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暗野菌落,冬暖蘑菇生。入冬以來,海南儋州橡膠林下的食用菌蘑菇傘正以其醇香、絲滑、味美的口感,贏得消費者們的青睞,爭相奔赴餐桌~
2023年12月26日晚,研學咖啡館文化藝術基地迎來了海南大學作物學碩士研究生、菇香九州總經理兼技術總監廖萬杰和他的青年團隊。一場冬日綻放青春活力、創新創意感拉滿的食用菌品鑒文化藝術交流活動歡快舉行。活動現場朝氣蓬勃、人潮涌動。科研院所林業工程師、農業專家學者、科技特派員、文化學者、資深媒體人、與會嘉賓、青年朋友們等共同品食用菌、喝咖啡、聽民謠、話鄉村、談產業發展,氣氛輕松愉悅熱鬧。
▲圖:《鄉村振興青年咖啡時間》海南儋州食用菌品鑒文化藝術交流活動現場。
▲圖:海南大學作物學碩士研究生、菇香九州總經理兼技術總監廖萬杰正在作主題報告。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當晚,由儋州市鄉村振興人才工作站青年女子民謠組合,在現場觀眾的掌聲中登場,帶來了《風吹麥浪》民謠歌曲演出,溫馨拉開活動序幕。隨后主持人簡要介紹本次活動內容和背景,并代表主辦方向支持活動舉辦的單位和前來參加活動的朋友們的大力支持,表示由衷感謝。
廖萬杰在活動現場代表菇香九州和他帶領青年團隊,感謝儋州市委市政府、感謝海南大學,感謝儋州青年朋友們對食用菌產業發展一直來的關注和大力支持。廖萬杰作主題報告,對儋州發展橡膠林下食用菌產業發展等進行報告分析講述,他認為儋州森林和土地資源非常豐富,以橡膠林地為主,食用菌種植是發展林下經濟的一個重要方向,其最大的優勢是與橡膠林生產相互補充,食用菌需要蔭蔽的生長環境,不會與橡膠樹爭肥,而且食用菌栽培過后留下富含營養基的菌絲帶是橡膠林的優質生物菌肥,可為橡膠生長提供充足養分,食用菌產業與橡膠產業相輔相成和諧發展。
同時,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食品的質量安全健康更加重視,食用菌產業背后有一個龐大的消費市場。目前,儋州種植食用菌的起步晚,底子薄,儋州食用菌種植的產業化和規模化程度相比國內發達地區仍偏低,基本還屬于探索階段、試驗階段、推廣應用階段和擴張發展期等多種期況并存。當下,單單依靠儋州本土生產的食用菌還不能滿足消費需求,亟需擴大生產規模,降低生產成本,讓更多更實惠價格的食用菌走入更多大眾家庭。
海南正在加快建設自貿港,正加大對外開放的程度,以及儋洋一體化帶來的政策優勢,都將有利于儋州食用菌產業對外開拓市場,未來國內國際市場前景廣闊。廖萬杰還分享了海南大學生青年創業團隊的科研歷程和創業歷程,以及<海南儋州食用菌科技小院>如何在鄉村振興中發揮重要作用的案例事跡。
▲圖:知名作家、文化學者,儋州市作家協會主席李煥才從醫三十年的醫生經驗給青年朋友們分享食用菌營養知識和藥用價值等,詼諧幽默的語言,介紹食用菌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是難得的用于葷素搭配的營養食品等食用菌飲食文化內容。贊賞食用菌品鑒文化藝術交流活動,青春正能量助力提升海南食用菌儋州本土品牌文化軟實力和品牌影響力,助力鄉村振興。
▲圖:海南優秀青年記者麥子輝現場提問采訪廖萬杰,探討海南大學青年人才如何發揮專業知識所長推動食用菌產業創新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探討如何挖掘海南儋州食用菌的文化內涵,宣傳傳播食用菌文化的深度價值和藝術內涵,促進食用菌文化的有價值普及,助力鄉村振興。
