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 ”海燕叫喊著,飛翔著,像黑色的閃電,箭一般地穿過烏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飛沫。”—高爾基《海燕》
引言
海洋保護區 (Marine Protected Area,MPA)作為一類有效的工具, 廣泛地應用于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管理工作中。然而正確劃定海洋保護區的范圍極具挑戰性,尤其是當目標物種體型小、習性隱秘、可用于充分評估它們在海上的分布狀況數據缺乏的時候。因此,現有海洋保護區可能無法有效覆蓋小型海鳥關鍵活動區域,尤其是在遷徙和越冬季節。今年10月,來自Andrés De la Cruz等人在在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上發表了利用伊比利亞半島大西洋沿岸 15 年的海上船基樣線調查的時間序列數據集,使用集合物種分布模型(Ensemble species distribution models,ESDMs)來預測暴風海燕(Hydrobates pelagicus)的潛在分布,探討現有海洋特別保護區(SPA)是否足夠保護這一歐洲最小海鳥。
海洋保護區和海鳥
作為管理人類活動進而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的有力工具,過去幾十年來,海洋保護區的數量一直在穩步增長。盡管各類型的保護目標和水平不盡相同,海洋保護區的重要性已被社會各屆的廣泛認同。《生物多樣性公約》和歐盟《2030 年生物多樣性戰略》等相關國際保護法規呼吁大幅提高海洋保護區的覆蓋率,目標是到 2030 年將海洋保護區的覆蓋率從目前的近 8%提高到 30%(即 "30X30 "倡議)。
圖2 歐盟致力于實現“30X30”目標
海鳥是海洋生態系統的基本組成部分,作為頂級捕食者和高流動性消費者,它們在構建和連接遠洋海洋食物網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海鳥的活動范圍廣,且占據食物鏈的頂端,對任何次生變化都非常敏感,故是海洋生態系統整體健康的極佳指標。然而,海鳥是受威脅最嚴重的脊椎動物群體之一。為加強對海鳥的保護并提高其保護地位,歐盟通過《鳥類條例》(指令 2009/147/EC)強制成員國將對保護鳥類物種具有特殊重要性的區域指定為特別保護區(special protection areas, SPAs)。然而,只有極少數海洋保護區能有效實現其保護目標。在保護海鳥保護區時,由于海鳥的高流動性、多變的環境偏好、季節性以及大規模的數據收集需求,讓管理者劃定海鳥保護區的邊界變得更加困難。
圖3 海鳥面臨的多種威脅,包括氣候變化、入侵物種、食物資源缺乏、漁業兼捕等(圖源自RSPB)
暴風海燕是一種身體大部黑色、翼展小于 40 厘米的小型海鳥,目前為IUCN物種紅色名錄為“無危”。暴風海燕有兩個亞種,H.p.pelagicus 指名亞種在大西洋東北部繁殖,從冰島南部和挪威西北部到不列顛群島、法國西北部、西班牙西北部和加那利群島。而H. p. melitensis 亞種是地中海的特有亞種,僅占種群的全球種群10%。并且該亞種面臨更大的保護問題,分布僅限于地中海盆地的幾個沒有入侵捕食者的島嶼。暴風海燕面臨的主要保護威脅包括黃腿銀鷗(Larus michahellis)的捕食、入侵哺乳動物進入其繁殖地、筑巢棲息地的喪失、食物資源枯竭、繁殖期間的人為干擾或極端天氣事件頻率的增加;此外,越來越多的離岸風力發電場也對暴風海燕構成了威脅,風暴海燕可能被安全燈吸引而與風力渦輪機發生碰撞。事實證明,建立、擴大或改進海洋保護區并制定有效的管理計劃可解決該物種面臨的主要威脅,如管理入侵的食肉動物或限制捕魚以防止食物資源枯竭或誤捕。
圖4 暴風海燕的主要捕食者—黃腿銀鷗捕食家鴿
研究地和研究方法
對2005-2019 年15年內,北緯 35 °~北緯 45 °、西經 1 °~西經 11 °之間伊比利亞半島(西班牙和葡萄牙)大西洋海域內的暴風海燕空間分布進行了研究。該區域內目前有 17 個特別保護區(SPAs)。
圖5 研究區域示意圖:橙色方塊表示伊比利亞大西洋區域的特別保護區(SPA)。藍色點表示有歐洲風暴海燕存在的調查單位。
西班牙和葡萄牙兩國多家科研機構每年定期對該地區進行多學科海洋科考。利用這些定期調查的優勢,利用歐洲海上海鳥調查的標準方法,標準化數據并確定目標物種的分布位點。進而通過集合物種分布模型,預測暴風海燕的海上分布,并測量了與當前特別保護區網絡的重疊情況。
圖6(1) 海上樣線調查(來自? Mark Lewis,Scottish Ornithologists’Club)
圖6(2) 海上樣線調查(? JNCC,左下是英國的海上樣線覆蓋,右下圖是物種數量累計。)
結果與討論
模型預測結果確定了該物種的兩個主要分布熱點。第一個區域位于葡萄牙海岸北半部和西班牙加利西亞海岸附近,是其他風暴海燕物種(如斑腰叉尾燕 Hydrobates castro)繁殖的重要棲息地,也是該地區其他候鳥和越冬物種的重要棲息地。第二個分布熱點區域位于加的斯灣(Gulf of Cádiz),是暴風海燕最重要的越冬區之一。此外,該區域還是大量海鳥(包括極危的巴利阿里鹱Puffinus mauretanicus)在繁殖期外覓食的重要區域。
伊比利亞半島西北部地區有四個特別保護區與集合物種分布模型預測的暴風海燕適宜區域明顯重疊。然而,位于葡萄牙北部海岸和加利西亞海岸的幾塊核心區域不在任何海洋特別保護區范圍內。在研究區南部的西班牙一側、 加的斯灣特別保護區為暴風海燕提供了適當的棲息地。但是,該物種的核心區域位于該保護區的西面和東南面。
圖7 保護空缺(斜線區域)
暴風海燕目前尚未受到特別威脅,但作為海洋的頂級捕食者,確定暴風海燕的主要棲息地對保護海洋區域的食物網大有裨益。本研究明確的提出暴風海燕保護的重要區域位于葡萄牙中西部至伊比利亞半島西北海岸,該地區已建立多達15個保護海鳥的特別保護區域。然而,該區域還有一些重要的核心分布區尚未包括在目前海洋空間規劃中。在當前海洋環境惡化的情況下,人類需要為鳥類劃定新的重要保護區或擴大現有保護區,將重要的覓食區和越冬區包括在內,或將現有保護區連接起來。這些擴大研究區域內保護區的建議與《生物多樣性公約》(CBD)、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和歐盟(EU)倡導的目標一致,即擴大保護區網絡以恢復和保護棲息地和物種,從而實現到 2030 年海洋保護區達到 30% 的目標,以改善整個生物多樣性。
參考文獻:
DE LA CRUZ A, PEREIRA J M, PAIVA V H, et al. Using long-term data series to design adequate protected areas that ensure the conservation of inconspicuous small petrel species [J].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n/a(n/a).
程雅暢
大部分時間很宅的博后。研究興趣為:運動生態學、行為生態學;近期研究興趣是以海鳥和鸻鷸類為對象研究動物的個體差異對適合度的影響。
編輯:鄧以琳
審核:潘達 牛曉童 程雅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