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西城
《英氣》一書記錄著石中英當(dāng)年因革命激情與愛國運動而遭迫害,但也成功換來了盛世。
談到《英氣》一書,現(xiàn)在要講的是書中主角阿咩(石中英,原名楊宇杰)的遭遇。六六年十二月三日,澳門發(fā)生了擴建校舍不果引起的暴亂。葡國政府?dāng)巢贿^人民力量,終于屈服下來,看在阿咩眼里,革命意識更旺盛。翌年五月,香港新蒲崗大有街發(fā)生了人造膠花廠勞資糾紛,工人群起爭取權(quán)益,向資方追討欠薪。在很短的日子里,香港左派組織了“香港各界反英抗暴斗爭委員會”,支持工人繼續(xù)斗爭。因有澳門抗?fàn)幨录某晒Γ娙耸繗飧邼q,同心協(xié)力,矢言不斬樓蘭誓不還。形勢異常險峻。
迨至五月六日,勞資談判破裂,終肇暴亂。拘捕二十一人。翌日工會要求放人,政府堅拒。工人遂發(fā)起更大示威,防暴隊出動,催淚彈、木彈齊飛,驅(qū)散示威者,共拘一百二一十七人。由是動亂愈烈,港英硬,并不妥協(xié),出動英軍布防。左派十六日即成立“港九各界同胞反對港英迫害斗爭委員會”,同時北京又有四十萬群眾集會支持,火上澆油,群眾洶洶,越海至港督府示威,要求跟港督戴麟趾對話。港督拒見,三千群眾沿街貼標(biāo)語、大字報,高喊進步口號,響徹云霄。防暴隊一步不退,以催淚彈、木棍對付,棍棒橫飛,共傷百余人。局面動蕩,港府實施宵禁。那一年我在上環(huán)《新報》當(dāng)校對,每日黃昏回報館,都會看到不少示威者給打得血流滿面,舁上救傷車。邊上救傷車,邊喊:“愛國無罪,抗?fàn)幱欣怼!?/p>
看到群眾上街示威斗爭,阿咩心中的革命火焰一觸即發(fā),恨不得立即跑上街頭抗?fàn)帯2恍业氖牵合愀圩笈稍谇榫w全面高漲之時,完全忘記了五月二十四日周總理曾公開說過:“對港英政府的斗爭,要有理、有利、有節(jié)。”阿咩能冷靜一點,也就不會遇上日后的厄運。
斯時,阿咩和同學(xué)梁中昀在謝鏡添的號召下,組織了“金文泰學(xué)生戰(zhàn)斗隊”,支持工人反壓迫,他們一起用蠟紙、鋼筆、油墨等工具印刷小傳單,宣揚“愛國無罪、抗?fàn)幱欣怼保鞯睹鳂屢塾χ伞Q劭窗⑦愀锩榫w膨脹,而港英制暴手段越來越狠辣,謝鏡添怕出事,勸諭還有幾天原校升大學(xué)預(yù)科的阿咩要保存實力,不要作無謂犧牲。阿咩深然其說,準(zhǔn)備將最后一期“抗暴小報”交其他同學(xué)派發(fā)。卻是合該有事,八月底的一個夏天,艷陽高照,阿咩與謝鏡添之弟培僑學(xué)生謝鏡賢準(zhǔn)備從大坑到灣仔,交給金文泰的同學(xué)返校派“抗暴小報”,途中就給目光銳如鷹隼的警察逮個正著。一搜書包,全是“煽動性物品”,人贓并獲,哪里走?小弟弟,上警局吧!
兩人被送進羈留室,由雜差(CID)盤問。那時正值藍剛、呂樂橫行無忌時代,雜差等同流氓,于是兩人被打得頭破血流,校服滿布鞋印,手臂大腿血漬斑斑,阿咩頂天立地,沒吭一聲。打過后,一名雜差送一杯混著頭發(fā)的清水,要他喝下。阿咩心想如此臟,咋喝?靈機一觸,舌頭把頭發(fā)卷入底,沒吞下,惟也吃進了些少,這才不致終生受殘。之后面對的就是日日幾頓毆打,兩人咬著牙齒,敢怒不敢言。
如此過了不知多少天,阿咩轉(zhuǎn)解政治部,受到較好的對待,官員只盤問誰是領(lǐng)導(dǎo)人?并沒有橫施夏楚。阿咩天性機智精靈,裝出可憐相,說是被左派校友教唆,其他一無所知,瞞騙過關(guān)。離開政治部,回歸灣仔警署拘留所,過了近一個星期,兩人被帶到中環(huán)域多利拘留所羈留。這里品流復(fù)雜,黑社會、色狼、大盜、道友云集,幾乎沒有一個好人。
好不容易挨到過堂,阿咩終于看到了父母親。法官上堂,檢控官讀出罪狀,法官問認(rèn)罪嗎?阿咩斷然否認(rèn)控罪。退庭后,阿咩被押至一個房間,父親進來看他,勸他認(rèn)罪,一想到種種欺凌,怒火中燒,對著父親朗聲說:“我根本沒有罪,為什么要認(rèn)?”聽得父親兩眼淚汪汪。到母親進來,態(tài)度跟父親迥異,堅定地對阿咩說:“阿杰,你沒有錯,日后要堅決斗爭下去!”看到父母親不同的態(tài)度,阿咩終于明白父母仳離的原因,父親是一個商人,孳孳為利,母親思想進步,不滿殖民政策,政見不同,水油焉能相合。
離開域多利羈留所,阿咩被送入感化院待判。這里,阿咩受到了畢生的羞辱,被少年犯冤枉煽動毆斗,被判罰洗廁所,而且只能用雙手,這是何等的侮辱呀?等來判刑日。法官宣判阿咩藏有煽動性傳單罪名成立,入獄十八個月,扣除三分一假期,實則坐牢一年。獄中生涯不易挨,良夜不能入睡,阿咩睡在冷冷的地板上憧憬著:“只要能把英殖香港回歸社會主義祖國懷抱,個人受一點皮肉之苦,又何足懼哉!犧牲小我完成大我,這是值得的。”一九六八年九月下旬,阿咩拎行李離開了赤柱監(jiān)獄。太陽有點刺眼,不禁問:“我的太陽到底在哪里?”
后記:六七暴亂距今已五十六年,這場連續(xù)了八個月、導(dǎo)致至少五十一人死亡、二千人被捕入獄的“戰(zhàn)后香港歷史的分水嶺”,不少人仍在責(zé)備左仔滋事,擾亂秩序。可倒過來一想:如果沒有阿咩等這種青年拋頭顱、灑熱血,起而抗命,港英會改弦易轍,推出懷柔政策嗎?不然,我們何能享有三十年的盛世呢!《英氣》是一本血淋淋的另類香港史,文筆清暢,敘事有節(jié),值得我們細讀和思考。
版權(quán)聲明:本文系作者原創(chuàng)文章,圖片資料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本文文字內(nèi)容未經(jīng)授權(quán)嚴(yán)禁非法轉(zhuǎn)載,如需轉(zhuǎn)載或引用必須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