下來的,就是所謂的大多數的平庸了,既不快,也不深,一個老師傅帶領一群新瓜蛋子,制造無數無效信息。
以上,我都不點名,太多人喜歡看點名的文章,但是我已經擺脫這種低級趣味了,各自對號入座。
所以,現在輸出內容,又快又深的人,在公關和媒體行業,都是搶手貨。
第二個案例,我認識上海某銀行公關部負責內容策劃的一個總監,這家銀行在行業內是出了名的卷,出差多,加班多,老板事兒多,但是我的這位朋友,卻依舊經常有空去打高爾夫,出國旅游,白天還經常有空跟我閑扯淡。
我前段時間實在沒忍住,我問了問她,你是不是跟你們老板有一腿?怎么感覺跟不用工作似的?她立刻把我臭罵了一頓,然后詳細給我介紹了一下她的工作流程,然后我發現,這套流程,我已經公布于眾,尤其讓年輕人學習一下,如何又快又深。
她跟我說,她一周只工作一天,那就是周二,其他時間,除了參加會議,就是思考。
周一,公司的例會,在她看來,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年輕人甚至戴上了華為骨傳導耳機,對抗會議,但這個會議往往是工作效率高與低的關鍵點,她會認真記錄會議,搞清楚領導到底要什么,底線在哪里。
周二,是把上周思考的成果,結合周一的會議,輸出成完整方案和推進計劃,在下班前與領導達成共識,然后布置給下屬執行。
從周三開始到周日,她很少會再召開部門會議,她展現出來的生活,就是我剛才說的那些瀟灑,但是她跟我說,她在清晨打高爾夫的時候,在飛機上看落日的時候,在胡吃海喝的時候,在與我吹牛的時候,都會把思考自然而然的揉進去,我會議我跟她的聊天,似乎的確是這樣,她總會拋給我一些問題,白嫖我的見解。
當然,她有一個不為人知的小號,并不用于工作。
她給我總結的一句話是,20%的精力去聽清楚需求,70%的精力去思考這些需求,9%的精力去溝通這些需求,1%的時間去呈現這些需求。
但是,99%的人是,1%的精力去聽清楚需求,9%的時間去思考這些需求,20%的精力去溝通這些需求,70%的精力去呈現這些需求。
之前,某清香型白酒公司的一個美女公關跟我說,她們辦公室的勞動效率極其低下,大家坐在那里,看似很忙碌,其實就是在磨洋工,老板不下班自己也不下班,用時間卷死一切。
說實話,所有的管理者,要的都是“快與深”,你坐在辦公室變成了化石,不輸出價值,也一樣會被淘汰。
第三個案例,來到史上最卷的第十五屆雙11,卷到慘不忍睹。
我跟一家電商大廠的公關VP開玩笑說,今年大家真是拼啊,把公關用在媒體身上那套“感動死他”的勁兒都用上了。
31號晚上8點,我支付完尾款之后,9點菜鳥就把貨給我送上門了,菜鳥速遞的小哥敲門的時候,我還以為我精神錯亂了。
我后來就私信幾個我認識的菜鳥員工,你們也太卷了,真的有必要這么卷嗎?
他們給我講了一套理論,我姑且認為是PUA我,他們創造了一個詞,品質物流。
雙11,大多數用戶剁手后,剩下就是等待,等待包裹上門,這個時間當然是越快越好,往年包裹擠壓延時的事情,已經成為吐槽老梗。
那么,很多大品牌就不希望自己的“好產品”被“慢物流”這個豬隊友拉下水,影響自己的用戶體驗,所以就看到了一種物流的創新發明“預售極速達”。
用戶支付完訂金之后,菜鳥通過倉配一體能力,將預售商品提前下沉到快遞網點,最終實現讓快遞快過外賣。
今年雙11,寶潔、聯合利華、usmile、全棉時代、蘇菲、簡頓燈具、徠芬、元氣森林、啟賦、江小傲等品牌都開啟了“預售極速達”,希望他們的用戶可以通過“快過快遞”的體驗,感知到來自品牌的“排面”。
消費者有沒有成功get到這個“驚喜”?31日晚上8點,淘寶雙11開賣后,朋友圈很多剁手黨都在曬,半個小時,就收到了快遞包裹,她們在問,我是不是全國第一個包裹?
上述三個案例,都在說明一個問題,在卷這件事情上,快和深,是通用的方法論,沒人不喜歡又快又好的東西。
我前段時間,跟圈里少數幾個靠干自媒體實現財富自由的大V聊過一個話題,現在到底是不是行業要走向凋零了?
其實,通過輿情數據可以看見,2023年整個市場是在恢復的,投放總數并沒有太多變化,只是參與競爭的玩家多了。
2015年左右,整個媒體圈瘋狂過一段時間,可以說是風來了,天上掉錢的時代,畢竟從業者少,就那么幾十上百個號能用,無論寫成啥樣,都有得一口吃。
現在只是甲方的選擇性更多了。
越來越多的甲方,晚上八點給我們下需求,讓我們去找第二天一大早就能出深度稿的媒體,這種時候,往往甲方愿意給更高的價格,但是市面上又有多少媒體有能力,又快又深呢?
用很多管理大師和成功學大師以及咨詢大師們的話說,到了真正拼內功的時候了,媒體行業一樣,公關行業一樣,各行各業都一樣。
前段時間,一個好兄弟,在一個食品公司公司管公關,體檢后一臉惆悵,80%指標飄紅,我勸他,兄弟,減少無效社交和酒局吧,都說了,到了拼內功的時候了。
就像現在很多管理大師和成功學大師以及咨詢大師們一樣,為什么越來越容易翻車?因為他們自己往往不拼內功,公眾號自己不寫,找小編寫,商業案例自己不看,找商務去看,市場數據不自己去跑,找第三方借用。
大言不慚一句,一口老炮寫了三年多,每一篇文章,都是我一個字一個字敲出來的,我雖然每周用來寫作的時間,只有半天,但是剩下的時間,我都在思考,我的手機備忘錄里,有無數碎片化的信息,我時時刻刻都把生活變成采訪;我每個月都會去各個地方線下市場去跑動,河南今年去的最多,我參與投資折扣超市和下沉市場的白牌食品;我只看我們自己走訪測算的數據,第三方數據的真實性,大概率并不可靠,畢竟都是賣的。
我們公司很多小朋友,覺得我很輕松,不就一周抽一個下午寫篇稿子,但是這稿子背后的辛酸,需要跑多少家門店,需要找多少從業者問數據,需要去社交平臺調取多少投放案例,只有我自己知道。
在卷的時代里,沒有任何一個快與深,背后不是血與淚。
雙11,菜鳥預售極速達這個服務已經進入到第五個年頭了,參與的商家數量在今年達到了最高峰,大多數品牌也都明白了,物流也是品牌中的一個環節,但是這個表象背后付出了多少辛酸?
菜鳥是歷經了10年的磨煉,才成就了如今的速度,從技術平臺到智慧物流網絡輕重融合,從倉到快遞小哥,再到如今國際快遞做到五日達,快的背后往往是積累,深的背后往往是碎片,快與深僅僅是一個表象。
滴滴司機、菜場大媽、快遞小哥、飯店老板、澡堂搓澡大爺,各行各業的人,在一天24小時的不同時間段,跟我訴說著,來自各行各業的卷。
但總有些人可以脫穎而出,他們樂此不疲跟我分享著,他們在各自行業里“快與深”的經驗與技巧。
機會,總是留給走心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