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北京CBD的國貿大廈附近辦事,路過一個高檔公寓項目,發現路邊圍擋廣告被刷新,再一打聽,這個項目雖然已經開盤五六年,但還剩很多房源在賣。
這是一個城市更新項目,當年入市時很風光,單價也才10萬出頭,但就是賣不動,如今似乎銷售更困難了。
其實,這類商務中心區的高檔公寓項目滯銷,隨著城市更新熱的退潮而落寞,已經不是新鮮事。
即便是國貿大廈對面的北京銀泰中心的住宅二手房也不容易成交,價格也是持續走低。如今,綠中介掛牌的北京銀泰中心住宅240平米左右的兩居室單價已經跌到9萬元/平米左右,打電話問,對方還說:如果誠心想要,價錢還可以往下談。
北京銀泰中心2008年開盤價只有6萬元/平米左右,2020年房價曾一度漲到16萬元/平米以上。
前兩天,一張北京銀泰中心特價房住宅的圖片刷爆朋友圈。上面說,有一套約240平米的兩居室,售價只要1660萬元,折合單價只有6.9萬元/平米。
即便是這個價格,按照當下市場行情價:月租金4.5萬元(未考慮空租期、物業費)的情況下,租售比也剛過3%。
購買城市核心區高檔公寓多數是為了投資,很少用來自住,因此這類房產的租金水平是影響房價的最重要因素。
在房地產市場徹底進入“房住不炒”時代后,“房價一直漲、核心地段必然漲”的價值邏輯就不存在了。諸如北京銀泰中心的住宅,其房齡已有16年,需要計入房屋折舊。從土地價值論,北京銀泰中心這樣的區域如果再出一塊住宅用地,地價肯定達到10萬+,但是偏偏這樣的地方不會再有住宅用地出讓,地價對房價的價值支撐說法云里霧里,沒有實際效果。
很多朋友對這種一線城市核心地段的高檔公寓價格下跌表示不解,認為這完全違背了地段決定價格的房地產估值基本理論。
房小評認為,商務中心配套的住宅,其居住舒適性、靜謐感比較差,估值只能從投資屬性去看。如果談投資屬性,那么上述這類商務中心的住宅估值邏輯正在面臨挑戰:
1、租客減少了,租金下降了。這類高檔公寓的租金是影響房價最重要的因素,但是能承受高租金的租戶在迅速減少。過去能夠承受這種高租金的房子租客多數是外企高管,因為外企外派到中國的高管享受報銷房租的福利,對他們來說只求住得離公司近,住得舒適,對租金價格并不敏感。如今這類外企租戶越來越少,國企、民企高管一般沒這個報銷租金的福利,即便有租房補貼,也不太愿意一個月花幾萬塊租房住。
2、寫字樓空置率上升,租金下降。這兩年,北京寫字樓空置率上升是不爭的事實,寫字樓租金也在下降,這兩點都影響著這類高檔公寓的租金和價格。寫字樓空置率上升意味著租戶減少,寫字樓租金下降帶動周邊的配套服務公寓租金也會下降,畢竟“睡在辦公室”也是可以替代租房的。
3、租金回報率低,業主轉戰其他投資。這類高檔公寓動輒一套上千萬元,持有業主往往不會自己來住,只是作為投資使用。因為房價高、租金難漲,租售比一直低于3%。隨著房價持續上漲的預期被打破,持有這類資產的業主會選擇賣掉房子,轉投其他領域。
那么這類房子的價格以后走勢如何呢?房小評認為,只要房價繼續下調,讓租售比回到吸引長期投資者的程度,就會有人入場。在這個價格調整到位之前,“特價房”會不斷出現。
中國房評報道原創發布????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