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不能細想,否則就會覺得很尷尬。
比如禁放煙花爆竹之事。“一刀切”了這么多年,全國人大法工委突然站出來說,地方政府無此權限,全面禁售、禁燃是違法的,必須及時修改。
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有媒體去四處打聽。
最近火起來的哈爾濱回應說,沒接到新通知,近期還在嚴打;
廈門給了直接答案:今年煙花爆竹的相關禁放規定沒有變化,島內禁止燃放;
成都上周也給了明確答復:今年春節的煙花爆竹禁燃政策,成都沒有新變化,仍執行原有規定,全域禁燃、禁售。
作為熱門旅游城市的杭州則顯得溫柔許多,杭州市應急管理局工作人員回應:“杭州今年的煙花爆竹燃放政策還沒有確定,要等新政策出臺了才知道。”
離2024年春節也就還有四五周時間,鞭炮到底讓不讓賣、許不許放,坊間很關心。這些天陸續有晚參讀者留言咨詢,有的還想辦個手續在年前賣賣鞭炮,掙個過年的錢。
但從各地回應看,雖然老百姓關心,但上邊似乎不冷不熱,不情不愿。要么是全國人大法工委的震懾力沒有想象中大,錯難糾;要么就是“正在抓緊研究”的部門太多、議程太長,事兒難辦。
我有時就想,這些年里發生的很多事情,如果你是一個急性子,真的都活不起了。不管多么關乎民生、多么真切影響百姓利益、甚至晚解決都有人已經等不起的事情,依然不緊不慢,不慌不忙,不聲不響,弄了個不三不四。
你還不能急,急就是你不對;你也不好催,催就答復你——正在研究。
你就渾身是力氣,都不知道找誰發泄,周圍一堆堆棉花。
就說燃放鞭炮這事兒,如果一直不說也就罷了,現在公開發布全面禁售禁放違反上位法,但依然不改。而且有的地方還在嚴打,堅持強硬。
這就太尷尬了。
一是法律的尊嚴何在?二是法律人的尊嚴何在?其三,完全可以提前協調好,從發布之日起各地全部改正。但竟然各地懵圈,似乎竟無人在協調。
如何維護社會公義,如何樹立法律信仰,可不僅僅是要求群眾守法,更要求政府守住邊界。
要求百姓的時候一天都不能差,到了政府部門就不差這一天,這如何取信于民?
有些事其實很簡單,是人為搞復雜了。“行與不行給個痛快話”,萬事最終都要回到這個邏輯上。但現在啊,好像什么事都越來越溫溫吞吞,不痛快。
為什么不痛快?其實就是三個字:
不擔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