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我可能對人過敏。”
初聞此話,我的腦海里便浮現出身邊許多朋友的身影,他們無一例外是性格內向。
當然,我從未向他們表述過貶低內向的觀點,而是盡量引導他們擺脫對于外界妖魔化“內向”一詞的恐懼。可以用心理咨詢師吳冕的一句話,來概括我的觀點:“內向不是性格的缺陷,它只是性格的一種。”
在我看來,性格各異的人才構成這個有趣的社交世界。
不同性格的人在社交中相互碰撞、相互影響,形成了各種有趣的互動和關系。如果每個人性格一模一樣,都是外向型的,那跟商業標品有什么區別,復刻克隆罷了。
所以,對于那些正迫于外界的壓力而嘗試改變未果的內向者,我想說:“為什么非要和自己的性格作對,為什么非要變成一個自己都不喜歡的人呢?”
心理咨詢師吳冕的這本《對不起,我可能對人過敏》,其內容不僅回答了我的問題,還給內向者們提供了一些專業的心理疏導,包括在人生中必定會遇到的社交關系問題的應對思路。
可以說,這本書就是內向性格者的指明燈,它準確地給出一個觀點:內向不是牢籠,而是內向者的力量源泉。
畢竟很多人對內向性格有誤解,認為它是一種缺陷。
但這本書讓我們明白,安靜的人擁有獨特的力量,千萬不要低估一個內向的人。
因為內向的人更獨立、更專注、更理性,他們在處理事情時的深度思考能力往往是外向的人難以企及的。
比如我們所熟知的愛因斯坦、甘地、村上春樹等,他們都是性格內向的人。可以說,內向者安靜的外表下,往往蘊藏著巨大的能量。
我太太也是性格較為內向的,不過在面試場景或重大場合的時候,她卻表現出極強的控場能力。而我自認為是外向者,但一上場,面對臺下密密麻麻的觀眾,或進入面試考試時,會不由地緊張出汗,甚至是忘詞。我的心理素質太差,還時常被我太太當成例子拿出來“鞭撻”。
我覺得對于內向者,面對沖突更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害怕讓對方不開心,無法表達自己真實的情緒,不會去跟別人爭吵。
但事實上,人的本能是追求快樂,回避痛苦,誰都不會喜歡吵架。所以在面對沖突時,沒有人能夠保持淡定。
因此,作為內向者的你,不必急于改變自己,更不用妄自菲薄。正如作者吳冕在書中的精辟剖析:“你不必討人喜歡,你需要的是被討厭的勇氣。”
不管是內向者還是外向者,只有對自己耐心一點,允許自己的生命按照自己的節奏慢慢展開,你才有機會打開那扇通往自己天賦的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