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女王》的火爆似乎是一個偶然,卻又蘊含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必然。
當TVB帶著佘詩曼回歸最擅長的職場劇重新殺回來的時候,給國產無腦戀愛職場劇給了重重一擊。
首當其沖的就是《以愛為營》中招,在各種評論中被拿來橫向縱向對比,被無情吊打之外,更是彰顯了本年度內娛最魔幻娛樂事件。
兩部劇同樣是以女記者為主角的電視劇,一個重點聚焦在女記者被全員吹上天的外貌和找的霸總男人有多厲害上,一個則聚焦在女記者如何突破職場各種隱性和顯性的性別歧視,在報道真相的同時取得辦公室政治的勝利。
從立意上來說,雖然沒有誰對誰錯,但是對于一部優質電視劇來說,卻是高下立判。
粉絲的狂歡從《以愛為營》持續輸入無腦戀愛,網友的點贊則以TVB的職場劇回歸,借助《新聞女王》重拾自信和曾經的輝煌。兩者相比,其實只是因為TVB做對了以下三件事。
第一,如果說對于電視劇的宣傳甚至炒作,那兩者都是有的。但是內娛電視劇炒作的焦點總是集中在劇中CP的戀愛炒作上,兩個男女主角也樂得其中,線上線下各種造梗、控評、發通稿、造數據、買熱搜,TVB港劇的魅力則集中于劇情的跌宕起伏和臺詞的精煉切中要害,有戀愛橋段卻又是為真正的職場服務,而不是職場背景下的無腦戀愛,職場只是一件爬滿虱子的袍子。
第二、如今在資本的滲入和控制下,國產劇已然陷入了一種對于演員最沒有學歷門檻要求的行業,只要臉看得過去或者被吹上了天,那些小太妹、校霸、混子、九漏魚都統統被歸到了娛樂圈的圈(juan)里,不扒不知道,一扒全是驚掉網友下巴的黑料。
而縱觀TVB的演員,都是從底層摸爬滾打而來,雖然有些也沒有太高的學歷,但是生活這所學校卻將他們千錘百煉大浪淘沙,只有經歷了現實生活的磨難和摧殘,才能積淀深厚的共情能力,演起戲來自然能夠真切而感同身受,而不是如內娛大部分明星演員,只是浮于表面,演技浮夸,無法共情。
再者,有博主盤點了《新聞女王》幾大演員的學歷,在劇中飾演文慧心的佘詩曼,出生于1975年,今年48歲,畢業于瑞士國際酒店管理大學;梁景仁的扮演者馬國明,畢業于哥倫比亞大學;張家妍的扮演者原名李詩韻,后改名為李施嬅,畢業于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許詩晴的扮演者是高海寧,畢業于香港城市大學;徐曉薇的扮演者何依婷,是17年的港姐亞軍,畢業于香港城市大學商學院。
果然是TVB不養閑人。
第三、講述新聞題材的電視劇,國產劇也拍過不少,但是無論是從《男不強大女不容》到如今的《狂飆》《以愛為營》,劇中的女主設定都是記者。
海清主演的電視劇《女不強大天不容》開播于2015年,六六編劇,男主是張譯和杜淳,講的是女媒體人鄭雨晴帶領一批“被時代遺忘的人”艱難轉型的故事。這已經是國產劇中比較好的班底和劇情了,可是劇情的走向也是女主角一路強大背景,開啟金手指順利成為社長,然后就是圍繞兩個男人之間的情愛展開。
再看如今的《狂飆》和《以愛為營》,更是將記者塑造成了傻白甜只有傻,人民文娛評論,“橋段懸浮,與現實割裂,對記者職業的粗糙刻畫。惹惱新聞人。”
而作為一部新聞劇,真實性、時效性、新鮮性是缺一不可的。就像新聞學中所說“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而作為最職業的記者,如果不以事業為重,那最終的結局只有如劇中梁景仁所言:“你連狗咬人都想象不了,人咬狗的世界不適合你,找個男人嫁了吧。”
我們不是提倡把打工人當狗,也不是搞男女性別對立,只是真正明白記者職業的人會發現,無論從辦公室、演播室設定還是采訪現場、新聞現場和采訪、播報方式,只有TVB一如既往地秉承著新聞三要素,也許新聞事件可以亂編,但是現場的采訪、播報和專業性卻是要實打實真實還原的。
哪怕男主角如海王一樣通過各種手段籠絡劇中多個女同事,可是他作為媒體人的專業性卻是過硬的。
而《新聞女王》的可貴在于,不搞性別對立,不會歧視女性,而是終于有職場劇可以展現出真正有事業心和野心的女性了,沒有偏見和傲慢,這些女性首先是靠自己的努力和不斷付出才取得成功的,而不是僅僅只是依靠男人。
《新聞女王》告訴我們,在職場上,無論男人還是女人,都在利用自己的優勢去達成自己的目的,他們有的手段卑劣無所不用其極,有的手段高明不觸犯底線,非要把某些行為說成是某種性別才會做的事情,其實根本就是一種偏見。
再到對于女性獨立角色的塑造。國產劇罵女主:“活該你沒人要。”好像沒有男人,女人就是失敗的。港劇罵女主:“找個男人嫁了吧。”
從早期的TVB各類職場劇到如今被說走向沒落的港劇,雖然在各種條件制約下,沒落是必然的,可是一旦認真起來,劇情和演藝方式,演技卻依然是真實的,正如網友評價,在港劇中,女性角色不再是附庸或花瓶,而是成為了職場上的主導者,她們的智慧、勇氣和決斷力都讓人眼前一亮。她們在劇中揮灑自如,展現出女性的魅力和實力,讓人們看到了女性在職場上的無限可能。展現了女性的辛酸與付出的同時,更展現了她們的成長與蛻變。港劇中的這些大女主劇不僅展現了女性的職場生涯,更展現了她們的人性和情感。她們在職場上的奮斗和辛酸,以及她們在生活中的喜怒哀樂,都讓人感同身受。
諸如國產劇《以愛為營》在爽感和好看度上,是遠遠不及格的。
羿云天,非著名寫作者。原名徐亨福,生于蘭州,現居鄭州。原創最深度的娛樂影視評論,時事熱點解讀,家庭教育分析與心理咨詢。不隨波逐流,有料有態度,更有溫度。新浪微博:羿云天;微信公眾號:羿云天說(ID:yiyuntianshuo)。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