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漢三國時期
1、東漢畫像磚
畫像磚是川博的一大特色,量大類全,讓我大開眼界。
畫像磚是墓葬的建筑構件,砌在磚室墓的墻壁上。一般甬道墓門處有“闕”畫像磚,畫面內容為漢闕,墓室墻壁上嵌砌多塊畫像磚,內容豐富。
畫像磚均為模制,不同墓葬中會出土畫面一樣的磚,如弋射收獲畫像磚,前后出土了六七塊。有的磚上原來有彩繪,只是日久脫落,僅留下模印出的線條。
四川的畫像磚主要出于成都、廣漢、彭山三地,各有特色,其使用年代從東漢中期到南北朝,東漢時期最為興盛。
磚上圖像真實反映了當時人們的生產生活的場景。按內容可分為四類:社會生活、歷史故事、神鬼祥瑞、裝飾花紋。
以下就川博所藏畫像磚,介紹一些畫面內容。
①羊尊酒肆畫像磚
展示了酒肆買賣的場景,案內的人一手持量器,一手將盛好的酒器遞出,右下一人推著獨輪車,車里是一件盛酒用的羊尊,這樣的羊尊并無實物出土。
②釀酒畫像磚
巴蜀水源充沛,釀酒業發達,春秋戰國時期,開始釀制谷物酒,畫面中一挽袖女子似乎在把酒曲放入大釜中。酒曲使米中的淀粉糖化,再經過酵母作用產生酒精,酒曲是糧食釀酒的精華所在。
③車馬過橋畫像磚
畫面上有一座木橋,橋的兩側有欄桿,下面有四排支柱,每排四根柱子,整齊均勻,符合透視原理,從中可以看出漢代的橋梁建筑技術已經很發達。橋上奔馳的是兩馬拉的軺yáo車。
④輜車、斧車、軺yáo車
輜車,是運輸用的帶帷蓋的大車。
斧車,是儀仗的前導車輛,古代車輛制度“縣令以上郡守及兩千石加導斧車”,車中立一長柄斧鉞的就是這種車。
軺yáo車,又稱“輕車”,東漢《釋名》說:“軺車,軺,遙也,遠也,四向遠望之車也?!睘樗拿鏌o遮擋,帶有傘蓋的馬車,是官吏出行的輕便車輛。
⑤制鹽畫像磚
川博的這件畫面并不清楚,看題板可知,四川產井鹽,畫面左下角是鹽井,上搭兩層高架,架上有轆轤繩索,人在拉繩,汲取鹵水,然后通過鹵槽導入五個釜中,有人點火燒灶以煮鹽。
⑥七盤舞畫像磚
左邊是疊案柔術表演,把幾案一層層壘起,越高越不易平衡,而表演者雙手支撐倒立,曲身如環,如雨后彩虹。
右邊是“弄丸”俳優,“弄丸”也稱“跳丸”或“飛丸”,雙手配合使多個丸在空中飛舞。這兩種雜技表演現代仍可以看到。
中間一人在表演“盤鼓舞”,盤鼓舞漢代流行,舞蹈時放置數個盤和鼓在地上,(七個盤居多,又稱“七盤舞”)舞者身形靈動,在盤和鼓上跳躍舞動,以足擊鼓發聲,又要在盤上舞蹈,可以想象其舞技的高超。
⑦西王母畫像磚
漢代西王母信仰盛行,她地位尊崇,代表著富貴長生,是吉祥永壽之神?!妒酚洝分杏涊d了周穆王西游,“見西王母,樂之忘歸?!痹凇渡胶=洝?、《穆天子傳》、《淮南子》等典籍多有記載。漢代銅鏡中也有專門的西王母題材。
畫面中西王母端坐在有華蓋的龍虎座上,頭戴一種叫“勝”的帝王冠冕,這是典型的四川西王母的造型。右邊是九尾狐,九尾狐見于《山海經》,是青丘瑞獸。下面是玉兔,持靈芝草,中間是直立舞蹈的蟾蜍,左邊是持戟的大行伯、三青鳥(西王母的使者),還有跪拜者,他可能是來求藥或祈福的凡人。
⑧講經畫像磚
漢代私學興盛,畫面反映了講經授課的場景。左端為經師,坐在榻上,上部設立遮擋灰塵的“承塵”,弟子六人跪坐于席,最右邊一弟子腰掛書刀,是用來刮削竹木片的改錯工具。
他們都是寬袖長服,頭戴“進賢冠”《后漢書?輿服志》中說:“進賢冠,古緇布冠也,文儒者之服也。前高七寸,后高三寸,長八寸?!?/p>
漢景帝時,蜀郡太守文翁專門從遠方采石修建校舍,所辦學名“石室”,就是現代成都石室中學所在地。蜀中才子,眉山蘇軾第一。
畫像磚是第一手的圖像資料,這些圖畫形象穿越時光而來,直觀地呈現了古人的生活百態。
公眾號有免費紅包封面功能,試著玩一下,可點擊下方領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