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BY SKIN
WINTERIZE
化解寶寶皮膚秋冬危機
秋冬干癢,迅速解決
冷空氣團一波接一波,爸爸媽媽們除了幫寶寶加衣,也別疏忽了肌膚保暖,以免紅臉蛋紅屁屁、肌膚各種泛紅瘙癢來報到。但是,新生寶寶必須等到至少12個月后,肌膚才能擁有完整的屏障保護不受傷,那這段“安全空窗期”要如何自保呢?
許多新手父母可能都不知道,寶寶一出生,要至少12個月大才會擁有完善的肌膚屏障外墻,來防止肌膚水分流失,防御外力入侵避免肌膚脆弱受損。針對寶寶這段肌膚空窗期,爸爸媽媽們顯然備受挑戰,首先我們要了解寶寶獨特的肌膚特征,有效的保養照顧,才能幫寶寶自帶屏障力,保住天生幼嫩肌。
嬰幼兒獨特肌膚特征
皮膚結構比成人更薄弱
被爸爸媽媽捧在手心的寶貝,連吹彈可破的肌膚表層也只有成人的一半厚度而已。嬰幼兒寶寶皮膚表皮層到真皮層的細胞排列不夠緊密,好比一座松散的外墻,根本禁不起泥流沖刷隨時倒塌,這意味著肌膚阻隔刺激物的能力更差,更容易受到化學殘留比如清潔用品、含有人工香精色素等保養品的滲透吸收,反而令皮膚更加遭罪。
原來皮膚表面也有好壞菌群
年人總是羨慕和懷念baby肌,觸感柔軟水嫩。其實看不見的肌膚表面,密布著好的菌群守護肌膚平衡。但冬天突來的降溫和急凍,空氣或干冷或濕冷,給寶寶用的洗澡水溫度偏燙等外界因素,都會破壞原本好壞菌群共存的和平環境,導致皮膚炎或濕疹等問題膚況的發生。
對氣候的變化缺乏靈活適應力
紫外線太強,我們皮膚黑色素細胞活性高,可以自我啟動防御機制;進出干冷環境,我們成人健全的汗腺和皮脂腺功能可調節防止表層水分流失;天氣冷熱溫差大時,成人皮膚擁有的絕佳耐受性能立即調節適應……但這些皮膚自控行為和能力,對于未發育健全的嬰幼兒皮膚,堪稱噩夢,排汗慢,調節差出現的紅斑、丘疹、水泡、脫屑、干癢等肌膚問題層出不窮。
寶寶常見“冬季癢”防護手冊
有種冷叫大人覺得你冷,秋冬季不管是進出室內還是戶外,恨不得把寶寶24小時包裹緊實,就怕寶寶著涼。然而,我們要說的是,頻繁的添衣會造成嬰兒肌膚很大負擔!在肉眼看不見的衣服底下,是寶寶因為自身體溫調節速度慢半拍,血液循環功能降低,冷熱交替下使得油脂分泌變得旺盛,水分快速流失而失去平衡。如果加上衣服面料不夠貼身綿軟,頻繁的摩擦會加速干癢感受,越抓越癢,如此反復就會成為冬季濕疹典型癥狀。
★ 堅持不添加原則+保濕型保養品
雙管齊下
著手準備寶寶冬季專用護膚品時,爸爸媽媽們發現很難找到理想中純天然寶寶專用的產品,即便如此,我們也想要幫寶寶守住最基本的使用準則,成分要越簡單越好,盡量以無添加香精色素香料為主,減少肌膚過敏源,要注意的是,媽媽自用的保養品,95%以上對寶寶都是負擔,不僅過于滋潤油膩,嬰幼兒皮膚也無法吸收。
OK!TIPS:
皮膚角質層內本身就有高比例的神經酰胺含量,通過日常保養產品中的神經酰胺成分,可以填補松散的細胞角質間隙,滋潤補足先天不足后天受到環境攻擊失調的幼嫩肌膚。
衣食住防御力大補加持
寶寶舒敏保養
皮膚層比成人薄,皮脂腺汗腺尚未健全的先天條件,再遇到季節交替轉換,加上溫差誘發油脂過度分泌的水油失衡,常常寒冷冬季還沒到肌膚就先知道了,為了避免接觸性皮膚炎、異位性皮膚炎等因換季引起的皮膚問題發生,從日常就保持增強肌膚抵御力的好習慣,提升防御戰斗力,不要等到氣候明顯轉冷,才開始發覺寶寶皮膚不舒服。
易引起瘙癢感的人造纖維面料、尼龍、羊毛材質都要盡量避免,新買的衣服大多含有化學顏料,最好先下水洗過再穿。日常使用的衣服消毒劑,也應在清潔衣物時多沖洗幾次,避免肌膚直接接觸,最后晾在通風處減少潮濕滋生細菌。
嬰幼兒的飲食,相信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一份清單,哪類食物不能碰,哪些食物要少吃,哪種飲食加強寶寶腸道菌群活力。我們從中也可以得出一個原則,腸道免疫是加強肌膚免疫力的方式之一,根據可以追溯的科學研究,報道指出嬰幼兒如果患有異位性皮膚炎,且腸道免疫力較差,單純補充腸道菌群是有效增強抵抗力的飲食方式。
寶寶的好朋友伴侶毛絨玩具,每天爬來爬去的地毯沙發,都是塵螨最愛躲藏的地方,需定期清洗暴曬或者烘干,減少與過敏原接觸。同時室內濕度的維持也是常被忽略的防敏小細節,40%~50%的室內濕度才不至于空氣過潮滋生細菌,或者過于干燥而缺水降低肌膚免疫力。
編輯&撰文/夢琪
圖片/視覺中國
設計/劉淑妍
OK!BABY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