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創(chuàng)新如何重塑汽車用戶體驗
CES是汽車行業(yè)最新技術趨勢的風向標。2024年CES上,超過700家整車以及出行技術領域企業(yè)集中參展。
AI上車、自動駕駛、智能座艙成為本屆CES汽車行業(yè)的熱點,同時,照明系統(tǒng)、個性化設置等圍繞用戶體驗的細分賽道成為業(yè)界關注的新焦點。
今年CES上,全球領先的移動出行技術供應商馬瑞利以“設計引導創(chuàng)新”為主題,全面展示了一系列智能汽車前沿技術,引發(fā)行業(yè)廣泛關注,其中包括榮獲2024 CES創(chuàng)新獎的全球首創(chuàng)的激光線型尾燈技術,以及基于AI技術的軟件定義座艙體驗等等。
作為業(yè)界領先的汽車零部件提供商,馬瑞利公司還推出了引領下一代照明趨勢的e-light 9 和Micro-LED 車燈模組。榮獲DEA“2023年年度工程產品”獎的全主動機電懸架系統(tǒng)也備受矚目。
圖片來自攝圖網
CES創(chuàng)新獎背后,科技引領汽車照明新突破
在智能汽車時代,照明系統(tǒng)正在向著高清化、智能化、交互化的方向發(fā)展,馬瑞利正是這一趨勢的引領者。
每年CES都會涌現成千上萬的新產品和新技術,但只有那些最杰出的創(chuàng)新才有資格獲得CES創(chuàng)新獎。今年,憑借紅色激光與車規(guī)級光纖尾燈技術,馬瑞利斬獲了2024 CES創(chuàng)新獎。
馬瑞利是第一家將紅色激光技術與汽車尾部照明功能相結合,并將這一功能推向市場的汽車照明制造商。該技術通過將紅色半導體激光發(fā)生器與其內部的車規(guī)級光纖相耦合,最終形成一條極細、均勻的照明曲線,使得OEM能夠靈活地創(chuàng)造獨特且具備時尚美感的品牌特征。
馬瑞利的激光線型尾燈可以將光變化為不同的形狀曲線,并保證亮度在不同方向上均勻一致。同時該技術擁有極低的功耗與重量,其功耗只有LED光源的1/3。目前馬瑞利已將該尾燈技術應用在與一家德國豪華汽車制造商的合作中。
近年來,汽車照明系統(tǒng)呈現出不少新趨勢。比如,ADB(自適應遠光性能)正朝著更高清、更高亮度的方向發(fā)展。在傳統(tǒng)照明之外,車燈的很多創(chuàng)新型功能不斷被開發(fā)出來并受到消費者青睞,比如地面投影(光毯)、駕駛輔助等。
馬瑞利新推出的e-light 9 和Micro-LED 車燈模組,正是下一代照明發(fā)展趨勢的產品落地。該模組具有結構緊湊、重量輕盈、功能強大、高效節(jié)能等優(yōu)勢,成為高端車型打造高品質駕乘體驗的首選。
馬瑞利將Micro LED技術運用到高性能車燈,增強了自適應性車燈系統(tǒng)的性能。該模組單燈像素達到25600,其分辨率比目前在道路上使用的傳統(tǒng)LED防眩目遠光系統(tǒng)精確了10倍以上。高性能的遠近光光型分布,使得夜間行車猶如白晝,而且不會給其他交通參與者帶來眩目,極大提升夜間行車安全。
通過該車燈模組,馬瑞利還可以將車身陰影區(qū)盡可能縮小,甚至可以控制在車身大小,進一步保障行車安全。
如今,地面投影成為頗受消費者歡迎的汽車照明新功能。馬瑞利通過多層透鏡組,可以將25600像素的Micro LED光源直接投影到地面,帶來更高清、更高亮度的視覺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地面投影屬于智能駕駛輔助功能,只會在需要的時候開啟,不但不會分散駕駛員注意力,還可以通過更高清的ADB、更合適的近光光型以及更高的亮度,提供更加安全的駕駛環(huán)境。
目前,馬瑞利最新車燈模組已經應用在蔚來ET9等高端車型中。在馬瑞利助力下,蔚來ET9的智駕光毯可實現示寬/巡航、長度隨車速變化、自動駕駛提醒、彎道動態(tài)輔助提醒等功能,還可以提供施工標志、雪花標志、限速標志、轉向標識等駕駛輔助信息投影功能。P檔狀態(tài)下,ET9還可實現禮讓行人、解鎖喚醒、彩蛋驚喜車燈等更加個性化的照明體驗。
當汽車學會感知,AI加速駕乘體驗個性化
當越來越多用戶將汽車作為家庭和辦公場所之外的第三大空間,消費者對人車之間個性化體驗的需求正在急速上升。
下面這樣的場景正在走進現實:汽車不再是冷冰冰的鋼鐵軀殼,而是能夠感知交互的智能終端。它不僅能夠感知駕駛員和每一位乘客的狀態(tài),提供更舒適的座艙體驗,還能隨時感知車內外環(huán)境,實現人與汽車之間的流暢互動。
通過將AI等最新技術融入設計理念,馬瑞利實現了汽車個性化體驗的突破。
