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她剛到青島宿舍時,姑嫂間矛盾不斷,原因是從小生活習慣不同。
一個是過慣了講究的生活,另一個又是一直在農村長大。
安杰一直就擔心這點,想找個保姆也不想讓德花來,但江德福一意孤行。
他想讓自己的妹妹能從老家出來,擺脫被欺壓的境地,也擺脫寡婦的名聲。
安杰認為小姑子的名字不好聽,故意把德花叫成德華。
對于各方面好的衛生習慣,安杰也想讓江德福兄妹倆一起改正,但德花哪能一下子就接受。
又聽隔壁王秀娥嚼舌頭:安杰娘家是大資本家,嫂子還是地主,江德福的升職就是因為娶了安杰才不了了之。
這些都導致德花對安杰一肚子意見,所以事事都跟她對著干。
然而,等去了松山島,德華和安杰又好成親姐妹似的。
德華嫁人時,安杰連自己娘家的陪嫁箱子都愿意給德華一只,足以說明姑嫂感情有多好。
德華幫安杰帶大了5個子女,家務也是一把抓,是真心實意地為哥嫂好,把哥嫂家當成自己家來幫襯。
看完這部劇,好多人都想擁有這樣一姑姑。
2
德華給觀眾的感覺是恨在前,愛在后。
劉琳在采訪時這樣說,她本不想演這樣一個粗魯的角色,但看完劇本她就愛死了這個角色。
確定她演德華這個角色后,劉琳第二天就把一頭長發給剪了,剪得特別土。
她表示要先從外形上接近這個人物,當然這還是最簡單的。
最重要的還是要貼近人物的內心,從而知道她的行為邏輯和為人處事的方式,這樣才能演得好。
劉琳對待每一個角色都很認真。
這就是為什么演什么像什么的原因。
甚至早期的她,是有點執拗的,常常沉浸在戲中出不來。
有一次對戲,她突然就發飆了,質問對方:你怎么可以這樣對我?
閨蜜梅婷都被嚇到:你干嘛啊?這是在演戲。
認真到戲中與現實分不清,這種忘我的狀態也讓劉琳成為真正的演技派。
除了德華讓人印象深刻外,《知否》里的大娘子,《隱秘的角落》里的周春紅,《父輩的榮耀》里的存花等很多角色,都是讓人眼前一亮。
但在這些劇中當配角之前,她還演過不少主角,但很少有讓人熟知的。
戲紅人不紅就是劉琳的狀態。
而且當初大學一畢業,她就想改行,但幸好,老師給她的評語是“視藝術為生命”。
這句話一直支撐著她走過這些年的不溫不火。
3
除了在事業上很認真,劉琳對感情也很執著。
初高中的時候,別人都早戀,只有她沒有。
因為她擔心會耽誤學習,影響前途,從而導致進工讀學校,所以她只默默地暗戀優秀的同學。
讀大學后,她最開心的事就是:可以光明正大地談戀愛。
令她最痛苦的一段感情是在25歲,對方是個很有名的導演,比劉琳大15歲。
談了三年戀愛,她想結婚,他卻不想,于是她決定結束這段感情,那一夜她給他打了整晚的電話,也哭了整夜。
但對方很瀟灑地說分手就分手,沒有一點挽留。
劉琳一直覺得是自己放棄了他,沒想到半年后,就意外得知他娶了別人。
原來是他拋棄了她才對,那一刻她哭得不能自已,為什么要這樣傷害她?
可她沒有對愛情失望,仍在尋尋覓覓,就算最后沒能嫁出去,身邊的女性朋友也都在家中為其留了一間房。
很幸運地是,沒有讓她等太久,在30多歲時又遇見了愛情,而且走進了婚姻,她嫁給了一位圈內的攝影師。
婚后,她除了繼續拍戲外,還多了一份期待,那就是擁有一個愛的結晶——孩子。
但上天又跟她開起了玩笑,連續兩次懷孕都遇到了胎停,她很難受,以為自己這輩子都要與孩子無緣了。
沒想到《父母愛情》開拍后,經她手的孩子足足有20多個,冥冥之中與孩子緣分來了。
這部戲拍完后,她順利懷孕并生下了兒子。
之后幾年,她逐漸被更多人熟悉,她與丈夫打好配合,一個外出拍戲,另一個便在家陪伴孩子。
等孩子到了學齡期,為了兒子的成長,丈夫決定自己減少工作,多在家帶孩子,讓劉琳安心拍戲。
雖然身邊人都不理解,但是她們兩個人的想法卻一致,而且不受外界影響。
婚姻中沒有絕對公平,有的只是平衡。
當兩個人在各個層面的價值互相達到平衡時,這段婚姻便能長久。
就像吳宓在《雨僧日記》中寫:婚姻之要,不盡在選擇,而在夫婦能互相遷就調和。
像劉琳這樣,愛而不得時,果斷及時止損。不屬于你的,強求不來,屬于你的,終會來到!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