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問題首先犯了一個原則上的錯誤。恐龍演化了上億年,人類只用百萬年,本身就存在認識上的極大錯誤。恐龍和人類祖先,并不是完全獨立的兩種不同物種,而都是處于地球生物進化鏈上,不同時期生物的一種代表性的物種而已。
恐龍和人類祖先,其進化的源頭都來自同樣爬行類動物。在人類胚胎發(fā)育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重新觀察到,這些歷史進化過程中,特有的表征。所以,人類與恐龍,都不是憑空出現(xiàn),互相絕對割裂的物種,它們其實共用著進化或者演化歷史的時間。不能片面地認為,人類就是極為特殊的存在。
再者,從基因角度也可以,分析出。人類基因組圖譜,和地球生命圈的大部分物種一樣,同根同源,地球的生命演化,乃至文明誕生,沒有單獨的篇章,都是交響著的宏偉詩篇中的組曲。
還有一點,智慧是生物進化的必產(chǎn)品嗎?并不是,智慧只是偶然的產(chǎn)物,它需要機遇,需要得天獨厚的造化。回顧人類的演化史,如果其中改動一步,都可能不會有現(xiàn)今的人類文明,然而從另一方面來講,這又是必然的,因為確實發(fā)生了。
另外需要明確的是,智慧對于恐龍來說一定是必需的嗎?
不一定,在恐龍的朝代中,地球富含氧氣,動物都長得十分巨大,食物充足,在那個時代,小型生物根本沒有立足的空間,地球被恐龍統(tǒng)治著。對于恐龍來說,鋒利的爪牙、強健的肌肉比什么都重要。
生物的演化方向也是隨機的,如果適應環(huán)境那就存留下來,如果不適應,那等待的就是滅絕,所以這種情況有時會給大家一種錯覺就是生物都會朝著有益的方向進化,實則不是這樣,進化改為演化更合適,它的方向并不一定是有益的,只不過沒有益處的都滅絕了,剩下的剛好都是有益處的,所以造成了這樣的錯覺。
恐龍的腦容量只有霸王龍、傷齒龍的腦容量稍高一些,其它恐龍?zhí)貏e是食草性恐龍基本沒什么腦子,并且有腦子的恐龍成天想著的也并不是思考。
而人類呢,畢竟在自然界中還是屬于弱勢群體的,早些年為了適應環(huán)境從樹上跳下來,為了吃到食物,學會了制造工具,為了打獵更加有效,學會了分工合作與交流,偶然間吃到了一次熟食而愛上熟食,學會了使用火,出于環(huán)境變冷而學會制作衣物,從此可以看出,有壓力才有動力!
人類的智慧是一點點成就的,人類的技能點也是一點點積攢的,恐龍沒有誕生智慧并不神奇,在它們稱霸的年代,智慧好像并不頂什么用,簡單說,恐龍沒有進化出智慧的動力,沒有外在環(huán)境因素促使恐龍進化出智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