本屆CES,馬瑞利推出了移動內容感知體驗(CAMEX)解決方案。通過單目3D感知AI、深度感知駕駛員監(jiān)控系統(tǒng)(DMS)以及乘員監(jiān)控系統(tǒng)(OMS),CAMEX能夠分析用戶的面部、身體和手部信息,理解用戶的復雜行為,辨別微妙的情緒,從而相應地調整車輛設置和功能。
圖片來自攝圖網
AI加持的虛擬助手,可以作為智能副駕,基于用戶偏好提供個性化建議和陪伴。比如,虛擬助手會根據用戶對座艙溫度的偏好自動進行空調設置,或建議用戶繞道去他們最喜歡的餐廳等等。
馬瑞利還支持用戶創(chuàng)建個人檔案來定義汽車設置,包括座椅位置、溫度、氛圍照明、音樂偏好和地面照明。這些檔案數據可以保存在云端,即使駕乘不同車輛,也能獲得一致的個性化體驗。
過去,懸架系統(tǒng)只是汽車硬件配置的組成部分。馬瑞利從用戶體驗出發(fā),全新設計出全主動機電懸架系統(tǒng)。在確保高效的同時,還提高了車輛的性能、安全性和舒適性,因而榮獲DEA“2023年年度工程產品”獎。
馬瑞利全主動機電懸架系統(tǒng)無需油液傳動,能效高達80%,因而實現可持續(xù)的能量采集。而且相比其他現有技術,全主動機電懸架系統(tǒng)體積更小,這也為車輛內部設計提供了更高的自由度。當消費者在車內閱讀書籍或使用筆記本電腦時,全主動機電懸架系統(tǒng)可以減少車輛行駛帶來的不適感。
此外,馬瑞利也是智能社交顯示屏的積極推動者。智能社交顯示屏可以集成到汽車前部、尾燈或后備箱表面,成為汽車與外界交互的介質。比如,通過不同的符號,智能社交顯示屏可以顯示汽車何時處于自動駕駛模式,傳達駕駛員意圖,或在接近十字路口或人行橫道時向行人傳遞“可安全通行”等信息。
未來,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進一步突破,新技術在助力汽車體驗個性化方面,還將帶來巨大想象空間。
設計引導創(chuàng)新,軟件定義座艙已來
本屆CES,馬瑞利還展示了一系列座艙體驗創(chuàng)新,包括A柱到A柱“黑鏡”風擋顯示器、隱形顯示器、全息顯示等。這些創(chuàng)新都探索了下一代座艙的發(fā)展方向——軟件定義座艙。
馬瑞利基于最新一代驍龍?座艙平臺的中央計算單元(CCU)和4個車身區(qū)域控制器(ZCU),在集中式架構的基礎上,不僅實現了對傳統(tǒng)的車載顯示系統(tǒng)的替代,還帶來了數字化、智能化的座艙體驗。
目前,A柱到A柱顯示屏正在成為越來越多高端車型的選擇,馬瑞利正是這一趨勢的引領者。馬瑞利的A柱到A柱“黑鏡”風擋顯示器橫跨整個座艙,為司機和乘客帶來更廣闊的視野與更流暢的交互體驗。與上一代產品相比,A柱到A柱“黑鏡”風擋顯示器大大提升了亮度和對比度,并提供了一體化顯示和交互方案。
馬瑞利還展示了充滿未來科技感的隱形顯示器,其可以與座艙內各種材料和表面實現無縫結合,不使用時可以完全消失,減少對駕駛員的視覺干擾。通過與半導體顯示巨頭京東方合作,馬瑞利推出可移動的OLED顯示屏,滿足了駕駛員與乘客更豐富的顯示與互動需求。
HUD(抬頭顯示)也是車載顯示的一個重要發(fā)展方向。目前,HUD技術日趨成熟,應用也越來越普及。
為了解決傳統(tǒng)HUD易受強光干擾等問題,馬瑞利Diorama Display door 2 door技術,通過優(yōu)化光學效果的高清顯示器和創(chuàng)新的反射技術,可以在擋風玻璃上呈現逼真顯示效果。在HUD場景中,馬瑞利還融入了3D立體成像和Diorama原理的OxOB全息技術,結合虛擬助手,帶來更生動的交互體驗。
可以看出,在馬瑞利倡導的軟件定義座艙架構下,下一代智能座艙正朝著更廣視野、更靈活操控、更逼真互動的方向演進。
寫在最后
中國市場已經成為全球汽車產業(yè)的領頭羊。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58.7萬輛和949.5萬輛,產銷量連續(xù)9年位居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120.3萬輛,同比增長77.6%。
這份成績的背后,是汽車產業(yè)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的產業(yè)大變革。
透過馬瑞利在本屆CES的一系列技術創(chuàng)新可以看出,汽車產業(yè)變革不僅實現了對軟硬件技術的重塑、對原有商業(yè)模式的重塑,更有對用戶體驗的重塑。
通過設計引導創(chuàng)新,馬瑞利圍繞用戶體驗,正在探索一條加速汽車產業(yè)變革之路。
本文為「智能進化論」原創(chuàng)作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