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省會的成都
最近幾十年就沒少過爭論和質(zhì)疑:
【轉(zhuǎn)移支付】、【吸血】、【網(wǎng)紅城市】
總結(jié)一下就一句話:
“好事全讓成都占了”
但你可能不知道
成都的一些超級工程
已經(jīng)成了四川的超級配套
天府機場
關(guān)于成都新機場有個廣為流傳的段子:天府機場到全國大部分城市都只需要兩個小時,包括成都市區(qū)。
天府機場到市中心有近60公里,而雙流機場只有十幾公里,從天府廣場開車不到半小時就能到。
距離市區(qū)超遠的路程+面積超大的航站樓,不少第一次去天府機場的旅客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天府機場會懲罰每一個想要踩點趕飛機的人”——某位沒趕上飛機的乘客。
(社交平臺上抱怨新機場遠的帖子)
和雙流機場相比,乘機體驗的落差讓天府機場成為眾矢之的,紛紛指責天府機場規(guī)劃失誤造成乘機困難,甚至還分流了本該屬于雙流機場的航班。
真的是這樣嗎?
2023年年末,天府國際機場+雙流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總量首次突破7000萬人次,成為繼北上廣之后第四個晉升“七千萬級俱樂部”的城市。
(2023年成都機場年客運量突破7000萬)
值得注意的是,在成都只有雙流單機場的時期,最高年吞吐量只有5500萬左右,天府機場投運兩年客運量漲幅接近30%。
這充分證明:天府機場“不是和雙流分蛋糕,而是要把整個航空經(jīng)濟蛋糕做大。”
(天府國際機場)
這多出來的1500萬,就是天府機場背后的秘密:天府機場并非只是成都的機場,而是四川的機場。
這一點從機場的位置就能看出來,以前的自貢人坐飛機,要打車、趕公交地鐵,路上花個三四個小時都很常見。而現(xiàn)在坐機場專線兩小時就直達天府機場,沒有換乘不用轉(zhuǎn)車,省了很多時間精力。
去年12月,成自宜高鐵正式通車,宜賓和自貢人去機場的時間更是縮短到了40分鐘,這是以前很難想象的事情。
(成自宜高鐵路線圖)
可以說,天府機場的選址從一開始就不是作為“成都新機場”而考慮的,而是為了能夠快速輻射川東、川南的大部分城市,讓這些城市能夠享受到最先進的航空產(chǎn)業(yè)成果。
熊貓基地
說到成都,熊貓就是一個逃不開的城市話題。從建筑上趴著的熊貓雕塑、來蓉必去的大熊貓基地、到大運會等無數(shù)活動的LOGO吉祥物......熊貓已經(jīng)成為了這座城市最重要的元素代表。
IFS的網(wǎng)紅熊貓
但也有人質(zhì)疑:大熊貓根本不是你成都的“特產(chǎn)”,憑什么要綁在一塊?
前半句話還真沒說錯,四川一共7個野生大熊貓棲息地,3個在阿壩、3個在雅安、還有一個在甘孜。就連第一只被發(fā)現(xiàn)的大熊貓都是在雅安的寶興縣。
大熊貓保護區(qū)
那為什么成都成為了很多人心中的“熊貓之鄉(xiāng)”呢?這還要從上世紀成都的一個超級工程說起。
上世紀80年代,成都就分別建設(shè)了大熊貓保護區(qū)研究中心和熊貓基地,開始關(guān)注大熊貓保護。90年代又建立了大熊貓繁育研究實驗室,開始著力于大熊貓的繁育,后來出現(xiàn)的網(wǎng)紅熊貓有很多都是從這里繁育出來的。
那為什么說成都對大熊貓的保護和宣傳工程,是給全四川的“配套”呢?
