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鏡哥。
感冒了,重度感冒!發燒39°,渾身酸痛,咳嗽流鼻涕,心慌。
這次的癥狀和上次22年解封后一模一樣,八成是又陽了,但陽不陽也無所謂了,該吃藥吃藥,該打針打針,沒必要多在意,不就是個流感么......
這兩天一病,也沒精神寫文了,哪哪都不舒服,影響思路。直到看了一個叫“戰馬行動”搞出的鬧劇,讓我虎軀一震,一個鯉魚打挺從床上撅了起來,想要“痛打”這個“礙國賊”。
看見“痛打”這兩個字,很多從66-76那十年走來的人都有很深的印象,那時動輒就是痛打這個痛打那個,搞得人心惶惶,甚至夫妻反目,兒孫翻臉。
所以“痛打”這個詞有著極其明顯的時代印記,是不理智不客觀不守法的代表,所以鏡哥今天的標題之所以用了“痛打”二字,就是想說明下萬事不可亂來,沒有根據,缺少法律和制度支撐的事要少干或堅決不干。
今年以來,也不知怎么了,不少所謂愛國小網紅打起了商家的主意。
比如最近有個叫“戰馬行動”的短視頻博主,就在南京某商城斷章取義、歪曲事實,直言商場門口出現了日本國旗,那個認真的態度,痛苦的情緒,真是叫人共情。
但實際上呢,這又是一個搬弄是非的鏡頭,只選取圖案部分元素大書特書,故意遮擋全局畫面。而全面還原“戰馬行動”所針對的布景,是下面這樣的。
全景里確實有不少紅色圓形圖案,但你要非說是日本國旗元素,那我也沒辦法,那是你的事。照此邏輯,當年那么多類似圖案該咋解釋?還要不要東方紅、太陽升那個紅太陽了?
南京商場這起鬧劇,如果是個別博主為了博眼球,賺流量,純屬個人行為,鄙視就是了。但當有人把這事通知警方后,警方還真受理了,更匪夷所思的是,受理之后竟然讓撕下這些標志。
包括此前廣西南寧地鐵站旭日旗風波,和剛剛發生的南京商場鬧劇如出一轍。
南寧地鐵廣告全圖
廣西這件事也是一個打著愛國旗號的博主斷章取義,用春秋筆法攻擊南寧地鐵出現“旭日旗”標志,在視頻被關注后,南寧地鐵方面的做法和南京商場一樣,輿論壓力下撤掉了廣告。
南京、南寧,太難了!
在南寧地鐵“旭日旗”風波不久,“央視網”即發表評論文章《折扇被說成“日本軍旗”,看走眼還是博流量?》,文中表示:
這些濫用公眾心中樸素正義感的所謂愛國博主,其實就是吃香了愛國這碗飯,用獨異的視角歪曲事實,蠱惑不明真相的群眾舉起“正義之拳”砸得商家稀巴爛。
結局是,“愛國”博主名利雙收,賺得盆滿缽滿;商家一頭霧水外加一臉懵逼,還要遭警方、網民的指責;而不明真相的群眾呢,當然是被當猴子耍了。
人們把這種所謂愛國的流量博主,命名為“礙國賊”!
南京商場這起鬧劇結束后,多個官媒出面予以回應,譴責“礙國賊”這種不齒行徑。
毫不夸張地說,“礙國賊”們所破壞的不僅是網絡清朗環境,亦是商家正當的經營權益,而更可怕的是,這種現象會挑起社會對立,撕裂和諧環境,讓國人陷入無盡的內耗之中,損國害民。
所以,對于這類“礙國賊”無恥行徑,絕不能姑息了事,被碰瓷的商家或企業要大膽說“不”,要用法律武器堅決捍衛自身權益,而司法機關也應嚴肅對待,因為“礙國賊”的目的不在愛國,而在賺錢,主觀惡意極強。
有句話說得特別好:愛國這件事,它的底層邏輯,或者說它的內核,一定是帶著善意的。如果一個人高呼愛國的時候,他的內核不是為了傳播“愛”,而是為了傳播“恨”,那這時候他嘴里的“愛國”,大概率都是帶有某種目的的。
最后說一句,這些碰瓷式的愛國行為,就是在收智商稅,智商越低的人繳的稅越多,還特激動,覺得自己給博主打了賞充了值,以此來鼓勵博主再接再厲。
其實,這就是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錢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