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組600人制作6年,花費超10億研發費”,這是網易的最新武俠RPG《射雕》對外的宣傳。
10個億的研發費用,這即便是在當下研發費用已經越來越昂貴游戲市場中,也是一個天價,而當這個費用被砸向了市場一度已經泛濫的武俠品類時,不禁要打一個花樣的問號。
這10億到底花在哪里的?花的到底值不值?武俠市場還能不能有新的驚喜?
恰逢新一輪《射雕》PC、移動、云端的三端測試進行中,網易公開了一段新角色穆念慈的PV,用短短2分鐘的PV,就初步塑造出了一個溫暖、包容、堅韌、守護愛的形象。
《射雕》用行動開始表示:他們有錢,而且真的在卷,雖然是武俠,但他們已經準備去賺二次元的錢了!
當然這里指的并不是品類像二次元,而是游戲制作理念上更加注重角色、故事、世界與環境這些內容向的大手筆投入,打造一個更加真實和完整的金庸射雕武俠世界。
完整演繹原著角色的人生
內容向游戲的特點是什么?走進人心的角色們、見證跌宕起伏的故事成長,共同構建玩家心中真實的游戲世界。
事實上,所謂游戲角色的形象是通過與玩家同甘共苦的過程、飽含情感的對話、細節與彩蛋的補足共同塑造和豐滿。《射雕》給出的做法正是從此展開,以高標準高要求更加深度、花大力氣打磨原著角色,使之更加鮮活,深入人心。
以最新公布的穆念慈PV為例,搭配優雅的動畫和旋律,用自述的形式“尋你、等你、護你”展現了角色的執著和堅定。
角色養成設計過程中搭配各類專屬文案,如百蝶穿花衫對應穆念慈街頭賣藝所穿粗布質地、卻??凈凈繡有她喜愛的各類花草、如紅梅映雪般溫暖耀眼;穆氏銀釵對應頭簪家傳銀釵、相傳為楊穆先祖之聘禮、亦是母親唯?的遺物、穆念慈珍其若己身等等細節拉滿。
遵循原著的基礎上,穆念慈的?設深度演繹也讓人眼前?亮,抓取原本溫暖、包容、堅韌、愛、堅定選擇的特點,提煉出“守護在意之?”這個更深層的性格特點,通過PV的自述進行展示,引起粉絲玩家更多共鳴。
要知道穆念慈的戲份本身只是射雕三部曲的配角層次,網易都花了這么大力氣進行打磨,原著本身還有一大把戲份更重的主角們,這樣看下來,我們算是知道10億投入的去處了。
角色抽取確實是《射雕》的可選擇付費點之一,但據官方的說法,俠侍的強度并不會過度影響數值平衡,他們并不以此強迫玩家付費,而主要的利潤將會來自他們的外觀。但盡管如此,《射雕》依舊花費大量成本打磨了角色。通過故事、對話、文案細節和彩蛋,賦予這些原著角色更多靈魂,哪怕是配角依然在遵循原著的基礎上精心雕琢,這方面的投入和努力遠超之前絕大多數的金庸武俠游戲,也確實讓《射雕》透露出純正的金庸武俠味。
重視細節的江湖與角色相輔相成
角色、故事與所處的環境相互影響。角色的豐滿同樣體現在與環境的契合上,就好比古裝少女行走在賽博朋克的鋼筋水泥叢林,難免讓人從武俠中出戲。
既然官方定下追求更正統、更還原的金庸武俠基調,魔改和亂編的行為自然被官方自己摒棄和禁止。對于故事環境層面的演繹,《射雕》另辟蹊徑,從補足金庸筆下大宋江湖風華著手,通過各種細節填充的方式來賦予這個原本存在于想象中的江湖更多可信度和生命力。
情節設計上,玩家加入原創的勢力“烏蟾院”,以觀察者和見證者的身份與原著角色們產生交集,通過某些關鍵節點的不同選擇(也就是所謂的IF線),來拓展故事內容演繹空間,包括同一時間同一事件不同角色的表現以及滿足玩家拯救意難平情節的心理等等。
