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如今最落魄的大學,你會首先想到哪一個?身為985的蘭州大學?還是號稱“千年學府”的湖南大學?或者是曾經大名鼎鼎的國立中正大學(江西師范前身)?其實要說落魄,位于西北地區的山西大學算得上是一所。
很多大學都經歷了民國時期、建國初期、21世紀洗牌等等,甚至有的學校還經歷了晚清時期,100多年的歷史變遷,足以讓一所本來名不見經傳的學校迅速崛起,也足以讓一所名聲煊赫的高校落寞到無人問津。山西大學就是這樣活生生的例子,這所學校歷史悠久,也曾燦爛輝煌,但命運似乎和它開了一個難以逆轉的玩笑。
一、率先變革,擔負重任
山西大學起源于1901年,當年山西巡撫按照清政府指示,率先在全國范圍內將原來并州的書院組建為學堂,也就是山西大學堂,并根據洋人的意見設置了西洋學科的“西齋”,中國傳統學科為“中齋”。當時全國僅有京師大學堂(現北京大學)、北洋大學堂(現天津大學)、山西大學堂這三所學校,稱大學堂。
如此高的起點,讓山西大學在早期大放異彩,辛亥革命后,山西大學堂改名山西大學校,1918年又成為三所國立大學之一的國立山西大學。
一直到建國初期,山西大學雖然經歷了抗戰戰亂,但也在不斷壯大,先后并入了山西省省立法學校、山西省省立教育學院、山西省省立工業專科學校、山西省省立農業專科學校、川至醫學專科學校、中國大學理學院等,教學實力雄厚。
二、慘遭拆分
時間到了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有的大學成了贏家,如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北京大學等,有的大學就成了歷史的犧牲者,山西大學就是很慘的那個。
在院系調整的時候,山西大學文、理學院單獨拆分為山西師范學院;工學院大部分拆分到了北京,組建了北京科技大學,還有一部分拆分組建了西北工業大學,其余的單獨組建了太原理工大學;醫學院則是直接成立了山西醫科大學;法學院并入中國人民大學。
就這樣,一個曾經輝煌無比的山西大學被拆的七零八碎,山西大學堂就這也成了山西師范學院,曾經的輝煌或許再也回不去了,也與后來的211失之交臂,反而從這所學校拆分出來的太原理工大學撿了個大便宜,成為了山西省唯一的211高校。
三、地理的局限,讓人遺憾和嘆息
其實自山西大學被拆分后,雖然經過幾年又恢復了山西大學的名稱,但實力已經完全不一樣了,而且再也難以超越。尤其是建國初期對工科人才需求很大,而山西大學的工學院全部分了出去,就這樣被冷落了。所以隔壁從自己身上拆分出來的太原理工大學成功把握了機會成了211,而山西大學就此錯過。
改革開放以來,山西由于身處內陸和北方,沒有處在經濟發展前沿陣地,更是很難留住人才,自然也難有太多重量級學術成果呈現。
如今的山西大學也是學科齊全的大學,但工科實力很弱,文理類因為保留了底子還不錯,比如哲學、物理學是山西大學雙一流建設的重點學科,光學、科學技術哲學也是傳統優勢學科,如果想在方面發展的考生可以注意。
對于一所大學,如果要實現趕超,國家支持是不可或缺的條件,對人才的引進也是非常重要的。如今太原區位優勢不明顯,山西作為昔日的能源大省也在漸漸沒落,山西大學如果要實現趕超難度很大,畢竟只有底蘊是不行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