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駕照的時候,側方位停車、倒車入庫,一把過,這有什么難的。
拿了駕照,駕校的側方位是見過最大的,那些超窄的停車位可能車能進去門打不開,不過更頭疼的可能是“開車半小時,停車一小時”,去個景點經常是“排隊、轉圈、貼罰單”。
停車,尤其是大城市停車,景點停車,真是太難了,簡直就是噩夢。每當這時候我就想起了《古惑仔》里面的代客泊車,這真的是一個很好的服務,省時省力。其實現在北京也有人提供這樣的服務,今年春天跟朋友去北京動物園看萌蘭,北京動物園的位置實在是,等候進入停車場都能排起百米長隊,排隊的時候就有穿“代客泊車”衣服的人上前問是否需要泊車服務。對于多數人來說好不容易有個周末,出來看萌蘭需要排隊,在這之前先排隊停車,一天都在排隊了,是不是很崩潰?“代客泊車”還真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把車鑰匙交給一個不認識的人,很多人都是擔心的。
能不能無人代客泊車?這真是我夢寐以求的功能,問界M7發布會的時候余承東提到了這個功能,而且當時還有提到了召喚接駕功能,我發布會結束立馬下單了M7,這就是我需要的功能之一。不過這個功能是智界S7首發,現在看這視頻,完成度非常高,只能說佩服!佩服!真行業領先。
根據駕駛自動化程度的劃分,自主泊車系統大致可分為6個發展階段:基于超聲波的半智能泊車(L1級別)、基于超聲波的全智能泊車(APA,L2級別)、超聲波融合環視攝像頭的全智能泊車(APA,L2級別)、遙控泊車(RPA,L2級別)、記憶泊車(HPP,L3級別)和自主代客泊車(AVP,L4級別)。
想要實現自主代客泊車,需要很多的傳感器配合,這并不難理解,以駕駛員泊車來說,首先我們要找到能泊車的車位,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有會車、禮讓行人等場景,找到車位后看自己能否停進去并開門出來,最后才是泊車。想要讓車自主代客泊車也必須處理這些問題,這就需要很多的傳感器配合,對于一些車來說二三十萬的車360倒車影像都不能標配,想自主泊車那有點強人所難,部分有追求的車通過多傳感器的配合已經實現了一些全自動泊車APA,遙控泊車等級別的功能。
但是目前市面上還沒有真正實現自主代客泊車的,目前最先進的還是記憶泊車(HPP),記憶泊車是系統自主學習、記錄并存儲用戶常用開啟位置、停車地點及泊車行進軌跡,然后建模記住這個過程和環境并存儲起來。下次車輛再次駛入這個地區的時候就可以直接使用之前存儲的路線,駛入車位進行泊車,這只適合有固定車位的地方,但是最難的停車是公共場所,這沒有固定的車位,需要車自己識別自己找車位,中間過程還要禮讓行人、注意會車,這確實難,從視頻看華為真的做到了,這確實是行業領先。
我們看視頻,駕駛員離開車位后開啟了無人泊車功能,車自主在車庫中尋找車位,在這個過程中有一個會車的場景,從視頻的內容看智界S7自動倒車、移位給對面的車讓出道路然后慢行通過完成會車。這其實是對智能駕駛能力的考驗,換句話說想要實現自主代客泊車就要有高級的智能駕駛能力。
會車結束后繼續行駛,找到車位并倒車入庫完成,我相信這不是記憶泊車的車位,但是我認為如果再演示一下這個車位被占后再來一次泊車會更好。
視頻中自主代客泊車只是一部分,還有個無人召喚接駕的功能演示,說起這個就想起來之前一次停車,因為停車場太大而且不熟悉,里面信號也不好,找車找了將近一小時,真是坑。在這個視頻里,遠程開啟智能召喚功能后,車輛自主泊出并行駛至召喚點,行駛中過程遇到了行人、車輛提前識別并規劃路徑主動避讓,后面還有個會車的場景,這都是很常見的場景,這款智界S7處理的都很好。
在這個過程中用戶可以通過手機APP實時遠程查看車輛移動狀況,并控制暫停/啟動泊車,視頻中倒是沒演示這個,所以特別期待實車體驗。
自主代客泊車很難嗎?僅僅簡單的泊車其實并不難,從視頻就可以看出來,難點是要有一個靠譜的智能駕駛系統,不然車輛是無法自動行駛并找到或者使出停車位的。換句話說自主代客泊車是建立在智能駕駛的基礎上的,說起智駕,華為確實行業領先。
最后問一句,問界M7什么時候升級支持自主代客泊車功能?強烈需求!大把的時間花在停車、找車、進出車庫上真的是太痛苦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