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比亞迪、吉利汽車、理想汽車、嵐圖汽車等少數車企順利完成2023年度銷量目標。
撰文丨余
責編丨江
設計丨PinZwo
?在剛剛過去的2023年,自主車企取得顯著成績,市場成績成功超越了合資品牌,成為中國汽車市場的主角,同時比亞迪、理想、埃安等頭部品牌也交出一份驕人的成績單。然而,拿著車企們的2023年戰績與當初定下的銷量目標對比又可以發現,多數品牌的市場表現沒有表象那么樂觀。
從各大車企公布的銷量數據來看,現在只有比亞迪、吉利汽車、理想汽車、嵐圖汽車等少數車企順利完成2023年度銷量目標,那么其它車企發生了什么情況?順利達標的車企又做對了什么?
2023年目標達成率幾何?
我們先來看完成銷量目標的車企。其中比亞迪全年銷量達到302萬輛,超額完成2023年定下的300萬輛目標,增長勢頭迅猛,不僅一舉奪得了中國汽車年度銷冠,也奪得了全球新能源汽車銷冠。而吉利汽車2023年累計銷量為168.65萬輛。
再來看造車新勢力,特斯拉在2023年共交付180.9萬輛汽車,完成了此前特斯拉CEO馬斯克提出的180萬輛年度目標。理想汽車2023年全年交付37.6萬輛,同比增長182.2%。而嵐圖汽車的2023年銷量為50,552輛,雖然這個銷量數據不高,但嵐圖汽車也是實打實地完成了年度銷量目標。
五大車企達成目標的原因不盡相同,其中比亞迪、特斯拉、理想主要靠新能源車走量,比亞迪旗下的秦PLUS、宋PLUS(參數丨圖片)等,以及理想的L7/L8/L9等車型都深受市場歡迎。而吉利是在燃油車和新能源車領域齊齊出擊,并且新能源車業務也取得不錯的成績,吉利新能源汽車2023年累計銷量達到487,461輛,較2022年同期增長48%。至于嵐圖汽車,車型越來越受歡迎也是不爭的事實,不過嵐圖汽車的2023年度銷量目標也不高,只有5萬輛。
其它車企沒有達成年度銷量目標,但是不少品牌的目標達成率也不錯。廣汽集團的銷量目標完成率有93.4%,長安汽車是91.1%、上汽集團是83.7%等。
之所以多數車企沒有如愿達成年度銷量目標,與車企定下的目標太高和與市場大環境有很大關系。從市場環境來看,去年自主和合資車企都在新能源車領域加碼投放新車型,同時價格戰也是從年頭持續到年底,尤其是比亞迪、吉利等頭部品牌,新車上市的價格持續下探,使得整個新能源車市場的競爭非常激烈。同時新車型持續入局,也導致新能源車市場的份額受到擠壓。
然而新能源車市場的蛋糕就這么大,頭部品牌搶了一大塊蛋糕后,只剩下一小塊蛋糕被大部分品牌哄搶,結果就是大部分品牌都難以達成心中的規劃。
另一方面,后疫情時期的消費者也沒有太強的消費欲望。曾經幾年疫情導致很多人的經濟收入遭受重創,消費態度也變得更加保守。同時房地產行業不景氣也影響了多個行業的發展,人們的收入還不如疫情時期高。此外,2023年由于國際關系不穩定的影響,國內一些企業也搬到了越南、墨西哥等國家,導致工人的工資增長緩慢,無法跟上物價上漲的步伐,因此許多家庭無法提高生活水平。這種時代背景下,加上就業市場的不穩定和醫療費用的上漲,人們不敢隨意消費,購車欲望也有所降低。
2024年如何定目標?
進入2024年,車企規劃的年度銷量目標是更加激進,還是更保守?我們不妨看一看。其中理想汽車計劃今年的年交付量達到800000輛、月交付量100000輛、L7交付量達到30000、超級充電站2000個;這意味著理想汽車將在2024年挑戰年銷量80萬輛,單月交付量10萬輛的目標。理想汽車的底氣,主要來源于L7、L8、L9三款車型的熱銷狀態。
深藍汽車的2024年目標是全球銷量達到45萬輛。零跑汽車、極氪的銷量目標分別為20萬輛、14萬輛,較上一年度實際銷量分別提高80%、94%。而吉利集團2024年的銷量目標為190萬輛(包含領克品牌),較2023年總銷量增長約13%,新能源汽車的銷量目標預計較2023年銷量增加超過66%,即超過80萬輛。廣汽集團方面稱在2024年將挑戰銷量同比增長10%,即275萬輛。
由此可見,傳統車企制定銷量目標時也相對謹慎保守,平均增幅較低。但是它們對新能源車業務普遍看好,并且部分新勢力車企定下的目標也較為激進。但能否達成目標還有待時間驗證。
2024年車市環境和消費者的購車欲望是否有轉變還是一個未知數。但是可以肯定今年整個車市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現在進入2024年僅是一周時間,已經有多家車企打響了價格戰,特斯拉、哪吒汽車、吉利帝豪、領克、上汽通用五菱、一汽豐田、東風日產和問界等多個品牌推出不同的促銷活動。
與此同時,傳統燃油車的價格也在不斷下探,被稱為日系三劍客之一的廣汽豐田全新一代凱美瑞,預售價區間為17.38萬元-20.88萬元,價格創下歷史新低。同時,車企在1月份推新車的熱情也是相當高漲,奇瑞風云A8、吉利銀河E8、新款領克09 EM-P等車型都會正式進入市場,并且未來入市的重磅新車型有可能還更多。這些因素都會導致車企之間的競爭進一步加劇。
實際上,現在新能源市場正經歷梳理期,在這一過程中,一些企業將會被市場淘汰,只有經過這個階段,市場才會進入局部穩定的狀態,實現好轉。這意味著,一些實力孱弱的車企在2024年將會被市場淘汰。因此2024年將是大浪淘沙的關鍵時期,行業洗牌會加速,有的企業獲得成長機會,有的企業日子會更加難過。
當然,從市場大盤來看,尤其是新能源車市場,整體走勢是值得期待的。現在相關政策大力鼓勵新能源車發展,同時隨著新能源車技術的進步,新能源車也愈發受到市場認可,因此2024年新能源市場整體銷量成績獲得增長并不難。乘聯會也預計2024年新能源市場增長相對樂觀,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量預計達到1100萬輛,同比增長22%,滲透率達到40%。只是市場大部分資源會往頭部品牌靠攏。
銷量目標過高、市場車型豐富、消費者購車欲望較低等等,都是大部分車企無法達成2023年度銷量目標的重要原因。不過對于部分車企來說,或許能否達成銷量目標并不重要,而是更看重目標起到的指引作用。
無論怎樣,銷量目標實質上也只是一個方向標,車企的成績沒有達標也是受多重因素影響,只要企業本身實在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力,終究有一天能夠取得出色的成績,正如已經順利達標的比亞迪、理想和特斯拉等頭部車企一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