癡呆癥,是一個具有高經濟和社會負擔的全球健康問題。全球約有5740萬癡呆癥病例,每年新增約1000萬例。在中國,癡呆癥患者數量位居全球第一,占全球約25%,并以每年超36萬例的速度增長。盡管科學界投入了許多精力,但目前仍然沒有十分有效的治療方案來預防或治愈。
認知衰老,是指與年齡相關的認知功能障礙,包括解決問題速度變慢、流暢推理能力下降、感知速度減慢以及記憶力和空間能力受損。隨著年齡增長,它是最常見的健康問題之一。
近年來,獨居人口的比例呈上升趨勢,尤其是老年人。早期研究顯示,獨居增加老年人患癡呆癥的風險。因此,確定降低獨居老年人癡呆風險的可改變因素至關重要。
2023年12月26日,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盧次勇教授團隊在"JAMA Network Open"期刊上發表了一篇題為" Pet Ownership,Living Alone,and Cognitive Decline Among Adults 50 Years and Older "的研究論文。
該研究顯示,養寵物可能減緩獨居者認知能力下降的速度,與語言記憶和語言流暢性下降速度較慢有關,或降低癡呆風險。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英國老齡化縱向研究(ELSA)隊列中7945名參與者中,平均年齡為66歲,女性占56%,通過問卷形式收集了參與者有關寵物的信息,根據用戶記錄評估了獨居信息,分析了養寵物與獨居老年人認知能力下降之間的關系。
總的來講,在所有參與者中,35.1%的人擁有寵物,27%的人是獨居者。
研究發現,與沒有寵物的獨居者相比,喂養寵物獨居者的綜合言語認知、語言記憶和語言流暢性下降速度較慢。
相比之下,跟與他人生活在一起的人相比,獨居者的綜合言語認知、語言記憶和語言流暢性下降速度更快。
進一步研究發現,獨居是養寵物與綜合言語認知、語言記憶和語言流暢性下降之間關系的顯著調節因素。在獨居個體中,養寵物與綜合言語認知、語言記憶和語言流暢性下降速度較慢相關。而對于與其他人一起居住的個體,養寵物與綜合言語認知下降速度沒有關系。
此外,與同時養寵物和他人一起生活的人相比,不養寵物的獨居老人綜合言語認知、語言記憶和語言流暢性下降速度更快,而不養寵物但與他人一起生活的人、養寵物獨居者則沒有差異。
研究人員表示,養寵物與減少孤獨感有關,孤獨感是癡呆和認知能力下降的重要風險因素。研究結果提供了創新見解,以減緩獨居老年人的認知能力下降。
盡管如此,研究人員指出,這是一項觀察性研究,無法確定因果關系,仍需要進行隨機臨床試驗來評估養寵物是否會減緩獨居老年人認知能力下降的速度。
總之,這項研究提供了進一步的證據,證明養寵物對心理健康有益,養寵物與獨居老年人的綜合言語認知、語言記憶和語言流暢性下降速度較慢有關。
論文鏈接:
DOI:10.1001/jamanetworkopen.2023.49241
*此文僅用于向醫學人士提供科學信息,不代表本平臺觀點
編輯 | 邢亞琳
審校 | 劉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