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家人:
早上好?新年一場迎春之雪,洗禮過大年,吉慶祥瑞。保暖防滑,出門安全。
《郭文斌解讀弟子規》第26集——“習慣成時命已成”中:《弟子規》“謹”,“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步從容,立端正;揖深圓,拜恭敬。”兩個“正”字,長藤結瓜,拽岀一串智慧之果:意正,心(心性)正,身正,行正,品正。由此可見,《弟子規》真是圣賢之經典,從日常生活舉止的“正”,引發岀人身之大“道”來,換句話說,日常生活舉止是人心靈之“正”的外“顯”,是人思想境界、人生品位的折射。若沒有日常行為的點滴積累,積水成川,積土成山,風雨興焉。所以說,《弟子規》微言大義,郭文斌老師解讀,是解剖一滴水而分解出“天下之達道也”,“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謹”,以“正”為命題中心點。“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惜時如金即惜命,故此習性為“正”。“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輒凈手”一一講究衛生,故為健康人生之“正”。
“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一一冠正、紐扣結是貌正之首,鞋、襪緊切即行之“正”。“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一一放置有固定位置整齊即為“正”。此“正”,先由心正、性正,方有舉止沉穩而端正。(王建安 攝)
“衣貴潔,不貴華;上循分,下稱家”一一穿著整潔而不追求華麗,不趕時尚,不以昂貴而炫美,只與身份匹配、與家庭經濟狀況吻合,這不正是貌高而品“正”嗎?
“對飲食,勿揀擇;適時可,勿過則”——飲食揀擇,這是口欲所致,偏食是“人之常情”,喜酸愛甜,吃香喝辣,喝稀吃稠,素食肉飽……欲壑難填,習性難改。可這偏食偏好,一則對健康是否有影響?二則經濟負擔孰輕孰重?三則對環境對生靈是愛護還是有傷?故飲食從簡、便(bian)宜養生,從善如流、養性修身,此為正也。
“年方少,勿飲酒;飲酒醉,最為丑”——飲酒的低齡化,日趨漸長。一是物質生活極大富裕,人在吃飽穿暖的基礎上,追求品位,獵奇效仿成人;“不喝酒咋算男人?”更可貴的是,女生也要稱兄道弟喝酒趕時髦,呼朋喚友聚集飲酒彰顯義氣,結拜兄弟結幫拉派壯大隊伍,怕吃寡不敵眾之虧……諸多由頭諸多“益處”,“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故,酗酒鬧事,鋃鐺入獄,傷胃傷身壯年傷命層出不窮,這不是失“正”之亂舉嗎?故,年少勿飲、飲酒勿醉,此為正道也。
“謹”的部分,從多方面、多層次述、析、議,以人之舉止、行為、習性、品格等諸多角度,以認知、智慧饗人。此文分享的是舉動與習性、品格之“謹”,明天接續分享:舉止、行為、為事、禮節、人格之“謹”,喚您助我呀!(王瑞喜18803724157)2024年1月17日至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