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巴以局勢的不斷升級,日前,以色列防長發出警告,聲稱以色列正同時遭受加沙、黎巴嫩、伊拉克、敘利亞、也門、伊朗等七個方向的攻擊。同時,他表示以色列已經對其中6個戰區采取了報復。
顯然,巴以戰火已經外溢,并且已有擴散到整個中東地區的趨勢,而也門對以色列本土目標的襲擊以及對紅海上的商船出手,讓美國不得不親自下場阻止胡塞武裝對“關聯以色列”船只的襲擊,邀請多國參加“紅海護航聯盟”,想以此來抵消胡塞武裝襲擊行動對國際海運的影響。
在組建“紅海護航聯盟”不久,美軍就發揮了“護航”作用,當地時間12月31日,在接到一艘馬士基航運公司集裝箱發出的求救信號后,在當地活動的美“艾森豪威爾”號航母及“格雷失利”號驅逐艦緊急派遣武裝直升機,對胡塞武裝的4艘小艇進行了自衛還擊,擊沉其中的3艘,無人生還。
作為回擊,隨后胡塞武裝對美艦發射了2枚巡航導彈,但因為美軍艦干擾能力強、巡航導彈性能差等因素,此次出手并沒有擊中目標。
胡塞武裝作為一支游擊力量,居然膽敢主動攻擊美軍艦,這讓美國受到了“奇恥大辱”。
眾所周知,在過去幾十年內,世界各國都在探索如何打擊美國航母,但絕大部分國家只停留在“紙上談兵”的階段,尚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敢主動發起對美航母的攻擊。
不過,隨著巴以沖突局勢的不斷升級,胡塞武裝在全球開啟了第一個打擊美軍航母的先例。據美國防部發布的消息,在曼德海峽東南方向,也門胡塞武裝對美軍“艾森豪威爾”號航母戰斗群進行了一次規模龐大的“飽和式”攻擊。
根據美方發布的報道消息,此次胡塞武裝使用12架無人機、3枚彈道導彈、2枚反艦導彈對美航母戰斗群實施了多次攻擊。
盡管胡塞武裝的“準飽和式”攻擊,在美軍的立體式攔截下,并沒有對美艦造成損失,但胡塞武裝的態度已經充分證明,其對美國在中東的所作所為已經忍無可忍,難保接下來胡塞武裝會加大對美艦的攻擊頻率,也保不齊哪天胡塞武裝的導彈會“意外”擊中美國航母,如此可就成為一個天大的笑話了。
事實上,胡塞武裝對美航母戰斗群發起“飽和式”攻擊,展示了中東國家對美國長期在當地行為的不滿。如今,在中東地區,伊朗名將穆薩維死于以軍的炮火,無疑給了伊朗介入巴以沖突的借口,除了將“復仇”目光放在以色列身上,伊朗還將第一槍對準美國根基。這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不動聲色贏了一局。
這又是為何呢?
據悉,日前伊朗石油部長表示,伊朗的原油出口創下了2018以來的最高水平,目前正在努力朝著中國市場輸送更多的石油。根據相關數據顯示,自2021年中伊首次使用人民幣結算以來,截止到2023年11月份,已有至少4000萬噸石油運往中國。
繞開美元,使用人民幣結算,顯然,伊朗這是直接將目光看向美國霸權根基中的“石油美元”。
時下,全球去美元化的浪潮愈發高漲,人民幣跨境結算的使用量也在成倍增長,這是美國最不愿看到的,卻也是最無可奈何的。
簡單來說,伊朗此舉進一步打破了過去“想買石油就得用美元”的結算模式。
當然,不光是伊朗,俄羅斯、沙特等國都在積極推進使用人民幣結算的石油貿易,而這一切舉動的背后,恰好說明美國霸權出現裂縫,正朝著衰弱的方向發展。
實事求是的說,胡塞武裝武力封鎖紅海,間接幫了中國一個大忙。了解地理常識的朋友都知道,從印度洋到大西洋的最快通道是從亞丁灣經曼德海峽進入紅海,而后向北過蘇伊士運河進入地中海,再轉向西進直布羅陀海峽,最終進入大西洋。
如今,扼守曼德海峽的也門胡塞武裝,封鎖了紅海,讓紅海這條國際航運通道成了“危海”,如果航運公司選擇繞道非洲的話,運輸成本、時間成本將隨之增加。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歐班列的優勢就可以顯現出來了。看來,國運來了擋都擋不住,而這一方面要感謝美國自作聰明送上門的機會,另一方面要慶幸中國在多年前的未雨綢繆、提前布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