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60年代的上海曾出現過這樣一位“傳奇人物”。
她從一個紡織女工到中央委員,又到上海市委書記的“升職記”,是百姓口中的好領導、好榜樣。
可身居高位的她還是沒能抵擋住權勢的誘惑。身為一個為人民服務的公仆她卻把工作重心放在了領導身上,站錯了隊走錯了路,她的人生之路也終于走到了盡頭。43歲的她最終被開除黨籍,獲罪入獄。
那么,這樣短暫又曲折的人生到底是怎么樣的“精彩”呢?
我們今天就來談一談王秀珍的一生。
王秀珍,遼寧沈陽人,1935年出生。
在1945年抗戰勝利,共產黨軍隊正式進駐遼寧之前,年幼的王秀珍一直以去垃圾場撿煤塊為生。
吃過苦的人對來之不易的甜總是格外珍惜。王秀珍得知擁有上學的機會時就下定決心要發奮努力改變自己的人生。
她僅用2年的時間就學完了小學六年的全部課程,之后15歲的她就被招進了紡織廠做女工。在廠里她充分發揮紅色革命精神,不怕苦不怕累,工作認真,表現積極。在1953年更是光榮地成為了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
不僅先后多次被評為勞動模范,更是被成功被推舉成為了遼寧省的人民代表,那時候的她才不過二十多歲而已。
然而這一切才是王秀珍“傳奇人生”的起點而已,1960年8月,王秀珍以優異的成績從上海紡織工業學校畢業,從此人生開掛步步高升。從上海紡織工業到國棉十三廠,她的人生簡歷堪稱完美。
可正在她春風得意之時,她卻因為粗心大意導致車間遭受損失。她受到了嚴厲的批評,卻沒有及時反思糾正,反而因此記恨上了廠領導。
在1966年之后的特殊時期中更是劍指廠領導,憑借著出色的口才一舉報了私仇。同時也借助這個“業績”連連高升,竟一躍成為上海市革命委會的副主任!
這樣的成績令人咋舌,也讓王秀珍飄了起來。
她沉迷在了權勢和金錢之中,完全忘了自己的本心。在有幸當選中央委員一躍成為上海市委書記之后,非但沒有更好地服務人民,反而愈加得意忘形!得知王洪文被調任中央副主席之后,王秀珍便生出了不該有的諂媚之心。
為了更深入權力中心,她不僅把王洪文曾在上海的房子列為“保護文物”,更是利用職務之便將王洪文的事跡編輯成冊,大肆印發傳頌。
這樣的司馬昭之心,可謂是人盡皆知。然而沒等王秀珍的美夢成真,1976年,“四人幫”粉碎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遠在上海還未知情的王秀珍收到進京通知還以為平步青云的夢想終于要達成了,可等待她的則是來自中央的調查。最終在1978年1月,時年43歲的王秀珍被開除黨籍撤銷職務。
在1982年8月21日,被判處17年有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4年。
王秀珍草根出身,在經歷了種種考驗之后本該平步青云的她最終還是沒有通過黨的考驗。她的人生亦是無數人的縮影,行差踏錯一步,迎來的就是不同的結局。
所以人生這條路,我們還是要行之慎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