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立成
作者簡介:金立成是一位奮斗在一線的創業者,更是一名活躍在二級市場的投資者,還是一個躬身紅塵的修行者(道家),金巴巴財策創始人,財經專欄作家,擁有17年專業投資經驗,著有雪球叢書《聰明投資課——一個獨立投資人的心路歷程》,專注于投資教育和家庭、家族財富頂層設計與咨詢。
以下內容為正文:
真的有點讓投資者倍感意外啊,今日超級大白馬格力電器突發暴跌,收盤暴跌逾7%,股價創下今年來的新低。今日大跌,屬于嚴重破位放量下跌,成交金額高達38.85億元,成交額創下了近幾個月以來的新高。
很明顯,今日格力電器股價暴跌,是有大機構在不計成本地出貨了,從技術的角度來講,這意味著后市格力的股價在短期內很難有出色的表現。對于今日的暴跌,不少投資者都感到受傷嚴重,不知不覺就吃了“一碗大面”,欲哭無淚。
一切皆有因果,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格力電器會出現如此慘烈的下跌呢?
原來是這樣,昨日晚格力電器發布公告稱:擬通過受讓12名交易對方合計持有的格力鈦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約2.71億股股份(占格力鈦總股本的24.54%)的方式增持格力鈦,交易作價約10.15億元。這筆交易屬于關聯交易,很顯然,對于這份關聯交易,二級市場的投資者是非常不看好的,于是紛紛用腳投票。
投資者仔細閱讀公司的公告后就會發現,當前格力鈦的基本面其實是非常差勁的。截至今年半年末,格力鈦的總資產為243.11億元,負債總額為242.45億元,應收賬款27.03億元,所有者權益僅為0.66億元;上半年格力鈦的營收為14.4億元,凈利潤為虧損1.71億元。
對于這樣的企業,格力鈦估值多少呢?“中聯資產評估”根據格力鈦2022年年末的財報,居然給出了估值41.38億元。投資者要明白的是,截至2022年末,格力鈦的凈資產僅為2.38億元,公司應收賬款高達23.73億元,營業收入為25.87億元,凈利潤為虧損19.05億元。
那么“中聯資產評估”給出的格力鈦估值是否合理呢?至少目前上市公司格力電器的各位獨立董事都發表了“專業意見”,他們都同意本次交易,均投了贊成票,說明獨立董事都認為這份交易是沒問題的。獨立董事是否真的獨立呢?不少投資者表示懷疑。
客觀來說,由于格力鈦并未披露今年三季度末的財報,按照之前的經營虧損力度來看,當前的格力鈦很可能已經“資不抵債”了,畢竟在今年六月末公司的凈資產僅為0.66億元而已。并且,雖然格力鈦的營業收入能保持兩位數的增長,但公司的應收賬款金額太大,甚至超過了公司的營業收入,經營質量其實是非常差的,經營性現金流也不行。
總體來看,格力鈦的整體財務數據實在是有點讓投資者堪憂,如此經營下去,如果股東不繼續輸血投資,有破產清算的可能的。對于這樣一家看似有不錯前景、但財務數據非常讓投資者擔憂的鈦酸鋰電池生產企業,居然可以估值高達逾41億元。
很顯然,二級市場的投資者認為這是非常不合理的。雖說這次上市公司出資僅為10.15億元,占上市公司總資產比例非常低,不構成重大資產重組交易,但投資者心中有說不出“酸楚”與“苦痛”,感覺自己的利益被白白侵占了,既然自己沒有什么話語權,還不如用腳投票離場。
格力電器為什么要考慮收購一家近乎倒閉企業的股權呢?在筆者看來,根源有兩個:一個是董總不愿意認輸,不愿意承認珠海銀隆的投資失敗,不愿意主動割肉止損;二是格力鈦下面有不少中小股東萌生退意,現在無人愿意接盤,只能讓上市公司來接盤了。
當然了,面對格力電器突然出現暴跌,普通投資者自然非常受傷,但最為擔憂的恐怕還是高瓴資本。目前高瓴資本仍然重倉格力電器,其賬面早已出現了重大浮虧,這樣的慘烈下跌,不知道高瓴資本是否扛過這個冬天,畢竟高瓴資本曾是加了高財務杠桿來收購格力電器的股權的。
當前大盤指數仍然在縮量下跌盤整探底的途中,時時刻刻都在考驗著投資者的信心,希望投資者能不忘初心,保持戰略耐心與信心,熬過這次資本市場的寒冬。
對于“格力電器突發暴跌”,您怎么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探討!關注“立成說投資”,及時了解有價值的投資邏輯與資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