很多人不知道中國的大熊貓有兩種,一種是我們熟悉的四川大熊貓,還有一種是秦嶺大熊貓,生活在陜西、甘肅一帶。
正是因為成都在八九十年代對大熊貓的科學保護、新世紀以來又通過文創(chuàng)、旅游等方式宣傳大熊貓,才能讓大熊貓成為全四川的一個名片。
(成都大運會吉祥物蓉寶)
往小了說,成都有優(yōu)秀的交通系統(tǒng)、成熟的旅游模式和文創(chuàng)周邊,對于整個四川乃至全世界的游客來說,來成都看大熊貓有更好的體驗。
往大了說,正是因為成都對于保護+宣傳大熊貓的超級工程,才讓熊貓成為四川炙手可熱的經(jīng)濟元素,所產(chǎn)生的宣傳力量和經(jīng)濟效應(yīng)都是可供全四川享受的。
東安湖
去年,成都的演藝市場非常火爆,薛之謙、陳奕迅、五月天等一眾大牌明星在成都排著隊開演唱會。
(來成都開演唱會的明星們 圖源成都發(fā)布)
成都市文廣旅局發(fā)布的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2023年全市各類營業(yè)性演出14330場次,音樂產(chǎn)業(yè)產(chǎn)值達560億元,吸引觀演人數(shù)480萬人次。
我們注意到,去年的很大一部分演唱會(特別是一線明星的演唱會)都選在了東安湖體育館和鳳凰山體育公園舉辦。這兩個場館都是在2021年完工的,妥妥的新場館。相較于以前的成體、雙流體育公園,新場館能夠提供更大的容量,區(qū)域位置對周邊城市也更加友好。
以張學友演唱會為例,他在成都連開了9場演唱會,參與人數(shù)超過12萬人。如果繪制購票者群體畫像,會發(fā)現(xiàn)非本地消費者的比例非常高。數(shù)據(jù)顯示,成都本地的消費者只占40%,而四川的各城市乃至省外的城市消費者則包攬了剩下的60%。
而演唱會主辦方則表示“都在意料之內(nèi)。”
由于今年張學友在國內(nèi)的演唱會只有5站,所以在選擇舉辦城市時就專門考慮了城市能級、影響力、場館承載力、交通等,希望能夠同時輻射到周邊城市。
成都不僅在交通、區(qū)位上有優(yōu)勢,還有剛投入使用不久的場館,自然就成為了張學友等一線明星的演唱會西部首選舉辦地了。
成都東安湖體育館
東安湖體育館、鳳凰山體育公園等場館,不僅是給成都修建的,在區(qū)位以及實際的消費數(shù)據(jù)來看,這是給成都市以外的消費者提供了一個“不用去北上廣”、“不用出省”就能看頂級演藝活動的場所。周邊市民可以坐高鐵2-3小時就可以抵達場館,而演藝工作者也會因為成都的城市影響力選擇到此舉辦活動,形成良性循環(huán)。
剛到2024年,林俊杰、蘇有朋、OneRepublic等一眾明顯團體就官宣將在成都舉辦演唱會,地點就選在東安湖,西部的歌迷有福了。
何以成配套
同樣是四川“配套”的成都工程還有很多:成都東站、天府新區(qū)、西部博覽城......
為什么它們明明都在成都,還能成為整個四川乃至西部的頂級配套呢?
成都告訴你:距離不是問題,交通才是。
天府機場門之所以能夠成為四川配套,核心原因是因為四川成都龐大的交通覆蓋網(wǎng)絡(luò)。連通自貢到宜賓的成自宜高鐵、修到眉山的軌道S5、往北到德陽的軌道S11、各種錯綜復(fù)雜的城市高鐵、地鐵、高速公路結(jié)成了一張交通網(wǎng),一切因為長距離而造成的不便都會因為這張交通網(wǎng)的存在而消失。
通向資陽的S3線
成都已經(jīng)證明了,在西部強省會的發(fā)展模式是有意義的,四川乃至西部需要一個經(jīng)濟中心、交通樞紐,它存在的意義絕不是“吸血”,而是能夠帶動整個城市圈一起發(fā)展。
天府機場門就是最好的例證,在龐大的交通網(wǎng)絡(luò)加持下,建在成都的項目可以為整個四川服務(wù),還能帶動城市之間的經(jīng)濟往來,加強城市之間的聯(lián)系。
這里,在下一盤大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