以穆念慈為例,玩家可以沉浸在武俠大世界中尋找穆念慈的蹤跡,見證她與楊康的相知、相熟、相戀。通過完成支線任務來了解她的日常生活和性格習慣。同時,游戲還允許玩家對旁支和副線做出動態的改變,與穆念慈深交之后,能改變她的想法和決定,從而改變她的人生軌跡。
游戲內將原著之中的名場?1:1進行了還原展示,?武招親,奪?繡花鞋等劇情如數呈現,老漢與和尚、穆念慈與楊康比武、甚至連周圍圍觀群眾的分鏡都被完美復刻。毫不夸張地說,《射雕》對于還原金庸筆下世界的擬真氛圍投入了海量的資源,從角色到環境的各種細節氛圍感拉滿,大量文化向內容篇幅塑造出一個引人入勝的南宋江湖。
即使是玩家在大世界跑圖過程中收集的每一件小物品,都會有對應的內容介紹,并搭配古風拉滿的詩詞歌賦加深氛圍,每一個細小的道具底下都有歷史出處和淵源相關的描述文案,這種全方位信息的包圍,讓玩家增長見識的同時身臨其境。我們能夠在一個極度擬真的射雕江湖中,與穆念慈、郭靖、楊康、黃蓉等鮮活的角色攜手闖蕩,自由書寫新的故事走向。
總結來說,就是如同文字到影視化打造一樣,《射雕》在開發過程中花大力氣補足生活場景的各處細節,來塑造更真實感更強的游戲江湖。從整體氛圍設計和玩法細節雙管齊下,玩家可以在沉浸感十足的射雕江湖里,和金庸群俠一同見證或影響諸多故事的走向。
10億加持,穆念慈只是一個開始
值得注意的是,《射雕》因為要完整展現角色故事和成長歷程,大膽采取了更符合現代審美的年輕化設計,這部分既體現在角色外在形象,也體現在上文提到的人設深層發掘(以新時代的眼光進行解讀)。PV中紅線、紅花與金蝶的點綴,配合拔刀動作收尾,兼具穆念慈作為女俠的柔美與颯爽。這種差異化的做法讓《射雕》本身的氣質極為搶眼。
客觀的說,金庸筆下的江湖世界架構給游戲打下了堅固的地基,但此前大多淺嘗輒止或是僅僅把視角放在郭黃等主角身上,像網易這般重金投入,卷到連配角和細節都要深挖的程度確實罕見。
射雕原著故事和角色的愛恨情仇起到了穿針引線的作用,也是玩家游玩過程中的重要體驗點之一。舉個例子,鐵血丹心郭靖和楊康的兩條線,足以支撐玩家十多個小時的單機沉浸劇情體驗。
穆念慈是射雕江湖眾多角色的一環,或者說只是個開始,玩家有足夠的高品質單機向游戲內容可以消耗,而不必須像傳統武俠RPG那樣完全依賴社交來打發游戲時間,這同樣是典型二次元內容向游戲的特征。
站在原著的肩膀上,還原與創新兼具,大量地圖探索內容搭配劇情節點IF線的多重體驗,這就是《射雕》內容向設計的底氣所在。而這些細節共同營造的江湖場景氛圍,又反哺到角色塑造上,搭配游戲自由的武學玩法和大世界探索,與各個角色在擬真的江湖體驗不同的IF故事線,自然更加觸動人心。
這套打法,也是以往二次元內容向游戲想要追求的高級目標。現在《射雕》借由金庸IP群俠的契機,從角色塑造和故事細節豐滿的角度破局,只為給玩家提供一個更自由、更好玩、更真實的武俠RPG。就像那個流行梗說的那樣,“穆念慈都這樣,后面郭黃等主角不得起飛嘍”,感受到制作團隊的誠意,玩家期待值自然進一步升高。
當然,內容向游戲的通病往往出現在后續的更新迭代上,對質量和速度提出雙重要求。穆念慈這樣的配角都投入如此之多的資源,以小見大,確實可以看到網易對角色打磨的決心。10億資源的投入,能否保障未來上線高質量內容的持續供給,靜待《射雕》正式上線見分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