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horts!是國內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最具品牌影響力的短片節展品牌。每年12月,一大批年輕導演帶著自己的作品齊聚廈門,進行展映和交流活動。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以高度的專業性和嚴格的規范性,在短片宇宙中篩選出優質的、有誠意、有創意的影像作品,對于創作者而言是極為稀缺的機會。作為一個視頻廠牌,同時也是紀錄片內容媒體,Figure完整參與了HiShorts!自創立以來的五年發展歷程,與短片周相互陪伴,共同成長,也見證著海內外年輕導演短片創作的成熟與進取。
在不久前落幕的第五屆HiShorts!廈門短片周,Figure與創始人王小曼女士進行了對話,圍繞短片的價值,短片周的發展,以及青年導演的創作使命等話題展開討論。這位在短視頻時代仍然堅信內容價值的HiShorts!掌舵人,是如何看待短片的未來呢?
HiShorts! 廈門短片周創始人、總策劃王小曼
以下為王小曼女士采訪內容,由Figure編輯整理。
短片的獨立性
我們一直堅持:短片是影像內容的洼地。
無論從制作周期、可承載的豐富程度、對于創作者的界面開放和友好程度,還是傳播方式來說,短片都是在大背景下應運而生的一個新的表達介質。
因為瞄準了這樣一個方向性的洞察,所以我們創辦并一直在堅持打造HiShorts! 這個短片節展品牌。
經過幾年的發展,可以看到短片的創作趨勢和體量是在不斷變大的。而我們每年其實在干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就是盡可能多的去搜羅這些片子。
今年我們征集到7691部片子進入初選。評審們大量地看片、選片,然后層層篩選,保證了評選的優質和公平。只有把這項最基本的工作做到位,才能保證HiShorts!是有內容、有價值的。
HiShorts!的標準化
HiShorts!廈門短片周創建于2019年,迄今已經連續舉辦了五屆?;旧?,我們每年4月份開始啟動,6月開始征片,7、8月份搭建整體的框架,具體化的執行大概從10月份開始,進入到密集籌備。
HiShorts! 廈門短片周展映板塊
對于一個長期固定在某個城市舉辦的電影節展活動來說,持續舉辦需要面臨的問題和困難非常之大,每年幾乎都在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錢肯定是最大的難題之一,我們的預算非常有限,每年都需要去找啟動資金。另外一個很大的難度就是要讓別人相信你。
當你發現了一個東西,想讓所有人都相信這個東西就有價值的,讓他們支持你做一個實驗去印證它的價值。這個過程可能要花掉幾年、十幾年的時間,在實驗的過程中,很多人會質疑你、否定你,或者抄襲你、追趕你,這些都是我們每一年需要克服的問題。
HiShorts! 廈門短片周創投板塊
今年(2023)算是HiShorts!創立以來籌備時間最短的一屆,但是各方面推進都更加順暢,因為很多事情慢慢形成了標準化、流程化,可以說我們也在成熟。
以前在國內沒有這樣形成規模的短片節展,經過我們不斷在制定標準、形成流程化的規范,現在可以實現預算的成本控制,在活動組織、媒體宣傳、政府關系、贊助商體系、嘉賓邀請等等方面都形成了一套精密的方法論。這些是支持我們將HiShorts!繼續做大做強的基本功。
以入圍短片放映這件很細節的事情來說,這個過程其實特別容易出事故。即便測試了無數次,現場還是可能出現不一樣的狀況,因為影院播放設備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國內一般的電影節可能會在短片單元播放一二十部短片,而我們每年要放200部……當我們以為自己已經準備得很充分了,但現實情況就是還會出問題,所以就只能不停的測試。
HiShorts! 廈門短片周閉幕式現場?????
對于很多年輕的導演來說,可能有80%的人沒有參加過國內外其他電影節。他第一次到廈門,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在大屏幕上播放出來,第一次面對映后與觀眾直接的交流,被肯定、被質疑、被當面批評……這些經驗不是我們去設計的或者說刻意去干預的,但它就是會對創作者形成一個深刻的沖擊。
今年很多來參加短片HiShorts!的嘉賓和媒體表達這樣一種聲音:短片以前是附庸,但現在已經被行業認可為一個創作本體、一種獨立的藝術品類了。我覺得這是今年的HiShorts!廈門短片周最大的改觀和成果。
青年導演的公共表達
HiShorts!廈門短片周期間,一位《北方公園》的記者評論:在這些入圍短片中看到了一個由微觀的個人生活和私人創作形成的作品群,其中蘊藏著巨大的公共性。
我對此深有同感。當很多的微觀被聚合在一起的時候,你就可以從中看到一條客觀的洪流,其中蘊含著整個社會價值的變化。以本屆評審團主題推薦作品《白駒臥隙》為例,導演在鏡頭背后隱藏著很深的憐憫和同情。他不是沉溺于自我,沉溺于一種宣泄,而是表達出一種更普世的和對社會公共的情感,滲透出人文情懷和對于現實的關愛。
按照這個時代來看,這些從文科專業,新聞學畢業或者是編導畢業的年輕人,可能沒有機會去從事他們所學習和熱愛的專業工作,但他們的表達欲望和能力還在,他們肯定會去生產一些優質的內容。哪怕他們平時干點別的活,但每年自己做一部片子總是可以的。
很多人可能去拍廣告,拍短視頻,但是一年拍一部片子來投HiShorts!——這樣的創作激情和表達方式是無法被壓制的。
米開朗基羅·弗蘭馬汀諾和HiShorts! 青年導演林秉翰
這幾年來,我們認識了很多年輕的導演,還有海外的華人青年創作者。他們創作了很多優秀的作品,讓我們中國的年輕人可以通過短片這種載體,再次走出世界、跟世界連接。其中帶有濃厚的中國人的情感、中國的地域文化、地方志、人類學等等傳統美學。在當下的語境下,可以爆發出一種新的時代共鳴的東西,它是具有時代性和歷史性的。
當人們去很真實的用鏡頭,不帶有任何功利性的目的去做表達的時候,我們當代的年輕人是不亞于全世界的。他們的作品蘊藏著很大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只是以前沒有機會去讓他們體現和被看到。本屆HiShorts!的重量級評審米開朗基羅弗·蘭馬汀諾導演、程偉豪導演等都覺得那些作品非常動人,讓他們大開眼界。
我相信,這些作品本身的價值空間是足夠大的,具有時代性和歷史性,能夠反映出這個時代年輕人的生活樣本和本體。如果它們以一部部短片的形態散落在互聯網的各個角落,可能就會淹沒,但是如果聚合起來,就會構成關于世界的一幅完整的畫面。
HiShorts! 廈門短片周閉幕式
嘉賓介紹: ?
王欣瑩(王小曼),新媒體及內容領域連續創業者,15年以上媒體及品牌傳播領域工作經驗。畢業于廈門大學中文系,清華五道口文創金融領袖班畢業學員,2015年創業新媒體項目OPEN開腔獲貝塔斯曼、險峰華興天使投資,2019年創立HiShorts!廈門短片周,每年征片規模6000+,800余名影視、音樂、藝術、文化名人參與,歷經5年成為中國最大規模的具有先鋒國際氣質的短片電影節,并在2020年獲得摯信資本千萬元以上注資成為豆瓣旗下控股企業。曾先后供職于鳳凰新聞客戶端、鳳凰財經、彭博商業周刊、體育畫報Sports Illustarted擔任品牌及市場總監,并于2010年供職北京汽車集團期間主導薩博汽車并購案的國際公關傳播工作。
撰稿|許 靜
編輯|鮮 于
校對|張 帥
出品|Figure紀錄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