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雖然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但也是全球最動蕩、最不安全、經濟最不發達的地區之一。
戰亂、瘟疫、民族宗教矛盾、大國勢力的角逐,讓這片土地飽經風霜。
當戰爭在非洲頻繁爆發時,聯合國向這里派遣維和部隊援助,就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
擁有派遣維和部隊資格的聯合國成員國有30多個,但敢在非洲運輸油罐車的,只有中國維和部隊。
能做到這一點,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那蜿蜒在非洲大陸上的物資運輸線,是中國維和部隊用鮮血和汗水澆筑而成的。
中國軍隊執行任務時所面對的生死抉擇,不亞于戰場上血與火的考驗。
打出來的威懾力
千萬不要覺得維和任務是一項風險小的軍事行動,當部隊開赴維和區域,就已經處于戰時狀態,各種戰場上有可能遇到的狀況,隨時都會發生。
非洲大陸不僅有各種錯綜復雜的當地武裝力量,還是很多國際性恐怖組織的聚集地,伊斯蘭國(IS)、博科圣地、索馬里青年黨等恐怖組織在這里活動猖獗。
英國的油罐車曾在尼日利亞遭到襲擊,在炸彈和火箭筒的攻擊下,車輛被燒毀,兩名英國人和一名尼日利亞人死亡。
此次襲擊是由當地伊斯蘭武裝分子發動的,目的是阻止英國公司在尼日利亞的經濟活動。
此類事件不勝枚舉,當地的武裝力量,包括恐怖分子往往會選擇外國的油罐車作為攻擊對象,甚至搶劫油罐車。
這是因為能源在非洲是稀缺戰略物資,攻擊這些油罐車,一方面可以有針對性的削弱外國軍事力量的影響力,另一方面可以獲得能源為自己所用。
也正是因為油罐車經常被襲擊,很多國家的維和部隊都不愿意承擔這種運輸任務,畢竟不是自己國家的事情,發現有危險,自然是能躲開就躲開了。
但是中國維和部隊沒有躲開,而且開辟出運輸油罐車的“安全之路”。
2003年,歷時14年之久的利比里亞內戰結束,中國維和部隊奉命開赴這個西非國家,執行戰后重建任務。
初來乍到,戰士們發現,雖是內戰結束了,但這里真實的情況遠遠比想象中惡劣。
中國維和部隊剛下飛機,迎接他們的就是機場被反政府武裝封鎖的消息,維和部隊不能主動開啟戰端,但全軍還是馬上進入戰斗狀態,荷槍實彈,嚴陣以待,經過9個多小時的交涉,封鎖才被解除。
此時,所有官兵都意識到,利比里亞的各種政治武裝勢力依然山頭林立,流血沖突時有發生,這里就是最真實的戰場。
2005年的一天,中國維和部隊的運輸車輛遭到不明武裝分子襲擊,對方要求交出所有物資。
戰士們一邊與對方作戰,一邊通知了政府軍,援軍抵達之后,雙方并肩作戰,將不明武裝分子擊潰。
類似的情況絕不是個例,在中國維和部隊駐扎的初期,小規模戰斗時有發生,這樣的戰斗不僅發生在利比里亞,在蘇丹等多個國家都曾發生。
不打不足以震懾對方,不打不足以立威,中國維和部隊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以談判的方式與當地武裝力量進行溝通,但面對對方已經出膛的子彈,中國軍人的反擊是沒有商量的。
然而除了戰場上的生死考驗,維和部隊官兵還要面對更多的困難。
一不怕苦二不怕難
抵達利比里亞的駐地之初,官兵們發現,用水是這里最大的問題,距離最近的水源地也在60公里之外,只能每天奔波4個多小時,把水拉回來。
戰士們不得不盡量省著用水,即便當地氣候高溫悶熱,能不洗澡就不洗,先保證飲水充足。
而駐地的居住條件更為艱苦,長年的戰爭使利比亞沒什么像樣的房子,戰士們只能三十多個人擠在四五十平米的殘破房子里。
遇到下雨天,屋子里還會漏雨,戰士們就收集雨水利用,也算是苦中作樂。
中國維和部隊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要承擔起利比里亞全境的運輸任務,中國維和部隊與利比亞政府軍合作,實行聯合護送的機制。
為確保中國維和部隊能夠掌握一條安全高效的運輸線,官兵們精心設計了一套復雜的值班護送制度,使每輛運輸車都處于10分鐘救援圈的保護下,一旦遇到突發事件,保證10分鐘之內就有援軍抵達。
中國維和部隊不僅要負責向其他國家維和部隊運送各種物資,還要負責向難民運送物資,同時還要參與保障利比里亞大選順利進行等維和任務,高強度的工作就是戰士們的日常生活。
最忙的時候,維和部隊每天要向十多個不同的地點發送幾十輛運輸車,從2003年到2017年,中國維和部隊的運輸車在14年當中,累計行程1300萬公里,運送各類物資高達93萬噸。
可以說,聯合國在利比里亞的維和任務,中國運輸車隊的車輪是最大的保障。
真誠是永遠的必殺技
除了這些維和任務,中國維和部隊還肩負著向當地居民提供醫療、教育、水電等方面援助的任務。
很大程度上,正是后期這些工作的開展,讓中國的運輸車得到了最大的安全保障。
2014年,恐怖的埃博拉病毒開始在利比里亞肆虐,全國的醫療機構幾乎全部癱瘓,40%的醫務工作者感染病毒,聯合國已經做好了撤離的準備。
但在病毒最為猖獗的兩個月內,中國維和部隊不但沒有撤退,反而向疫區逆行,全力幫助利比里亞抗擊疫情。
中國部隊根據當時利比里亞的情況,決定為援建一座埃博拉診療中心。
頂著40多度的高溫,全體官兵每天工作16個小時以上,用時28天,將診療中心建好并投入使用。
利比里亞當地媒體盛贊:這是利比里亞歷史上最好、最舒適、質量最高的診療中心。
同時,中國維和部隊每天還向利比里亞各地派出數十部車輛運送醫療物資,醫療隊堅持在疫區診治病人,這份堅守,讓很多利比里亞人民實實在在看到了中國人的真情實意。
善待每一位群眾,是我軍的優良傳統,在利比里亞,維和部隊時刻將愛與溫暖帶到當地人的身邊,經常將自己的補給送給衣不蔽體的民眾,為他們看病治療,幫他們恢復生活。
截止2016年,中國維和部隊在當地執行超過1600余次維和任務,妥善安置1.9萬名平民,被聯合國利比里亞特派團授予聯合國和平勛章。
中國藍盔,成為當地民眾的真誠朋友。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付出,以至于很多當地武裝力量,包括恐怖分子,都不再將中國維和部隊作為目標,甚至還會為中國維和部隊執行任務提供便利。
只能說,無論何時何地,當你用真心對待別人時,一定會收獲對方的信任與尊重。
結語
目前,中國仍有維和部隊駐扎在海外執行任務,在非洲的南蘇丹、馬里等國家,依然可以看到中國藍盔的身影。
相比于十幾年前,中國維和部隊的后勤保障已經大大增強,不僅裝備了輕型坦克、輕型直升機、偵察車、裝甲運兵車等武器,還配備有無人機、地雷探測器和夜視設備等精良裝備,生活條件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中國藍盔在國際舞臺上,越來越成為一支不容忽視的和平守護力量,為身處戰亂的各國人民,帶去對未來的信心與希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