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CVD)是全球第一大致死疾病,同樣是我國第一大死亡因素。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每年有近1800萬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全球死亡總人數的30%以上。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發病率居高不下,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全球性重大公共衛生問題。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影響全球超過5.4億人。隨著生活和飲食習慣的改變,糖尿病已經成為影響人類健康的第三大因素。在中國,成年人有超過1.14億糖尿病患者,占全世界糖尿病患者四分之一。
食物攝入在調節晝夜節律中起著關鍵作用,參與心血管系統、血糖穩態的調節。目前,尚不清楚進餐時間與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的關系。
2023年12月14日,法國巴黎北索邦大學的研究人員在 Nature 子刊" Nature Communications "期刊上發表了一篇題為" Dietary circadian rhythm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in the prospective NutriNet-Santé cohort "的研究論文。
該研究顯示,早餐、晚餐吃得晚,與心腦血管疾病風險增加相關。早餐(第一餐)每延遲一小時,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6%;晚餐(最后一餐)每延遲一小時,患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8%,與晚上20點前吃晚餐相比,21點后吃晚餐的人患腦血管疾病(包括中風等)的風險增加28%。
此外,夜間禁食時間每增加一小時,患腦血管疾病的風險降低7%。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法國 NutriNet-Santé 隊列中103389名成年參與者的數據,平均年齡為43歲,79%為女性,通過問卷形式收集了參與者的飲食情況以及進餐、禁食時間、進食次數,分析了進餐、禁食時間與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之間的關系。
在平均7.2年的隨訪期間,共記錄了2036例心血管疾病病例,988例腦血管疾病。
研究發現,早餐每延遲一小時,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6%。例如與上午8點吃早餐相比,9點吃早餐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6%;不吃早餐也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然而,早餐時間與腦血管疾病的風險無關。
晚餐每延遲一小時,患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8%,與晚上20點前吃晚餐相比,21點后吃晚餐的人患腦血管疾病(包括中風等)的風險增加28%。然而,晚餐時間的連續變量與CVD風險沒有顯著關聯,與晚上20點前吃晚餐相比,21點后吃晚餐的人整體CVD風險增加13%。
進餐時間與心腦血管疾病風險關系
此外,研究還發現,夜間禁食時間與腦血管疾病風險之間呈負相關,夜間禁食時間每增加一小時,患腦血管疾病的風險降低7%。
對性別分析發現,這些關聯在女性中更強。
值得一提的是,早餐、晚餐吃得早,還能大幅降低糖尿病風險。
2023年6月16日,法國巴黎北索邦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國際流行病學雜志》期刊上發表了一篇題為" Associations of meal timing, number of eating occasions and night-time fasting duration with incidence of type 2 diabetes in the NutriNet-Santé cohort "的研究論文。
研究顯示,早餐、晚餐吃得早,可以降低糖尿病風險。與8點前吃早餐的人相比,9點后吃早餐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增加59%,較晚的第一餐與較高的2型糖尿病發病率相關。
研究人員表示,在這項大型前瞻性隊列研究中,早餐、晚餐吃得晚,與整體心血管疾病的較高風險獨立相關。養成早吃早晚餐的習慣,可能有助于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的風險。
總之,研究表明,早吃早餐、晚餐,與較低的整體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風險相關,除了飲食本身的營養質量之外,調整進餐時間也有助于促進更好的心臟代謝健康。
論文鏈接: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3-43444-3
https://doi.org/10.1093/ije/dyad081
*此文僅用于向醫學人士提供科學信息,不代表本平臺觀點
編輯 | 邢亞琳
審校 | 劉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