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吃飯的時候,孩子問我:“爸爸,你小時候都玩什么?”這一問,可把我問住了,坐在沙發上愣了有五秒鐘,腦子里飛速旋轉,兒時的記憶忽然涌上了心頭。
我出生在1980年,算是勉強掛了個“80后”的頭。那年月,大家的日子還是很困難的,即使是城市,工人的工資也不是很高,農村里更是剛剛解決了溫飽問題。我老家的農村,在1986年才通上電,在此之前一直是用煤油燈照明。在那種情況下,孩子們的娛樂生活只能是就地取材,簡陋至極,但是也樂在其中,至今回味起來,還令人懷念。
我說幾個娛樂項目,都知道的應該年齡都不小了:
一、玩泥巴;雖然不至于是撒尿和泥玩,但是玩泥巴是經常進行的娛樂活動,玩完之后的泥巴,做成各種形狀的玩具,曬干之后還可以再玩一次。而且很奇怪的是,只要村子里孩子們在一起玩泥巴,過個一天兩天必定會下雨。
二、推鐵環;一把彎鐵條,推著一個鐵制的大圓圈,滿村亂跑。
三、打紙寶;各地叫法不一樣,規則也不一樣。印象里蕞深的是衣服下襟內側經常磨爛。蕞生氣的是收到了用擦屁 股紙疊的紙寶!
四、捉知了;用一個長竹竿,上面用塑料袋或者網兜,發現治療之后,一罩上去,就捉住了。其實捉了也沒用,栓著繩子玩一會,膩了就扔給小雞吃了。
五、做弓箭;用韌性很好的荊條完成弓身,拴上尼龍繩當做弓弦,用蜀黍的桿子做成箭桿,一把簡易弓箭就制成了。
六、玩石子;有七個、十一個、十三個的,玩法很復雜,解釋不清楚。
七、玩雪糕棍;這個相信大家都玩過。
八、制柳笛;初春剛返青還沒有抽芽的柳條折下來,把里面的白條抽出來,只留柳枝上的皮,切下短短的一段,兩邊削掉大概一到兩毫米左右的外皮,就可以制出響亮的柳笛,吹出洪亮的聲音。
九、看電影;廣播里一說哪莊放露天電影了,晚上就早早地吃好飯,成群結隊的跟著大人徒步三五里、七八里去看電影,蕞高興的就是買上兩毛錢的瓜子磕上一晚上,回家甜甜地睡一覺。
十、打彈珠;玩法多樣,很有意思。特牛的是把對方的彈珠打爛打碎。
還有很多,一時想不起來了。
那時候物質生活雖然貧瘠,娛樂活動也明顯沒有現在豐富多樣,但是感覺人們的精神世界特別富足,孩子們沒有學習的壓力,放學之后就是漫山遍野的瘋跑瘋玩,身體素質也相當好,而現在雖然孩子們的玩具多,可供娛樂的手段豐富,但是感覺在孩子們的身上再也找不到我們兒時那種無憂無慮的快樂時光了。
能夠回憶往事是幸福的,能夠記敘成文字更是值得慶幸,再過十年八年的,可能我自己都忘了這些了,趁著現在還能想到,趕緊記錄下來,即使沒有人看,也是我自己的一段記憶,這也是很好的事情。
大家還能列舉多少兒時的娛樂項目呢?歡迎留言交流。
注:圖片來自網上,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