活動當晚,菇香九州青年團隊帶來的儋州橡膠林下種植的食用菌肉質飽滿、口感醇香、絲滑清甜。現場輕松氛圍場景讓青年朋友們開始了一場探尋味蕾的愉悅之旅,別開生面的食用菌研學交流分享。活動主辦方邀請了農業專家學者,在現場與青年朋友們近距離面對面交流分享,分享儋州食用菌產業文化,食用菌的食用方法及注意事項,如何吃食用菌才健康營養,如何定義好吃的食用菌?讓消費者明明白白地買到好吃安全營養食用菌。
青年朋友們在品鑒食用菌后,也紛紛主動走上舞臺和現場觀眾一起互動分享今晚的品鑒感受。大家紛紛表示,這場融合文化藝術和食用菌美食文化的創新融合新場景味蕾體驗,讓人回味,激發了青年朋友們“買買買”的熱情。現場手機下起訂單,買起,以實際行動助力儋州食用菌熱銷,展現消費新活力,助力鄉村振興。
▲圖:海南儋州橡膠林下種植的食用菌產品現場展示展銷。
▲圖:青年朋友們現場品鑒儋州橡膠林下種植的食用菌。
值得一提是,此次品鑒活動之創新,不僅重于儋州食用菌產業發展推介上,也非常注重于文化的挖掘上,注重于挖掘儋州熱帶農業文化資源的經濟價值、生態價值等,以多樣載體加以呈現和轉化,展現千年古郡儋州豐厚的熱帶農耕文明的滋養和東坡文化的浸潤。文化學者、資深媒體人現場交流講述共同放大食用菌文化的魅力,大家一致認為海南食用菌文化有著自身獨特的價值和內涵,但是缺乏深度的挖掘,與當今時代的精神價值結合不夠密切,食用菌文化正等待文化轉型和產業提升。大家一致建議,海南食用菌企業在抓生產抓銷售同時,要培養優秀的人才加強對食用菌文化的研究和挖掘,要致力于食用菌飲食文化的創新創意發展, 因為只有讓更多的消費者不斷地接受食用菌的飲食文化,才能夠讓更多的消費者喜愛食用菌、購買食用菌。
據了解,此次活動是青年以實際行動助力鄉村振興具體體現之一,也是儋州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具體體現之一,活動為儋州農業企業提供了一個創新創意的推廣和銷售機會,增加青年群體對儋州農耕文化、青年新農人農業企業及海南食用菌儋州本土品牌的認知。也是促消費、助增長、興產業的具體體現之一,更是提升消費質量,強化海南食用菌儋州本土品牌的培育,擴大海南食用菌儋州本土品牌的文化影響力,知名度和美譽度,展現儋州鄉村振興文化底蘊和活力。
▲圖:中國經濟新聞獎獲得者,海南優秀青年女記者黃桂風從產經新聞視角,分享講述儋州食用菌消費領域發展狀況。目前,儋州食用菌的消費模式大部分是粗加工的形式,深加工的產品種類較少,附加值高的產品種類較少,市場的宣傳推廣和消費者的認可度有著極大的提升空間。同時,探討如何更好更快的擴大食用菌消費領域市場?探討儋州如何從橡膠大市實現橡膠林下種植食用菌產業經濟強市的轉型?助力儋州鄉村振興,促進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圖:湖南省知名獨立搖滾領軍樂隊華麗外套主創兼吉他手,儋州籍音樂人、音樂會導演符業多(多多)受邀在活動現場獻唱《梨花又開放》等民謠歌曲,分享講述儋州食用菌品鑒感受。符業多介紹父母在老家雅星鎮白魚塘村種植有100畝橡膠林地,是自家家庭農場橡膠地。他對橡膠林下種植食用菌的發展前景看好,他回到家鄉,雖然他不務農,堅持在音樂產業發展。但會將從自家的家庭農場橡膠地開始,向父老鄉親們宣傳推介發展林下經濟產業,以實際行動助力鄉村振興。
▲圖:儋州市鄉村振興人才工作青年女子民謠組合受邀獻唱民謠歌曲,吉他手兼伴唱符發煥、主唱黎碧菲、楊艷分享交流儋州食用菌品鑒感受,認為音樂與美食是當代青年生活必不可缺少部分,致力在工作崗位上推動鄉村振興中的文化振興等。
此次活動由儋州市鄉村振興人才工作站主辦,儋州市研學旅行協會聯合主辦,并得到了九三學社儋州市基層委員會和儋州市政協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工作站(新聞出版界)的大力支持。
(來源:儋州市研學旅行協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